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曉芳
摘 要:游戲是學生培養興趣以及獲取知識的主要通道。在教學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在進行幼兒園教學時,都是以游戲的方式來完成教學,進而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學習和成長。新課改的誕生,在教育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教師以及學校紛紛參與這場改革大軍中來,但是受傳統教學方式的影響,教師在這項教學中一直都存在很大問題,使之無法更好的對幼兒進行教育。本文針對大班幼兒區域自主游戲指導策略進行了研究與思考。
關鍵詞:大班教學;區域活動;自主游戲
一、開展區域自主游戲的意義
所謂區域自主活動,從根本上來說,就是將大班幼兒通過區域劃分的形式,來讓其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提高幼兒積極性的一種游戲方式,但是現階段,絕大多數的課堂都是教師扮演著領導地位,進而引導幼兒開展生動活潑有趣的游戲,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往往忽略了游戲本身的意義與價值,在實際教學開展中,教師要注重幼兒的身心需求,培養幼兒能夠自主的進行活動選擇,激發幼兒在游戲中的靈活性,提高幼兒在游戲過程中與同伴交流的能力,幫助幼兒開展更高效的游戲過程。在教學過程中,大班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合理的領導以及組織,使幼兒陶醉在游戲當中,感受游戲帶來真諦。從而,使大班教師游戲的開展更具有意義,以便更好的進行課程開展。
二、開展區域自主游戲的策略
(一)結合幼兒的年齡,采取正確的游戲方式
每個階段成長發育的幼兒,其本身上也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如在學習以及生活中,教師在開展教學時,要清楚了解幼兒所處的年齡段,根據幼兒的年齡段進而開展區域游戲活動。教師在設計游戲理念時,要注重大班幼兒所處階段的特點,以及在游戲中的需求,盡量滿足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例如:教師可以在校園內為學生尋找一片合適的區域,進行科學化合理分配,開展一些相對應的長度單位計量以及物體重量的測量等游戲內容,在游戲開展中,教師要讓幼兒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完成道具測量,其中,教師要為幼兒提供測量的工具以及檢測手段,其次,教師也要相對應的為幼兒做好測量記錄,以便清楚了解幼兒在游戲過程中存在不足,通過測量游戲的開展,不僅培養了幼兒的動手能力,還利于幼兒思維能力的開發。其次,教師在對幼兒進行色彩的認知時,可在合適的區域中,事先準備好,水彩筆、畫板、顏料等美工用具,可將大班幼兒帶入選取的科學場地,將準備好的美工用具,分發到每個幼兒手中,讓幼兒在畫板上可以隨意的進行顏色涂鴉,教師也要對幼兒的創作進行肯定,以便幫助幼兒更好的對顏色進行掌握,間接性培養學生對于美的認知。其次,在閱讀區域,教師可與幼兒一起制作報刊、設計故事等,讓幼兒在興趣的趨勢下,進行故事編排,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對設計的內容進行探究。大班幼兒可選擇的區域游戲有很多,這就需要教師進行合理的課程安排,以促進幼兒身心全面發展。
(二)結合游戲方式,督促幼兒進行獨立思考
在教師開展區域游戲教學時,要時刻注意幼兒在開展區域游戲的情況,盡可能的不參與幼兒的游戲開展。在幼兒進行游戲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多鼓勵幼兒進行自主解決,這樣的會僅促進幼兒良好的健康心態,又能使幼兒養成獨立思考的人格魅力,并學會獨立自主解決實際問題。在游戲開展過程中,肯定會有幼兒存在大量的問題,并且尋求教師的幫助,這就需要教師在不違背游戲的初衷時,對幼兒進行引導以及啟發。例如:在大班幼兒對椅子進行測量時,會發現20CM的尺子不夠進行測量,這時,幼兒會跑過來告訴教師自己在測量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教師要耐心的對大班幼兒進行教育,讓學生學會從身邊去尋找辦法,盡可能的給予幼兒啟發,在幼兒在受到啟發后,可選擇與同伴合作的方式,將尺子進行重合,進而得到40CM的長度,從而,完成對椅子的測量。教師通過這樣的區域自主游戲方式,可以增強幼兒獨立思考的能力,促進幼兒對知識的多樣性吸收以及獨立自主的思考
能力。
(三)豐富教學材料,促進幼兒對知識的吸收
區域自主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將游戲材料與幼兒進行接觸,讓幼兒對教學工具進一步了解,使幼兒在工具使用階段中,可以得心應手,教師在進行材料選擇時,首先要注重材料內容,貼接幼兒階段。其次,教師要對材料進行靈活掌握,只有教師掌握好游戲內容,幼兒才可以更好的開展游戲。另外教師對材料的準備一定要建立在多的基礎上,以確保學生可以選取適合自己的游戲資料。例如:在實踐區域中,教師在為幼兒分發工具后,要求幼兒對工具進行構建,打造一艘小船,教師要結合幼兒之間操作能力的差異,進而分發不一樣圖紙,以確保每位幼兒都可以進步,教師一定要結合幼兒的實際情況,來爭取發揮不一樣的材料功能,以便,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總 結
處在大班階段的幼兒,在心智以及行動中都與小班的幼兒有著差距,這就需要教師合理的設計教學理念,完善自己的教學方案,以便使幼兒可以通過區域游戲活動的方式來獲取成長。
參考文獻
[1] 錢皖英.淺談區域活動中大班幼兒自主游戲的作用[J].亞太教育,2019(12):86.
[2] 李輝. 幼兒園一日活動中游戲活動實施現狀及改進策略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