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方丹 王森
【摘要】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其中蘊含著豐富的人生觀、道德觀等,對于當下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將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不僅能夠提升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自信心,還能夠提升思想政治教學的質量,但是在兩者融合的過程當中還存在一些不兼容的問題,本文將對這些問題進行一定的分析,致力于尋求將兩者進行融合的路徑。
【關鍵詞】傳統文化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徑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智慧的結晶,具有強大的融合力和凝聚力,學習和掌握傳統文化中的各種思想精華,對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很大的幫助。當前,在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將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融臺,可以更好地整治大學生中一些不好的學習作風和行為,并且也能夠促使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承。
1 傳統文化融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分析
1.1 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大學階段是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性使其,將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融合,能夠幫助大學生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當前的大學生基本上都是與網絡一同成長起來的一代,因為互聯網的普及,從小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信息,在大學階段很多個人主義、拜金主義等層出不窮,特別是近些年因為攀比心理,很多大學生陷入“校園貸”的泥潭,進而對自己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當中有很多關于做人、做事的道理,將其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可以幫助大學生有效抵制這些不良風氣的侵染,提高他們判別外界事物的能力,同時也能夠很好的增強當代大學生的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幫助他們更好地樹立正確的“三觀”。
1.2 有助于大學生文化內涵和道德品質的提升
傳統文化與道德教育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大學生正確的價值取向與道德修養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我國傳統文化當中有很多關于道德教育方面的內容,雖然很多理論已經流傳了上千年,但是在當前社會依然適用。其中的“家國天下”“以和為貴”“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道也”等眾多理念都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對于大學生愛國教育和誠信觀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中華傳統文化中宣揚的知行合一、修身養性等良好美德均可以作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
2 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存在問題
2.1 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不高
當前很多高校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學習熱情不高,反而更加熱衷于學習西方的文化,也比較喜歡參加西方的一些節日,再加上學校沒有針對傳統文化開展的專業課程,學生學習傳統文化全靠自覺,除了對于中國傳統文化感興趣的一些學生之外,大部分學生都是一知半解,因此也就造成了在大環境下學生學習傳統文化興趣的熱情不高。另外,當前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也相對缺乏,忽子貯付國家和社會的關注,更多的是對自身發展的關注。有的學生在認知上也出現了偏差,唯我主義之上,對于一些社會問題表現得比較冷漠,不懂得回饋社會,為社會做貢獻。
2.2 受到多元文化的沖擊嚴重
隨著文化多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密切,一方面可以促進我國與世界的交流,另一方面,各種思想的涌人也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當今社會互聯網發展迅速,很多西方國家對于我國的攻擊始終沒有停止,特別是前段時間出現的英國貨車案,在沒有查明真相的情況西方主流媒體就將矛頭對準我國進行攻擊,雖然在我國大多數網名都在等待真相,但是也不否認一部分學生會受到這些攻擊思想的蠱惑。所以,在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須要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將其精華進行提取并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融合,幫助大學社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抵制多元文化對于大學生思想的沖擊。
3 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路徑
3.1 重視傳統文化的輸出
思想政治教育是開發傳統文化教育資源的主要陣地,是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高校要想做好傳統文化的輸出,首先就是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當地傳統的文化資源優勢,組織專家學者編寫相關的校本教材,開設傳統文化的相關課程,通過授課的方式增強大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努力拓寬優秀傳統文化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覆蓋面,注重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講,如果單純的對傳統文化進行講解可能不會受到很好的效果,隨著新媒體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在傳統文化的授課當中可以多采用多媒體技術,通過視頻、漫畫等多種形式,將傳統文化的講授與當前熱點問題進行結合,從而更好提高大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主動性。
3.2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傳統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進行融合的過程中,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必不可少的。首先,要創新和發展傳統文化教師專業發展和培訓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不斷的反思、總結,從而建立起共同學習、共同鼓勵的模式,互相幫助共同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不斷發展。其次,要加強師德師風教育,應該注重教師的心靈發展、教育信念和人文情懷的培養,從而促進師德和師風的有效轉化和提升。
4 結語
在我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當中,傳統文化是其中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高校應該針對思想政治教育中傳統文化的缺少,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傳統文化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不僅能夠更好地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文化內涵,還能夠將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石柱君,張成林,荊嬋.中國傳統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0(52):88.
[2]孟慶琳.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問題[J].農家參謀,2019(21):232.
[3]劉基河,程玉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入[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36):29-30.
[4]劉昕,劉海鷹.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與實踐[J].管子學刊,2016(04):70-73.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衣方丹(1978.08-),男,漢族,遼寧丹東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第二作者:王森(1986-),男,漢族,遼寧沈陽人,講師,學士,主要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