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華 魏蔚 吳茜
摘 要 “護士人文修養”是一門提高護理專業學生人文修養的綜合性課程,具有理論性、實用性等特征。傳統的教學方式較注重學生學習人文知識,而線上線下混合式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則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進一步形成人文關懷理念,提高人文素養特別是提升人文關懷能力,滿足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的要求。
關鍵詞 混合式 多元化 教學方法 人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42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12.050
Abstract Humanistic cultivation of nurses is a comprehensive course to improve the humanistic cultiv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wi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pay more attention to students' learning humanistic knowledge, while online and offline mixed diversified teaching methods can better help students form the concept of humanistic care while learning knowledge, improve humanistic quality, especially the ability of humanistic care, and meet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for high-quality applied nursing talents.
Keywords hybrid; diversification; teaching methods; humanistic quality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醫學護理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醫學模式已由過去的生物醫學模式,發展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護理模式也隨之發展為以病人為中心的現代整體護理模式,[1]新的護理模式對護理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護士不僅要有精湛的護理專業操作技術,而且要具備良好的人文修養,能為病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多方面問題提供全方位的整體護理。近年來,護理專業都普遍開設了“護士人文修養”課程,該課程包括人文關懷、科學思維、社會學、美學、文化學、禮儀、人際關系、人際溝通等主要內容,通過該課程的學習,旨在使護生具備較高綜合人文素養,形成人文關懷的理念,樹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觀,并能自覺運用人文理論知識指導護理實踐。
“護士人文修養”課程的開設使護生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識,但在將人文知識內化為護生的人文理念和提高護生的人文素養方面尚有待改善,主要原因是目前的人文課程教學存在不足之處。其不足主要表現為:①學校重視程度不足。一方面大多數院校對該課程重視程度不足,對該課程學時設置偏少,人文教育弱化;另一方面大部分院校將該課程列為考查課,對于其內容的講解也較為簡單。多數學生認為該課程是考查課不重要,普遍從學習上不夠重視,學習積極主動性不足。②傳統教學方法主要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此方式無法有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學習的參與度低,學習效果不理想。③理論學習與實踐應用結合不足。學生在人文修養課程中不僅要系統地學習人文理論知識,還應該盡可能多地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達到“知、信、行”的有機統一,[2]成為具備人文關懷理念和人文護理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
為了提高“護士人文修養”課程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學習活動中更好地形成人文關懷理念,提高人文素養特別是提升人文關懷能力,更好地適應社會對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的要求,筆者嘗試進行教學的探索和改革,以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護理人才。
1 課程改革的總體設計
采用線上與線下課程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多元教學模式對“護士人文修養”進行課程教學改革。首先進行“護士人文修養”網路課程的建設,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將線下多元教學方法和線上學習有機結合,進行教學方式的探索改革。
2 線上課程的設置
線上課程的設置主要指在我校學習通平臺進行“護士人文修養”網絡課程的建設。首先根據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方案修訂課程大綱,設置線上課程。線上課程共設置九章內容,涵蓋人文關懷、科學思維、社會學、美學、文化、禮儀、人際關系、人際溝通等主要內容。每章節設置導學方案、知識點清單、教案、PPT、教師講課視頻、情境案例視頻、章節測驗,也可上傳相關學習資料。線上除了可以學習上述教案、PPT、教師講課視頻等,另外在網絡課程學習平臺,還增添了線上簽到、投票、選人、搶答、主題討論、分組任務、評分、線上作業等多種學習方式,所有學習過程都有記錄有評分,作為學生平時成績的重要依據。線上課程盡量做到使學習形式新穎、豐富多樣,并能如實記錄學生的在線學習狀態和效果,提高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參與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 線上線下混合式多元教學法的設計與實施
3.1 基于翻轉課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選擇合適的章節進行翻轉課堂教學,課前通過在線學習平臺發布教學內容與要求,將相關學習資料如教學視頻、教學課件等在線共享給學生,讓學生提前自學,學生將課前學習中遇到的疑問或難點帶到課堂上,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展示出來,并利用課堂時間進行充分討論,再由教師對典型普遍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課后可通過線上作業和章節測驗等檢測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將學生線上和線下學習活動量化為分數并記錄在學習平臺上,作為平時成績的重要組成部分。
3.2 基于TBL教學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TBL教學法是以小組為基礎,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法,[3]與線上學習結合的具體實施方法為:①開課前準備。針對“護士人文修養”的學習內容,按照教學的重難點設置問題。②組建學習小組。課前,教師用教學平臺在線將同學們分組,每組成員輪流擔任組長負責本組學習活動的分工和統籌安排。③實施。在線發布設置好的學習內容相關的問題,要求同組學生通過分工協作圍繞問題查閱資料、學習、分析、評判,找出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每個學習小組在課堂上通過在線上學習平臺提交并展示本組成員對問題的判斷和解決方案,組織全班討論,教師進行總結、補充,并由教師和其他組的同學為展示小組的同學在線評價給分。
3.3 基于影視劇情境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此種教學方法是在教學過程中選用醫療護理影視劇中的一些特定片段讓同學們觀看研究。先在線以主題討論的形式給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欣賞相關影視劇視頻片段,讓學生在影視劇情境中對理論問題有初步感性的認知和思考,待觀看視頻結束,引導學生對所給問題加以討論并將個人觀點上傳至在線學習平臺的相應主題討論區,再由教師予以總結點撥。由于人文修養的一些理論知識較為枯燥,基于影視劇情境的混合式教學法利于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促進知識的內化。
3.4 基于角色扮演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
角色扮演教學法[4]是通過行為模仿與行為替代影響學生心理過程的教學方式。在學習護患關系處理和人際溝通的相關內容時,可以通過角色扮演的方法,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真實地體會作為護士、患者及患者家屬等角色的不同心理感受,學會共情,學會進行護患溝通,學習處理護患關系。
提前兩周將學生分組,由組內同學共同自編或自選護理病例情境,由組內同學討論分工,分別扮演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等不同角色,每個小組輪流在課堂上以情景劇的形式進行表演展示,要求在情景劇中運用合理的溝通方法和技巧展示出對患者的尊重、人文關懷。其他同學觀看后進行討論,并對小組角色扮演的情況作出評判,給予該小組同學評分,將評分記錄在線上教學平臺,按一定的權重計入平時成績。
4 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
在“護士人文修養”課程的考核過程中,既注重結果評價又注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5]綜合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成績組成,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分別占綜合成績的50%。平時成績來自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活動得分,如參與線上線下的章節測驗、討論、搶答等活動得分。通過對學習過程的形成性評價,教師可以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的參與程度和進展情況,學生可在線看到自己的平時成績,并可以矯正自己的學習行為,以提高成績。
5 效果
5.1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多元化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各種方法均注重讓學生盡可能多的參與學習過程,極大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理論知識的教學效果,深化了學生的人文關懷理念,提高了學生的文化修養。考核評價體系的改革使得線下及線上的各種學習活動量化為分數,作為平時成績的依據,也提高了學生對學習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5.2 提高學習效率
線下學習活動內容通過線上平臺展示和記錄,課程內容、學生的個人觀點和疑點等通過線上學習平臺可以迅速展示在大家面前,使得溝通和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5.3 形成良好的人文關懷理念、提升綜合人文素養
在線上線下混合式多元化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學生經常需要自主學習、查閱資料、自主思考等,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科學思維水平。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對案例、問題等開展線上線下討論、交流、分享成果,既鍛煉了學生的評判性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6]又鍛煉了學生的溝通能力。討論交流和展示觀點時,學生要表達清楚,而且還要努力做到不怯場,這些學習活動鍛煉了同學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溝通交流能力,同時提高了心理素質。
由于學生來自全國各地,有著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同學們在一起相互合作、彼此協調、相互關心、相互接納,學生真切地感受到了多元文化并在此過程中學會理解、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使人文關懷理念在與同學們的相互關心中得以強化,同時也提高了人學生的文關懷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
另外,多元混合式教學法特別是角色扮演混合式教學法,鍛煉和提高了學生將人文理論知識運用于護理實踐的綜合應用能力。
6 結語
混合式多元教學改革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不僅學生的綜合成績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學生人文關懷理念形成的更好,學生的綜合人文素質尤其是人文關懷能力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由于需要靈活運用多種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難度較大,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尚存在諸多不足之處,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尚需繼續總結經驗,不斷推進課程改革,優化教學效果,培養具備較高人文修養的高素質護理應用人才。
參考文獻
[1] 高錦萍,朱瑞芳,孟伊霏,韓世范.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模式研究進展[J].全科護理,2019,17(31):3884-3887.
[2] 阮寧,李文超,塔娜,劉文穎,高丹,高麗偉,姚麗娜,張敏.內蒙古三級醫院護士延續護理知信行的調查研究[J].中國當代醫藥,2018,25(36):146-149.
[3] 蔡俊贏,湯微,陳勇,胡小蘭,漆志民.臨床醫學本科畢業實習中改良TBL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當代醫學,2020,26(18):190-192.
[4] 褚金鳳.高中思想政治課角色扮演教學法運用探究[D].上海師范大學,2020.
[5] 陳曉晶,莊婕,張士俊,徐一新.藥劑學混合式教學模式中形成性評價指標體系探索[J].衛生職業教育,2020,38(04):67-68.
[6] 王晨雁.法律課程教學活動中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探索[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04):82-83,8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