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斌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需求,數學教學的價值目標取向不僅僅局限于讓學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數學教學活動中,學生應該了解數學的價值,增強數學的應用意識,獲得數學的基本思想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在教學中,要平衡和協調知識目標與發展目標,在知識獲取的過程中促進學生的發展,在發展的過程中實施知識,這就要求學生反思他們的學習行為。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法;課前預習;教學環境;動手操作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教師通過教學活動使學生達到預設的學習效果,學會學習,同時使教師積極地發展自身素質。具體表現為:在認識上,促使學生不知到知,從不會到會;在能力方面,逐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情感上,讓學生喜歡數學,熱愛數學。通過有效的課堂學習,學生可以獲得有利于自身發展的知識和技能,獲得影響未來發展的價值和學習方法。對于教師來說,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他們可以感受到自己教學的魅力和價值,享受課堂中產生的許多精彩時刻,讓教師對數學教學孜孜追求。接下來筆者將從課前預習、教學環境、動手操作三個方面進行詳細闡述。
一、課前預習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課前預習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它能幫助學生把握新課的內容,理解重點和難點,這樣學生們就會根據自己的問題進行針對性學習,這樣在課堂上學生就會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就不會盲目地聽講,數學的教學效率也會因此得到提高。在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預習之前,應要求學生認真閱讀課本,學會面對新知識,然后提出相關問題,根據數學問題進行探究,從而掌握課本中的新知識。事實上,學生的數學潛能主要表現在數學課上,因此教師在數學課上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效率,尋求正確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學生會因此形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使學生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通過課前預習環節也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潛能。
例如,以學習《有理數》這一課為例,這節課是學生上初中以后學習的第一課,也是初中教材里較為簡單的一節課程,但由于學生從未接觸過,肯定會對本課產生多種疑問,所以在學習這一課之前,我將以預習小卷的形式為學生布置預習作業,如:1.正數的定義。2.負數的定義。3.有理數的概念。4.數軸的概念。然后發到每位學生的手上。這樣學生會根據預習小卷的內容,基本掌握本章節的數學知識點,知道自己哪里存在不足,這樣在正式上課時就會重點聽講。通過預習小卷的形式,可以減少學生的知識盲點,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二、在教學中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環境
教師應改變教學環境,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規律,以各種方式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誘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渴求。中學生的數學邏輯能力、思維能力、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漸形成。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為學生創造一些獨立思考的機會,培養學生分析、判斷、總結問題的能力,從而展示技能,達到良好課堂氛圍的目的。
例如,以學習《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這一章為例,這一章主要是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的鍛煉,在學習這一課時,我會事先準備好幾組數據,在正式上課時給學生們5分鐘的閱讀這節課內容的時間,然后我會把這些數據用大屏幕的方式呈現出來,再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們理清其中的數學邏輯等。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我會到學生之間為學生進行答疑解惑,這種教學方法的設計,完完全全體現了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氛圍,把課堂歸還給學生,從而讓學生在舒適的氛圍下掌握并學習數學知識。
三、動手操作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必須有強烈的求知欲,這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也是學生學習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有效地教學,教師可以把它與動手操作相結合,動手操作不僅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初中數學教學的實際需要,同時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也符合時代的發展。學生可以通過動手操作的過程理解數學知識,感知數學知識的內容,從而掌握相關知識點,達到鞏固效果。
例如,以學習《幾何圖形》這一課為例,在正式上課之前,我會讓學生們準備5張硬卡紙以及膠帶,在正式上課時我將這樣為學生們進行講解:“我們在小學的時候都有學過長方形、正方形、圓形等等,也接觸過長方體、正方體、球體等,那么你們會自己制作么?你們知道如何制作出長方體、正方體、圓錐體、圓柱體么?接下來拿出大家準備好的硬卡紙和膠帶,一起動手制作我剛剛說的圖形吧!”然后給學生們10分鐘的動手操作時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操作,會更加清楚地明白本課的知識點,感知這節課的內容。
現有的教學方法存在很多弊端,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針對傳統的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找出其不足之處并加以改正。同時,教師要加強數學應用能力,提高數學教學能力,教師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數學的方法和習慣,這也是非常重要的。
參考文獻:
[1]艾合買提·阿不都克熱木.初中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策略淺析[J].赤子(上中旬),2015(20):320.
[2]梅桂蘭.新課改理念下的初中數學有效教學研究[J].才智,2015(2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