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廷權
摘 ?要:小學生的計算能力向來是數學教師頭疼的地方。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則是每一個小學數學教師都為之努力的一個目標。但是或是由于方法的不正確,或是由于學生的不配合,計算能力的提高一直是較為緩慢的。教師應該想辦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不僅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還需要教師正確的決策。教師應該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尋找最為適合自己班級的方法,以求迅速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
關鍵詞:小學數學;計算能力;增強算理;提高訓練;開展競賽
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其實是數學教學中最重要的教學任務之一,因為在數學學習中,計算能力是最為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項能力。在小學階段,教師就應該著手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讓學生可以在之后的學習中更為自如。在本篇文章中,我結合多年的數學教學經驗,對于如何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這個問題做出了如下的分析,希望我的這些分析對各位教師有所幫助。
一、增強學生算理記憶
算理其實顧名思義指的就是計算的道理,學生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的知識,才能夠正確計算數學題目。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再三強調算理的記憶,讓學生重視算理的背記。其實很多學生對于算理這個詞還是有些陌生,其實我們很多平常學習的東西都是算理的一部分,比如我們背記的九九乘法口訣表其實也是算理的一部分。學生如果能夠熟練掌握九九乘法口訣表,那么在計算乘法的時候就能夠更加順暢。
例如,在講解“20以內進位加法”這一節內容時,我首先要講解的內容是20以內進位加法的計算原理,比如我要給學生講解“湊十法”,“湊十法”其實就是將兩個任意數的加法轉換為十加幾的問題,由難化簡,更加便于學生的理解。學生在進行計算9+7這個算式時,因為九加一等于十,所以我會教導學生將七拆分為一和六。這樣這個算式最終就變成了10+6,在計算方面就簡便了很多,難度也變低了。當學生可以靈活掌握“湊十法”,之后再去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就會更加的輕松自如。這也是我在課堂上著重講解算法原理的原因之一。只有學生能夠靈活掌握算理,學生的計算能力才會有質的飛躍,在之后的數學計算中大放光彩。所以數學教師一定要注重算理的教學。
二、提高學生訓練水平
掌握了算理之后,學生還要進行大量的訓練將這些算理全部內化為自己的能力,使自己在計算的過程可以靈活運用。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布置合適的題目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計算能力。如果在學習初期就讓學生做過難的題目,不僅學生無法正確解答,浪費時間,也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因此在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遵循一定的規律,從簡單到困難,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空間,這樣學生訓練就會更為高效。
例如,在講解“表內乘法(一)”這一節內容時,我會先讓學生進行乘法口訣的背記。只有背記好九九乘法口訣,學生才能流利地進行乘法計算,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只要背記好口訣,學生就能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學生在背記完口訣后,其實并不能很好的掌握乘法口訣。比如四乘九等于三十六,但是你問學生9x4等于多少學生,學生就需要思考一段時間才能回答出來。這其實就是學生掌握還不熟練的證明。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訓練來加強自己對乘法口訣的記憶,爭取做到好似回答一加一等于二那樣輕松自如。在大量的題目訓練中,學生可以迅速將自己背記的乘法口訣吸收消化,從而在乘法計算中獲得質的提升。所以在掌握算理之后,學生仍然需要進行大量的訓練。這些訓練的目的就是為了輔助學生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教師應該重視計算訓練。
三、定時展開計算競賽
在日常的訓練中,學生并不能直觀體會自己計算能力的提高。教師可以定時開展一些計算的比賽,不僅學生能從這個比賽中感受自己的提高,還能使教師更為全面地掌握學生當前的計算水平,為之后的教學提供方向。定時開展比賽也是對學生一種無言的督促,能夠讓學生在平時的訓練中更加認真、更加上心。這樣子學生計算能力的提高也就會越來越迅速,達到提高學生計算水平的最終目的。
例如,在講解“表內乘法(二)”這一節內容時,我會選擇借用競賽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因為學生總是一個人進行練習,其實對于自己的水平沒有一個清晰的認知,但是,如果所有的學生都在一定的時間內完成同一張卷子,就可以清晰的看出每一個學生的計算能力。因為在學完這一節內容之后,乘法口訣表就全部學習完成,我出的題目也會全部在九九乘法表之內,考驗的其實就是學生對其的熟練度。如果學生在競賽中獲得優異的成績,說明學生的計算能力是較強的。但是如果學生在初次競賽中名落孫山,就說明學生需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計算能力。并且由于競賽的特殊性會激發起學生的勝負欲,一旦自己落后于人,就會加倍努力。這對于學生數學計算能力提高是有益的,要是可以定時開展比賽來檢測學生的計算能力。
總而言之,提高學生計算能力可以從以上三部分進行,但是也有其他的方法。教師可以參考以上部分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因為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他們所適應的教學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師應該結合實際來提高學生的實際計算能力。
參考文獻:
[1]沈潔.關于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8(36)
[2]王鳳琳.基于新課改下小學數學計算教學的研究[J].今日中國論壇,20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