李霄瀟


摘? 要: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查詢實驗比較問卷調查的方法,選取學院2017級6個班,3個班為實驗組,3個班為對照組。分別采取不同的武術教學順序。歷時1年時間能熟練掌握武術動作的高水平學生進行比較研究。這種方法目的是通過比較選擇出一種更適合學生的武術學習順序,使學生通過這種順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學習武術動作的興趣始終高漲。
關鍵詞:教學種類順序? 武術教學? 高校大學生? 慢速套路動作? 快速武術動作
中圖分類號:G642?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9(c)-0170-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ix classes of the 2017 grade of the college were selected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data query experiment comparison questionnaire, with three classes as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three as control groups. Take different wushu teaching sequence respectively. It lasted for one year to conduct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igh-level students who have mastered the martial arts movements. The purpose of this method is to choose a more suitable martial arts learning sequence through comparison, so that the students can achieve better teaching effect through this sequence, so that th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martial arts movements always surges.
Key Words: Teaching sequence; The teaching of martial arts; College student; Slow routine action; Quick martial action
在科高校開展多種武術教學,有助于培養學生將武術作為健身鍛煉的習慣。讓更多的學生了解與入門,并喜愛這項運動,形成武術鍛煉的意識,養成一個良好的鍛煉氛圍后,讓更多的學生從事這項健身運動,從而使此項運動得到擴展,更好地促進了這項民族體育項目的傳播。目前沈陽醫學院開展的武術教學項目有太極拳、太極劍、三路長拳、散打、擒拿格斗三路長拳。這些運動根據運動特點可分為爆發力強,速度快的動作和速度較慢,但是要求腿部基本功更高的套路動作。首先,快速動作包括散打演練、擒拿格斗、演練動作。這些對抗性強的項目練習主要是以演練動作的形式進行,這種連貫演練的形式幫學生學會動作、了解動作和加深記憶,通過將這些動作編排成組合情景演練的方式進行,培養學生的集體配合意識,幫助他們記憶動作,通過情景提高動作練習興趣。另外,慢速套路是指太極拳和太極劍,這類套路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步法基本功,動作柔中帶剛,連綿不斷。主要的方式,如太極拳,融入一些擒拿格斗,讓學生不僅了解擒拿格斗的基本原理,而且通過實際的擒拿格斗搏擊的練習,后掌握太極拳的基本動作架勢。這種方法使學生了解含義,掌握基本架勢的同時,豐富了課堂的學習和練習內容。
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條件相同情況下,學生學習這些武術項目時的順序不同,產生的動作學習效果有一定差異。課堂以外將這些武術項目運用到學校表演,找到合理的順序,有助于這項運動在校園中更廣泛地開展,有助于學生學習水平的更進一步提高。
1? 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1.1 研究對象
選取沈陽醫學院本科2017級學生共6個班,將這些班級分為2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實驗組,另一部分為對照組學生,各人數的設定人數為各組90人。每班人數固定為30人,每一種項目學習一學期,總共經歷四學期的學習,武術種類順序和學期順序相同。
1.2 研究方法
1.2.1 實驗比較法
制定出2種不同的教學順序,一種是以快速套路動作為開端,逐漸變為慢速動作套路教學的順序,另一種是以慢速套路動作為教學為起點的教學順序,根據每一種動作特點給它們依次由快到慢或由慢到快排序,比較這2種排序后,學生最終的學習效果如何。
1.2.2 問卷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法了解學生對這種選課方式的難易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是否喜歡。
1.2.3 查閱文獻資料
查閱相關資料以便未來更好地進行改進。
2? 研究過程
實驗組的教學順序:實驗組將對抗演練型項目放在武術學習的最前面學習,然后緊接著還是快速動作套路,在最后學習的是太極拳和太極劍,即“散打和擒拿格斗演練套路—三路長拳—太極拳和太極劍”。對照組的順序與實驗組的順序相反(常規順序),即“太極拳和太極劍—三路長拳—散打擒拿格斗演練套路”。實驗組與對照組主要通過每學期高水平學生的數量多少進行比較。而高分數學生的水平通過具體的期末考試分值來確定,基本標準的步法基本功動作和整體協調達標后分值為85分,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動作風格更加突出整體動作優美,或者基本功特別扎實,如太極拳步法當中腿部能夠保持長時間支撐,并且移動的腿能做到慢跟青箬速度均勻,連綿不斷,又如散打的中控腿穩定,收放極其靈活等,這種情況加2.5分,都得到后就是5分,都以高水平學生的分數為90分以上(包括90分)。
通過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比較可以看出,實驗組高水平的學生數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學生的數量,通過正確的武術教學順序引導,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意識的養成,循序漸進的基本功培養更有效、更扎實。學生的學習信心和興趣相輔相成,得到增長(詳見表1、表2、表3)。
3? 討論
3.1 不同的武術項目安排可以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
在散打和擒拿格斗演練學習中,這些演員動作比較直觀,學生可以根據動作直接理解攻防含義和發力的表達。而且這些項目的動作速度較快,和他們平時在校園當中所看到或練習的足球、籃球、排球這些快速活動的運動項目比較接近,當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發力技巧,學生就能馬上的運用這些所學會的技能來進行演練,直接體會到這些運動技能所帶來的快樂,同時產生了一定的成就感,對未來的學習產生興趣和信心,當這類動作做得非常快速有力的時候,他們會認為這個這種運動項目特別適合他們用來進行鍛煉,在鍛煉中也會自我欣賞,并向別人展示自己的動作,這樣無形當中,他們就會對所學的動作進行更多次數的練習。如在散打演練學習當中后手直拳的學習,當學生能夠掌握正確的發力要領時(蹬腳轉腰要領),他們的出拳力量和速度都會有明顯的提高,而且動作也隨之越來越標準。這樣他們就會對自己的后手直拳的動作產生了極大的信心,會經常的要用來做一些空擊、打沙包、打手靶的練習。這樣就產生了一個良性循環,對想練好這個動作產生了極大的渴望,而不再僅是為了分數而去練習。
3.2 慢速太極類的套路學習作為武術類教學順序的開始部分的效果
對于大學生沒有接觸過武術項目的學生來講,剛開始接觸武術項目就開始練太極類的套路,會對武術后續的一些項目學習效果產生影響。因為這一類套路的攻防含義對于初學者不是很明顯,有些可以理解,但有些需要教師去講解,并不能很直觀地使學生自己去理解,而且就以往的學習來看,太極類套路的學習分解動作多,細節動作多。加之本身這類套路的練習速度就是就很慢,在以往的常規的練習當中,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只見細節不見輪廓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生會喪失這個項目的學習興趣,即使了解了這項項目,也明白了其中的攻防含義,但由于學習的進度太慢而喪失成就感。最終導致了這個項目的學習熱情不是那么高,學習效果又沒有那么好,且使他們的基本功的練習強度變短,對后續的武術項目學習在基本功上和心理上產生了影響。相反,如果讓他們先了解一些攻防含義較明顯的對抗項目所編排的演練學習,他們不僅產生了學習武術的興趣,而且培養了他們一種練習鍛煉的意識和武術方面的身體素質,接下來如果他們再接觸太極類的武術套路,學習時他們會很容易接受,而且很自然地進入到這種學習、鍛煉的過程之中,他們會認為這只是另外一種武術表現形式而已,依然能像以往那樣,按部就班地學習和練習。
4? 結論
(1)先學習散打和擒拿格斗動作演的學生,練習動作的順暢的數量要高于以慢速太極類套路為開頭學習武術項目的學生。
(2)學習散打和擒拿格斗演練套路的學生的優秀漂亮動作的數量要高于以慢速太極類套路開頭的學生。
4? 建議
(1)盡量安排學生能夠容易理解的貼近他們運動習慣和性格習慣的武術演練動作。
(2)根據大學生的興趣特點和愛好來創造一些引起他們興趣和關注的學習輔助環境。如像散打其他格斗這一類對抗性的演練動作,可以安排一些故事性較強的有情節的演練套路或播放合適的音樂。
(3)加強學生之間初次接觸武術課的心得交流。
參考文獻
[1] 馮霞.高校武術教學改革的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6):141-142.
[2] 馬一鳴.新時期高校武術教學改革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17,15(11):185,187.
[3] 王家忠.當代高校武術教學的改革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1):95-98.
[4] 來博.戰略學視野下的高校武術教育發展策略研究[J].武術研究,2017,2(2):78-80.
[5] 鄭濤,任曉劍.中國傳統武術文化教育傳承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5(S1):375-376.
[6] 劉珺.MO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驗研究——以高校武術選項課為例[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6,36(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