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芋伶
摘? 要:在教育改革不斷地深化、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不斷提高的背景下,課堂教學也一步步走向正軌,要求學生不僅要把課本的理論知識掌握,還要能將這些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之中,能夠將知識轉化為能力。數學是一門嚴謹的學科,而小學生的思維處于正在發展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不具有較強的理解力,為了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需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喜歡并善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還要和日常生活相結合,使得有更多的機會和興致去鍛煉和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關鍵詞:學習興趣;數學能力;聯系生活
傳統的小學數學的教學模式基本是都是采用的灌輸式,就是教師看著書本講課,講完學生看著練習做題,這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能夠提高一定程度上的課程進度,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和學習興趣,單一乏味的課堂也很難讓學生有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的天性便是活潑好動,讓他們感到新奇有趣的事物才會吸引起他們注意,刻板的灌輸式教學往往難以學有所成,興趣是人最好的老師,要通過教學策略和方法調動起學生自己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提高數學能力的效果。
一、開拓思維,增加學生學習興趣
根據以往的教學經驗來看,數學很難讓大多數的學生都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主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數學就是十分嚴肅的一門學科,其嚴謹性、嚴密性、合理性都讓人很容易忽略掉數學還具有趣味性。在日常的教學中我們強調學生要按照上課時所講的答題方法和理論進行答題,忽略了學生自己的發揮,使學生和教師雙方都有些僵化。我們應該要注重教學的趣味性。把趣味性、知識性和生活相結合起來,讓學生能夠在相對愉悅的學習氛圍中去探索知識,以此促進他們更好地提升數學能力。
例如,在學習《小數除數》一課時,教師先在課前準備12張卡片,課程中讓學生把卡片分組,規定每組卡片一定要數量相同。學生將卡片分組時就會產生疑問:五組卡片為什么會有多出來的卡片。這節課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整除”、“余數”的概念。這個時候,就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這個問題來展開此次課程的教學內容,講解“整除”、“余數”的概念。通過自己動手分卡片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很容易理解知識點,也能幫助提高他們的數學能力。
二、開展活動,提高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
小學數學是學生學習數學生涯中最基礎的部分,這個部分主要以基礎認知和基本知識的積累為主。而知識往往都具有實踐性、可操作性,教師要針對這部分數學學科的特征去設計課堂教學。在教學中教師要遵循小學生好動活潑的特征,設計一些操作性、實踐性和趣味性并存的教學內容,讓學生自己通過實踐去了解知識、掌握知識。只有自己經歷了認知和實踐過程,學生才會對知識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學習的原理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知。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知識會一步步清晰地向學生展現出來,學生通過知識展開的過程,會認識知識、了解知識,而這些實踐活動也會加深學生的記憶,讓學生通過實踐探索提高自身的數學能力。
例如,在進行講解《量一量,比一比》一課時,教師就可以采用讓學生親手實踐的教學方法,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進行分組,分組完成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解決問題:在生活中哪些物體是長方形?哪些物體是正方形的?通過學生實際測量結果給出答案,聽到這個問題,學生們會積極地去測量身邊的各個物體,并在自己小組中進行討論,然后通過小組各個成員合作互動下得出結論,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模型思想,這對學生的數學能力培養起到了有利的幫助作用。
三、結合生活,將教學課程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
知識來源于生活,知識也應該服務于生活,所有學科的學習都不應該只是停留在課堂和課本上的,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能夠用所學到的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小學階段的數學,體現了數學這門學科的工具性特點。數學知識與我們日常生活是緊密相連的,我們應該鼓勵學生把課本上的知識帶進日常的生活,去解決生活中的常見的問題。在經歷自己實際解決問題后,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對學生的日常生活方面也會起到幫助,教師要以能夠解決問題為目的,去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例如,在學習《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的課程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讓學生自己去搜集數據,改變傳統講課的教學方式。去學校的操場收集運動器材數量的數據,例如乒乓球有多少只、足球有多少只等,并讓學生們進行分組,做好數據統計。在教室內講課,書本上只有生硬的收集數據的方法,教師對收集內容也是簡單地一帶而過,很難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帶領學生親身感受數據收集的過程,走出課堂,能夠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情和對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有利于幫助提高學生掌握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有策略地去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著手,豐富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掌握課本上的數學知識,和能夠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教師要盡可能地把課本上的內容進行二次處理。讓課本上生硬的知識變得更豐富多彩,利于學生吸收,從而使學生喜歡數學課程,喜歡學習的過程,樂于對此進行研究,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
參考文獻:
[1]田志杰.探析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的有效措施[J].名師在線,2017(15):5-6.
[2]楊健.淺談數學教學中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8(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