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遠
摘要:黨的領導法治化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法治國家的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單一的黨規模式和國法模式都不符合當前我國國情以及能夠為黨的領導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證,因此,建構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新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對此,本文就以此為例,對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展開詳細探究,并且提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希望本篇文章的寫作,能夠給人們提供有價值的幫助。
關鍵詞:領導法治化;復合模式;實施路徑
在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進程中,堅持黨的領導是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隨著黨的十九大的召開,全面依法治國和從嚴治黨不斷深入。黨中央越發重視領導法制化建設,提出了領導法制化的復合新模式。下面將對這種模式的選擇和實施路徑展開詳細分析。
一、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選擇產生的作用
黨的領導法治化復合模式,其實也就是指以明確黨的領導地位為基礎,在相關具體法律中對黨的領導作出原則性的規定,以及通過黨內法規對黨的領導程序權限等各方面進行詳細的規定。
復合模式的實施有利于保障黨的全面領導。當前,黨的核心領導作用還是難以充分發揮,實施黨的領導法制化的復合模式可以更有利于保障黨的全面領導。因為我國的最高政治領導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要想完成從嚴治黨的目標,必須要從黨內做起,根據相關制度和自身的紀律,服從黨內法規。黨內法規和國家法律是一樣的,都是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的一部分。其承擔著黨組織和黨員行為活動設定具體而嚴格行為規范的重任,是實行全面領導的重要保障。除此之外,實行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還能夠有效地避免黨的領導原則與實際方式的泛化性,這樣能夠使黨的領導法治化更加的精準與明確。
更切合中國特色的法治實踐。實行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是更加切合中國特色的法治實踐。在我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當中,國家法律和黨內法規這兩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保障的。黨的領導不僅需要依靠黨內法規的規范,還要依靠相關法律進行原則性的規定。從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客觀實踐中可以明顯看出,如果僅僅是依靠黨內法規或者是國家法律的其中一項來保障黨的行為,都是不適合當前國情的。作為國家治理的重要領導力量,實行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將這兩者有效地結合起來,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有利于實行兩元化法治國法和黨規的有效銜接。
二、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實施路徑
實行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不僅可以堅持和維護黨的領導,還有助于更加切合中國的法治實踐。為了更好地推動其發展,下面將詳細對黨的領導法治化復合模式與實施路徑進行詳細分析。
復合模式的國法路徑
黨的領導核心內容是政治領導,黨對國家社會實施政治領導的主要方式就是通過大政方針來進行落實,所以政策性很強的法律是規定黨的領導原則。只有這樣,才能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首先,在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實施進程中,對于黨的領導原則中有遺漏的問題,應當給予補充和完善。對于目前有效的政治性比較強的法律中,涉及黨管意識形態事項的應當抽象的規定黨的領導原則。其次,涉及黨領導的具體事項也要進行科學的修改。因此,重視黨的領導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這里還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并不是所有的憲法性法律都要有明確黨的領導原則,其是需要根據政治色彩的評判標準來進行分配的。此外,還需要明確黨的領導原則,只有涉及到黨的思想政治組織領導的憲法法律才可以使用。
復合模式的黨規路徑
復合模式的黨規路徑其實也就是具體細化的路徑,是黨內法規對黨的領導原則進行具體、詳細劃分的規定。根據制定主體的不同,通常黨內法規可以分為混合性黨內法規和純粹的黨內法規。
混合性黨內法規路徑:根據國家機關和黨的立法機關共同制定的黨內法官,將黨的領導直接介入相關國家事務,對國家事務進行詳細規范的叫做混合性黨內法規,混合性黨內法規路徑是可以對國家和社會的相關事務進行直接調整。其法規的調整范圍一般都是在特定的領域當中,像是黨管干部軍隊和黨管經濟這些。以黨管經濟領域為例,在黨管經濟領域中,混合性黨內法規的調整氛圍主要是側重于對經歷主體中的人才活動進行具體的規定。
純粹黨內法規路徑:純粹黨內法規路徑的制定主體和混合性黨內法規不同,其是由黨的立法機關制定的,是對黨的思想政治和組織領導活動進行的一種總體性規定,在純粹黨內法規路徑當中,其適用范圍是宏觀領導領域,能夠對國家和社會事務進行間接調整。在純粹黨內法規路徑中,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方面。首先,在政治上的總體規定是對黨的政治領導路線方向以及相關政策方針進行的總體規定,而思想上的總體規定是黨的思想領導路線教育方式與宣傳進行的規定。其次,就是組織領導,也就是組織和領導人民群眾,落實黨的相關主張與政策。
總之,實行黨的領導法治化的復合模式,是符合我國當前國情,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一個必然要求,不僅有利于保障黨的全面領導,還更加切合中國特色的法治實踐,人們應該對此有充分和全面的了解,并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秦前紅,蘇紹龍.中國政黨法治的邏輯建構與現實困境[J]人民論壇,2015(20):14-21.
[2]歐愛民,李丹.黨內法規法定概念之評述與重構[J]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01):47-52.
[3]韓強.論黨的領導是政治、思想、組織領導的有機統一[J]中共寧波市委黨校學報,2017(06):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