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衛生防疫與殖民權力:德占時期青島的疫情防控

2020-11-28 07:34:33劉希洋
歷史教學·高校版 2020年11期
關鍵詞:疫情防控

摘 要 德國占領青島時期,疫病種類多,發生頻率高,威脅著德國的殖民統治和青島的社會經濟發展。殖民當局融疫情防控與殖民地建設于一體,通過軍事化管控、區隔化防控和意識形態控制等手段,將殖民權力制度化、生活化和合理化。衛生防疫成為殖民權力擴張的一種重要途徑,而具有強制性和支配性的殖民權力裹挾著進化論、種族優越論等,使得許多防疫舉措并非完全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青島整體的衛生狀況,但制造了新的有失公平正義的社會問題。因此,殖民者崇信和推廣的衛生“現代性”,實則是科學、理性、強權、社會區隔和社會失衡等的雜糅體系。

關鍵詞 疫情防控,殖民權力,現代性

中圖分類號 K25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0457-6241(2020)22-0030-10

1898年,德國與清政府簽訂租借條約,青島從此淪為德國的殖民地。在近17年時間里,青島疫病頻發,德國殖民當局為了控制疫情蔓延,持續開展了多層面的衛生防疫工作。①關于這些舉措的內容、性質、影響和意義,學界的認識和評判大致包括三種理路:一是將其納入“現代化敘事”中,認為德國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青島在短期內便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衛生防疫體系,取得了良好的抗疫效果,推動了青島公共衛生事業由傳統向現代轉型,如金霞、楊發源、秦星星和戚文闖等;二是將其作為德國殖民統治充滿種族主義和殘酷性的例證,如崔文龍等;三是在肯定其積極影響的同時,注意闡釋相關舉措的偏狹性,如劉亮等。

三種研究理路從不同層面探討了德占時期衛生防疫舉措的影響及其對青島政治和社會發展的意義,但均未涉及衛生防疫與殖民權力之間的互動關系。實際上,與其他一些外國租界在建立穩固的統治之后采取各類防疫或公共衛生治理舉措不同,德國從進駐青島之初到殖民統治趨近結束期間,一直面臨著嚴峻復雜的疫情形勢,德國在青島構建殖民統治體系、進行各種規劃建設與防控疫情基本是同步進行的,這樣一種較為特殊的歷史過程,不單單對我們認識總結相關舉措的成效、積極或消極影響有所啟示,而且給我們深入分析殖民權力的實現途徑和運作特征,以及其與衛生防疫之間的錯綜關系提供了一個絕佳案例。

有鑒于此,本文重點探究疫情防控的實踐及其內在邏輯和外在效應,揭示衛生防疫與殖民權力之間的糾葛,以期在殖民主義的語境下深化對衛生“現代性”的認識。

一、德占時期青島的疫情論略

德國統治青島17年時間里,就傳染病的流行情況而言,大致可以劃分為兩個階段,即前10年以租借地及其周邊地區爆發的本土疫情為主,幾乎每年都會爆發一種以上的傳染病;后7年以外地特別是海上輸入的疫情為主,傳染病的數量有所減少,爆發的頻次有所降低。①整體來看,青島一年四季均有疫情發生,以夏秋為最,許多烈性或急性傳染病,如霍亂、天花、鼠疫、斑疹傷寒、白喉、猩紅熱、回歸熱等,發病率和死亡率都較高。無論在前期,還是后期,疫情給華人帶來的危害要重于歐人,給鄉村地區帶來的危害要重于城區。②

德軍進駐青島最初幾年的疫情最為嚴重。1898年,在中德《膠澳租借條約》簽訂后不久,青島出現傷寒、痢疾等傳染病,疫情頗為嚴重,德國駐軍也遭遇了正面襲擊,數名德國軍人死亡;③1899年,青島先后爆發斑疹傷寒、回歸熱、大腸傷寒,德國駐軍有數百人感染,數十人死亡;1900年夏季,青島又出現痢疾和腸炎,1500名官兵中有近1/3感染。④此后幾年,德國駐軍又先后遭遇傷寒、痢疾、瘧疾、霍亂等傳染病的襲擾。據德國學者托爾斯藤·華納(Torsten Warner)研究,1899年的傷寒導致64%的士兵患病,31人死亡(占2%),后來也有人員損失,但患病人數下降了,到1902年底患者人數達到駐軍總人數的39%(1901年為42%),主要疾病有大腸傷寒、腸炎和痢疾。德國總督保羅·葉世克(Paul Jaeschke)也因身染傷寒而于1901年1月27日死亡。⑤1902年青島又暴發霍亂疫情,歐人和華人都有染病者,雖然總人數不多,但死亡率極高。⑥

隨著德國殖民當局疫情防控措施的加強和發揮作用,這種形勢到了殖民統治后期有所緩解,青島本地爆發的疫情趨于減少,疫病給社會經濟帶來的沖擊也隨之降低。不過,由于青島港貿易量較大,往來船只和人員較多,一些輸入型疫病不時會在青島出現。比如,1911年1月,煙臺地區和津浦鐵路沿線發生鼠疫,疫情很快蔓延至濟南地區。膠澳督署得知此消息后,立即下令膠濟鐵路沿線進行防疫,并對來自濟南的所有旅客進行檢疫。2月4日,膠濟鐵路全線停止客運,膠澳地區的鐵路網全部封閉,士兵日夜警戒,對過往人員消毒后隔離10天。期間,膠澳督署多次發布防控鼠疫的告示,青島鄉村地區也實行了嚴格的防疫措施,甚至出動軍隊進行防疫監督和戒備。到了3月19日,疫情得到控制。4月6日,膠濟鐵路才正式恢復運營。⑦

在進駐之初便面臨嚴峻疫情形勢的情況下,殖民當局為了保護統治集團和來青歐人的安全,盡快建立穩固的統治,被迫在大規模改造和興建城市之前便開始了疫情防控工作,并將衛生學要求作為市區規劃建設的依據。⑧之后隨著青島與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輸入型的疫病增多,衛生防疫觀念和許多防止疫情蔓延的措施融入城市建設中。

二、疫情的軍事化管控:衛生防疫體系的

構建與殖民權力的制度化

德國侵占膠州灣后,整個租借地被置于海軍部管轄之下,海軍部長擁有各項事務的最高決策權,幾乎所有行政官員都由海軍官兵充任,這使得德國在青島的殖民統治從一開始便帶有濃厚的軍事統治色彩。⑨1898年4月,膠澳總督府成立,由海軍上校擔任的總督是民政和軍政的首腦,擁有廣泛的行政權。督署下設不同類別和級別的管理機構,但并未設立專門的衛生防疫機構,疫情防控以及其他諸多醫療衛生事務主要是由民政部下設的巡捕局(也稱巡警總局、警察局)負責,巡捕局設置有衛生警、食物警,負責衛生清潔和檢查監督、檢疫、防疫、食品檢驗等事務,起初不少警察都是由士兵充任,沒有專職警察。①1911年,德國殖民當局又設立醫務局,專門負責管理醫療衛生事宜,但許多業務,如防疫、衛生監查、街區清潔等,實際還是由巡捕局負責。②

此外,殖民當局在創設各類負有疫情防控職責的醫療衛生機構方面也具有顯著的軍事化色彩。德國軍隊進駐青島時,青島沒有現代意義上的衛生機構和設施設備,為了防止疫情蔓延,掌握疫病流行原因,殖民當局先后在青島興建了一些現代化的醫療衛生機構。不過,這一過程基本是在德國軍事部門的主導下完成的。

1898年,德國駐軍一些士兵染上傷寒、痢疾后,德國海軍遠東艦隊臨時建立了一所簡易的野戰醫院(又稱海軍醫院),收治染疫的德國人,德國在青島的衛生防疫活動就此拉開序幕。醫院的規模雖然不大,但設備先進,科室齊全,還設有隔離亭,主要用來隔離染疫的華人,隔離亭內有蒸汽消毒儀、可移動滅鼠器等設備。③另外,醫院內還專門設立了細菌學實驗室和化學檢驗站(1901年建成),前者主要負責醫學臨床檢驗,檢測各種細菌樣本,研究各種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防控方法,后者主要負責檢驗各種食品、藥品、水質等,以保護德國人的身體健康和安全。④不久,膠澳總督決定在野戰醫院基礎上進行擴建,興建一所正式的醫院,以滿足日益增加的醫療需求,這所醫院就是后來的膠澳督署醫院(俗稱總督府醫院)。1899年底,第一期工程完工,醫院開始啟用,從此以后,該醫院便成為貫徹實施殖民當局防疫政策措施、救治傳染病人(主要是來青島的歐人)的重要機構。

1902年,德國殖民當局又在李村建設了一座規模較小的醫院,隸屬于膠澳督署醫院,醫院的醫生為德國海軍軍醫,與設在市區的總督府醫院主要為外國人服務不同,該醫院設在青島的農村地區,負責隔離、救治華人中的傳染病人,監測、報告傳染病流行情況等。⑤

除了膠澳督署醫院和李村醫院外,殖民當局還在臺東鎮、四方村、沙子口、膠州、高密等地設立了規模不等的醫院或診所。而所有這些醫療機構的負責人或主要醫師都是德國海軍部派遣的軍醫,直接受膠澳總督府管理,承擔著防止外地傳染病輸入青島的工作。這些由軍醫主導的醫院或診所,是殖民當局構建衛生防疫體系的重要體現,實際上成為膠澳總督府在各地開展衛生防疫工作、實施衛生防疫政策的前哨站。我們看到,大量軍醫在青島及其周邊地區開展了多層次的疫病防治、調查和研究工作,⑥為殖民當局的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大量一手資料和及時的信息,構建起了保護殖民統治核心地帶的屏障。

總體來看,由海軍部主導的膠澳督署,由士兵主導的巡捕局,以及由軍醫主導的野戰醫院、膠澳總督署醫院、李村醫院、各地的診所等機構的創建和運營,都帶有濃厚的軍事色彩,并承擔著諸多公共衛生職責。由此不難想見,德國借助軍事強制力和威懾力,構建起了軍事化的衛生行政體系,保證了殖民權力高效、直接滲透和覆蓋醫療衛生領域。

而從德占青島初期的防疫實踐來看,無論是構建各種防疫制度,還是頒布實施各類防疫法規,都具有軍事化管控的思維和色彩。

1899年德國開始在青島修建海港,特地在黃島設立了一個檢疫所,對來往船只和人員進行檢疫。1904年膠澳督署專門就港口檢疫頒布實施《防護染疫章程》,明確了檢疫規則、檢疫流程、檢疫內容、染疫船只處置辦法及處罰方法等,規定所有船只進入青島港前都要接受檢查,若船上有染病者就要送到專門隔離病人的島上,其他船員也要接受隔離。⑦1906年,殖民當局又在團島一座營房中設立臨時檢疫所,隸屬于膠澳總督府輔政司領導的船政局。⑧

在加強檢疫的同時,德國殖民當局還實行傳染病報告制度,切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遏制疫情擴散。1900年膠澳督署在頒行的《德屬之境分為內外兩界章程》中初步對出現傳染病后如何處置做出規定:“遇有傳染病情狀,限期二十四點鐘內,或房主或租主以及病者家屬戚族等人須在相近捕房報明。”①這一規定明確了報告人、報告時限、報告地點等要素,如果不按規定報告或瞞報,當事人要面臨相應的處罰。1906年,膠澳督署又頒布實施《報明傳染病章程》,從病種、報告人、報告方式、報告時限、懲處措施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和強化了傳染病報告制度。②

此外,德國殖民當局還針對一些嚴重的傳染病實行計劃免疫制度,預防傳染病發生和蔓延。1902年,青島先后爆發天花和霍亂疫情。針對天花疫情,德國總督頒布《關于在青島內外界強制種痘的法令》(《預防天花法》),規定每年從10月1日起實行限期種痘,1周歲至12周歲的兒童必須接種,巡警總局負責組織實施,有開業許可證的德國醫生或經德國批準的外國醫生進行接種。如果家長故意阻礙或虛報接種,或者違反接種時間,都要被罰款,以至拘留。③針對霍亂疫情,膠澳督署在租借地內進行霍亂疫苗接種,并規定:凡非法接種者,罰款150馬克或者拘留14天;凡在接種中玩忽職守者,罰款500馬克,處以3個月徒刑。④

從以上數種嚴苛的章程、法令等可以看出,德國在構建殖民統治體系和實現殖民權力時非常注重運用法律手段。事實上,這只是冰山一角。據統計,在德國占領青島的17年間,膠澳督署頒布的各種法律法規多達188種,遍及政治、軍事、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⑤其中,與防疫相關的法律法規約至少有以下22種(表1),約占12%。

這些在短短幾年內密集頒行的法律法規涉及檢驗檢疫、傳染病報告、傳染病防控、環境衛生、預防接種等多個方面。從衛生行政的角度來看,由軍人主導的巡捕局是疫情防控的主體,而這些法律法規實際上賦予巡捕局很大的執法權力和權威,舉凡與居民日常生活相關的事項,如怎么養狗、如何倒垃圾、如何清潔家庭內部的衛生、如何使用廁所等,巡捕局在理論上都有權干預。幾乎每部法規都有嚴苛的懲處條款,有的處罰力度相當大。比如,1904年《防護染疫章程》規定:“務當格外謹慎,不得染患霍亂及癢子瘟人,或大便遺物,或嘔吐之物,以及另出之毒種,統不準未經潔凈率行拋擲,他如可疑之水及各項殘敗物件亦然。”①而且,許多法律法規雖然名義上適用于整個租借地,但實際上是專門針對華人頒布實施的,歧視、奴役、防范中國人的意圖非常明顯,其中專設針對華人的條款,對華人的行為加以特別限制,對華人的處罰更加嚴厲。比如,1908年頒行的《訂立倒棄臟物章程》中規定:“該犯法者若系華人,即罰繳洋或監押至一星期之久,或者笞責至二十五下之多。以上三項科罰或罰一項或兼罰二三項,均須隨時酌定。”②鞭笞這種野蠻的刑罰,在清末刑法中已被取消,然而卻被德國殖民者用來專門懲處華人,一度引發人們的詬病和憤慨。③

可以想見,在上述煩冗的防疫制度和法律法規面前,殖民統治形成高壓態勢,許多華人倍感屈辱和不適,而非殖民者引以為傲的“科學”“進步”。而且,殖民當局創建的許多防疫制度和頒行的不少防疫法規,并非以維護殖民地人民的生命健康為宗旨,也不單單是為了遏止疫情擴散,更重要的是借助法律的強制性和約束力,通過衛生防疫這一理論上關系到全體人民生命健康的公共事務來強化殖民者的絕對權力和權威,以肅清包括傳染病在內的各種潛在威脅。

總之,經過近10年的時間,通過建立軍事化的行政機構和醫療衛生機構,構筑軍控色彩濃厚的防疫制度體系和法律法規體系,殖民當局構建起了較為嚴密的衛生防疫機制,且這一機制基本一直延續到了德國殖民統治結束。顯然,其著眼點是保護殖民者的生命健康,維護公共安全和社會秩序,以穩固殖民統治,而非建設完善的醫療衛生管理與服務體系。

三、疫情的區隔化防控:“華洋分治”

與殖民權力的生活化

“華洋分治”是德占青島后進行殖民統治的最重要理念和實踐之一,這種分治遍及政治、經濟、司法、教育、醫療等領域。而衛生防疫是促使殖民當局實施“華洋分治”政策的基本動因,也是“分治”特征最為鮮明的領域之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也就是德占青島前后,社會達爾文主義、種族優越論、黃禍論在德國上下廣為流行。④多種傳染病的流行,以及青島公共衛生狀況較差的客觀現實,使受到進化論和種族優越論深刻影響的德國人在尋找傳染病的產生和流行原因時,不自覺地將疫病與種族聯系在一起。膠澳總督府將華人視為歐人健康的威脅,認為中國人是骯臟的、不講衛生、身上攜帶有大量細菌、是傳染病的源泉,因而產生了必須把歐洲居民與中國居民盡可能地分隔開來的想法。

膠澳總督府成立后不久,便擬將青島市分為三個區:大港區、大鮑島和歐人區。大港區是德國重點建設的軍港和貿易港口;大鮑島在大港區南方,主要是華商的商業和住宅區;而歐人區位于南部沿海一帶,背山面海,地理位置極佳。⑤

1900年殖民當局頒布《德屬之境分內外兩界章程》,正式推行種族隔離,將歐洲人與中國人在空間上隔離開來。該章程將膠澳租借地分為內界和外界,內界包括青島區、大鮑島、臺東鎮、臺西鎮四個地區,其中,南部濱海一帶的青島區為歐人居住區,華人不得在此蓋房居住;⑥外界主要是鄉村地區。根據此章程,殖民當局以近乎殘暴的方式,接連將原來在靠近海邊居住的中國人強行向北部遷移,“把那上青島村、小鮑島村、小泥洼村、海泊村里小人家的房子,一律收來,付之咸陽一炬”,⑦“骯臟的上青島和下青島村大部分被清除”①。不但如此,受到1899年傳染病流行的刺激,膠澳總督府還將華人中的各類苦工驅趕到大鮑島東北方的臺東鎮和歐人區西南方的臺西鎮。

可以說,為了將種族優越感物質化、可視化,殖民當局以疫情防控需要為名,人為地設計制造了一種全新的青島城市空間布局,而這一舉措直接影響了之后數十年青島的基本發展格局。從此,歐人居住區成為德國殖民當局重點規劃建設的區域,現代化的設施設備一應俱全,道路寬敞,環境優美,醫療衛生條件優良;而華人集中居住的地區,“低矮的小屋,骯臟的小街,擁擠的棚戶比比皆是,人居環境極其惡劣”,②幾乎成為雜亂、落后、不衛生的代名詞。由此可知,殖民者在移植他們崇信的“衛生”的同時,也帶來了新的不協調、不平等,制造了新的“不衛生”。

不僅如此,為了預防和控制疫病的發生與流行,保護殖民者和歐洲人的健康與安全,以及實現建設“模范殖民地”的目標,宣揚德國人的治理能力,殖民當局還投入了相當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整治青島的公共衛生。然而,相關舉措在改善青島整體衛生狀況的同時,在社會層面進一步加劇了歐人和華人的區隔。

比如,在用水衛生方面,在對青島爆發的大腸傷寒和痢疾兩種傳染病盛行原因的分析中,德國人認為“土壤污染和由此而造成的飲用水不良”③是首要原因,因此,海軍軍醫和一些城市規劃者認為使用沖水廁所和相應的下水道系統可以改善用水衛生。于是,殖民當局將衛生防疫與城市規劃建設結合起來,在歐洲人居住區和華人居住區鋪設了自來水管道、污水處理管道和雨水排泄管道。然而,相關工程設施采取了兩種技術標準,即歐人居住區鋪設的是“分流式”管道,雨水和污水分流,以避免靠近歐人居住區的沿海地帶受到污染;而華人居住區鋪設的是“合流式”管道,雨水和污水混在一起排放到海中且遠離歐人區,并沒有考慮會不會污染華人居住區附近海灘的問題。④另外,住戶需要自費將自家污水管與排污管道連接,截至1909年,歐人區大部分家庭都連接上了排污管道,但華人區連接上的只有22戶。⑤

另外,殖民當局將“通過中央輸水管道提供保證符合衛生要求的優質飲用水”作為最緊迫的任務。1901年德國決定在城區北部的海泊河開辟水源地,建設自來水廠。之后不久,通過地下水管道引出海泊河谷的地下水,市區實現了自來水供應,且水質很好。⑥隨著城區人口的不斷增長,市區自來水供應出現短缺,1908年殖民當局又在李村修建了一座新的水廠,滿足了市區居民的用水需求。由于許多華人為歐洲人做工,所以為了保證他們不會影響歐洲人的生命健康,殖民當局于1908年前后在工人、商販、貧民集中居住的臺東鎮和臺西鎮部分安裝了自來水,但對自來水收取較高的費用,致使很多華人民眾無力購水。⑦

又如,在整治環境衛生方面,殖民當局不單將華人安排在特定的區域內,而且對相關空間的格局甚至是樣式加以限制,以滿足衛生防疫的要求。例如,華人中的平民階層集中居住的臺東鎮和臺西鎮,其街道不是南北或東西向的,而是與南北軸線成對角線,“確保太陽每天都照到每條街道和房子的正面”,“滿足街道具備良好通風的衛生要求”。⑧此外,殖民當局還專門針對華人的如廁和糞穢處置習慣,開展了持續性的改造和治理活動。膠澳督署從1898年開始,先后在不同地方多次發布通告,嚴禁華人隨地便溺。1900年,為了加大治理力度,防止細菌滋生引發疫病,總督府專門頒布《擬訂設立廁所章程》,規定市內每個家庭必須設有足夠數量的廁所,青島歐人居住區、大鮑島地區的廁所不準挖地坑,必須備有鐵桶或木桶,且必須每天清空,工廠的工人數量超過10名時,廠主必須設立廁所。另外,如果發現有人任意大小便,就罰款20洋元或監押一個星期,如果是華人則要責打25板。⑨1901年,當局在青島、大鮑島建設了4處帶有圍墻的廁所,專供華人使用。①后來,當局又在華人聚集區推廣沖水式廁所,將糞穢直接沖入下水道,排入海中,逐步取代了原來的馬桶廁所。②在此期間,殖民當局又于1908年頒布《訂立倒棄臟物章程》和《訂立倒糞章程》,規定在沒有下水道的地方,所有糞便一律由官派專辦倒糞人清運,居民要用官方統一規格的馬桶,每月收取衛生費,拉糞便的車在街上行走時必須密封好,防止臟物遺棄或飄出臭味。③

事實上,德國在規劃建設青島時,實行優先建設發展中心城區和港口的政策,鄉村處于從屬地位④,因此,如若將上述整治公共衛生的舉措置于整個租借地來看的話,城鄉之間的不平衡便會迅速映入眼簾。當時,除了一些防止傳染病從華人傳染給歐人的防疫舉措以及醫療慈善救助舉措會直接顧及鄉村外,絕大多數防疫措施都是優先在歐人居住區實施的,直到殖民統治后期,一些帶有服務屬性的公共衛生整治活動(如用水衛生、垃圾管理、糞穢處置、街道清潔等)才在瀕臨城區的鄉村地區有限展開。這種差異并非根據疫情防控實際需要自然而然出現的,而是殖民當局在只考慮殖民統治集團政治、經濟利益的前提下人為設計的結果。

總體來看,殖民當局雖在實踐上圍繞衛生防疫展開各種規劃、建設、治理活動,但其實本質上并不是依靠他們心目中集科學性和先進性于一身的“衛生”來征服殖民地的人民,而是依靠冷冰冰的強制性的區隔措施來遏制疫情。“華洋分治”的防疫舉措,背后其實蘊藏著空間區隔和社會區隔兩種治理思路,殖民者在進化論、種族優越論等思想支撐下,運用強制性的行政和法律手段,強行在無縫隙的空間上劃出界線、分出等級,并在不同的空間實施不同標準的防疫措施及相關的社會生活制度,改造并培育華人的衛生習俗,從而將殖民權力的觸角直接伸到了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四、疫情的意識形態控制:

衛生宣教與殖民權力的合理化

在疫情防控過程中,殖民者還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多層面的輿論宣傳、公共衛生教育等工作,展示殖民地的建設成就,以及各種舉措的科學性、進步性和現代性,在讓被殖民者無條件地接受各類防疫措施、有條件地利用各種衛生資源和設施的同時,從思想觀念上培育和強化殖民地內外的人對包括衛生防疫在內的西方醫學以及德國本身的認同,以貫徹實施“獨立文化政策”,⑤宣揚德國文化,消除隔閡,粉飾殖民統治,合理化殖民權力對殖民地的經濟掠奪和對被殖民者的奴役。

在膠澳總督府提交給德國政府的工作報告(即《膠澳發展備忘錄》)中,我們可以輕易地感受到殖民者的高傲心態和邀功心理,對諸多防疫成果或中國人贊揚德國人的事情不厭其詳地記錄和介紹;而對那些束縛、壓制、區隔華人的政策、工程、措施等,或只談其益處,或輕描淡寫。⑥比如,1902年東亞不少國家和地區發生霍亂疫情,中國華北許多省市受到影響,青島也在其中。但德人對比青島與其他港口城市后,發現疫情給青島帶來的危害并不重,于是他們自夸道:“中國南方的港口城市深受鼠疫、霍亂之害,而我們的殖民地卻通過采取理智的檢疫措施,將瘟疫有效地拒之港外。檢疫卻幾乎沒有為來往貿易、交通增添麻煩。”⑦殖民當局借防疫之機展現德意志民族強大、精明能干之優越性的意圖溢于言表。實際上,這次疫情共有247人感染,死亡116人,死亡率高達47%,并非像當局口中說的那樣成功。1908年,殖民當局在當年的備忘錄中指出,青島在一定程度上是德國人工作成就的永久性展覽,德國在青島的城市建設、醫療衛生、植樹造林等各方面的成就都是德國文化模式的體現。⑧

德國占領青島期間,在殖民當局的資助、支持或主導下,大量報紙涌現,如《德國亞細亞報》《青島新報》《青島官報》《德華日報》《膠州郵報》《德屬膠州官報》等,基本是殖民者的喉舌,經常從不同層面報道甚至炫耀德國在青島實施的政策措施和建設的發展成就,其中就包括不少衛生防疫方面的消息。①此外,包括總督在內的殖民當局官員也不時會通過包括報紙在內的各種媒介為各項政策辯護,宣揚建設的成就,樹立青島和德國的正面形象。比如,膠澳督署中國人事務專員單威廉(Wilhelm Schrameier)毫不諱言地說:“所有這一切都是從為中國人樹立模范和榜樣的考慮出發興辦的,到處充斥著對中國人施加積極影響的思想。”②字里行間透露出德國人高人一等的觀念,充斥著種族歧視和文化優越感。又如,1908年德國在青島的統治已經穩固,各項建設取得積極進展,衛生防疫體系也基本成型,并在疫情防控的實踐中取得一定成效。③膠澳總督將其視為德國國家的一項重要成就加以宣揚:“青島可謂德國國內之一小模型,其市政制度、船塢規則、衛生章程及一切公家各舉,無異于德國國內之一鎮。”④

有關德國在衛生防疫方面給華人社會帶來的改變,《膠州郵報》曾有這樣一段評論:“如果需要清潔是進步文化的標志,那么這里的中國人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因為他們現在已經感到極度不潔是一種令人煩惱和危險的事情。他們至少看到了可以形成危險病原體的地方。這是一項人們幾年以前夢寐以求的成就。現在重要的是,要保持這種新的認知,并加深和擴展它,即不是以一種給中國人帶來各種尷尬和瑣碎規定的方式,而是通過衛生學的教導,這些教導必須在大概每個月,以用可理解的語言撰寫和清晰印刷的傳單的形式,免費分發給住戶,并張貼在庭院里。現在山東省的許多大城市中都發生了這樣的情況。”⑤由此可見,德人不僅沉醉于在清潔問題上給中國帶來的“進步”“新知”,而且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主張加強衛生宣教。

實際上,殖民當局在常態化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就注意運用衛生宣教這種相對柔性的方式來規訓華人民眾。比如,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青島的人力車夫數量越來越多,但他們被官方視為潛在的衛生威脅,因為他們“衣著和身體很臟,再加上韭菜與大蒜的濁氣撲鼻,使乘客感到無法忍受的不快。同時,車夫和腳踏上有臭蟲霉菌等棲息,有成為傳染病媒介的危險”,于是,殖民當局建立了人力車廠,由衛生警察將人力車夫召集起來進行健康指導和衛生培訓。⑥

除了殖民當局和官員之外,分布在青島各地的軍醫、傳教士等,也在德國官方的贊助、支持或管理下,在調查研究傳染病、救治傳染病人等衛生防疫事務中著力揭示中國醫療領域存在的弊病,將西方的衛生觀念和知識推廣到華人社會,引導華人在思想上和醫療實踐中接受并認同西醫。

在調查研究過程中,以及向西方人介紹中國的情況時,絕大多數軍醫都戴著有色眼鏡,完全以西醫和西方醫療衛生行業為標準評判中醫和中醫藥行業,在他們眼中,中國的防疫可謂“亂象叢生”。比如,瓦爾特·烏特曼(Walther Uthemann)認為,在面對疫情時,中國人不僅缺少相關的醫學知識,而且冷漠、迷信;恩斯特·菲爾特(Ernst Furth)指出,雖然政府官員在流行病發生時會建立用于存儲和發放藥物的臨時工作站,但是負責發放藥品的官員常會中飽私囊;貝森布魯赫(Besenbruch)記述,中國的接種醫生中有不少江湖騙子,專門做欺詐百姓的生意;古斯塔夫·阿曼德(Gustav Arimond)直截了當地將青島描述為一個疫病叢生、可怕危險的地方:“如果一個地方處于這樣不健康的狀態,并且衛生條件極度危險,那么它在健康方面的壞名聲被廣泛知曉,會令人感到驚奇嗎?……如果潮濕和溫暖結合在一起,以使休眠的病菌在準備充分的培養基中發展和繁殖。瘧疾、痢疾和傷寒是這個城市的常客,也是可怕的客人,它們會在居民中,尤其是在最惡劣衛生條件下生活的最貧困的階層中,造成浩劫。”①這些接受過西方近代醫學教育的軍醫,帶著先入之見,在科學考察的名義下對青島衛生防疫領域進行的“觀察”“記錄”“研究”等,雖然說的是青島,但評判的標準都源自西方醫學,以反襯出西方醫療衛生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優越性,進而證明殖民當局在青島采取各種疫情防控措施的合理性、必要性和正確性。而這些觀念與軍醫在各地診所的醫療實踐形成了呼應,我們看到,分布在青島各地的門診多給華人患病者提供免費或廉價的醫療服務,治愈了不少病人,負責這些門診的軍醫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和信任。②

德占青島時期,不少歐美國家的傳教士來到青島開展傳教活動,他們建立了許多教會組織,如天主教圣言會,基督教新教柏林信義會、同善會等,并在青島及其周邊地區廣泛開展醫療傳教事業。殖民當局注意借助傳教士群體的力量,通過資助、支持他們的醫療傳教事業,將衛生防疫知識、西方醫學文明傳播到廣大華人中,在讓華人利用西醫西藥維護生命健康的過程中,將華人對中醫的認同逐漸轉變為對西醫的認同。比如,德國傳教士花之安(Ernst Faber)作為同善會的代表,于1898年來到青島,但不幸染上痢疾,于1899年去世,他去世前曾想在青島建立一所醫院。后來,德國總督府專門在華人聚集區大鮑島和小鮑島之間劃撥一塊地皮,供同善會修建醫院,醫院建成后實際成為殖民當局實施“華洋分治”政策的重要憑借,是總督府醫院之外收治傳染病人最多的醫院,而且華人中的傳染病人大多由該醫院收治。另外,該醫院長期免費或以較低費用為廣大華人特別是華人中的貧民百姓提供醫療服務,因而很受歡迎。③當然,在實際診療的過程中,傳教士會傳播福音,勸人皈依基督教。這種醫療傳教的方式被稱為“間接方法”,即“要傳播基督的精神及獲得認可,暫時不忙著使個人皈依,也不忙于建立教會團體,而是先經由學校教育和醫療活動以及文學工作將根深蒂固的成見連根拔除”,④改造華人的思想,塑造華人新的價值觀的意圖可謂昭然若揭。事實上,傳教士的這種策略收到了效果。比如,《膠澳發展備忘錄》中曾記述:“即墨診所是教會活動的有效助手,在即墨縣的影響越來越大,使那些原先對教會敬而遠之的人們也開始與教會接觸了。”⑤

總之,殖民者在采取軍事化管控、區隔化防控等強硬舉措的同時,也注意軟硬兼施,通過衛生宣教,將殖民地的建設成就、防疫成果、德意志民族的優越性、中國醫療衛生領域存在的弊病、中國人對西醫的接受和認可等作為工具性的宣傳或教育素材,在殖民地內外加以傳揚,以營造良好氛圍和科學、進步、成功的形象。這雖然與隔離、救治傳染病人,切斷疫病傳播途徑等具有很強針對性的舉措不同,但可以從思想觀念上引導人們認同那些軍事化管控和區隔化防控的措施,增強對德國人的信心,動員人們參與到疫情防控實踐中,從而起到防止疫情蔓延的作用。這樣一個過程,正是殖民者在青島培育其統治基礎的過程,殖民權力隨著人們對德國以及殖民統治集團態度的主動或被動改變而具有了合理性。

五、結語

以上從衛生防疫體系的構建、“華洋分治”、衛生宣教三個方面著重分析了德國占領青島后圍繞疫情防控展開的一系列實踐。總體上,殖民當局的疫情防控呈現出重城市輕鄉村、重歐人區輕華人區、重單向輸入輕雙向互動的特征。可以看出,疫病的流行,防疫的需要,以及殖民的強制性、支配性、單向性,使得衛生防疫這一本來以維護人們健康為旨歸的公共事務被政治化,成為殖民當局建設“模范殖民地”、擴張權力的重要渠道。殖民當局幾乎掌控著所有權力、資源和話語權,其疫情防控舉措具有顯著的自上而下的“統制”特征,少數教會、外國商會、歐籍企業等扮演著輔助性的角色,⑥而人口占多數的華人在疫情防控中基本是被動參與者和沉默者,殖民者在推行各種舉措時絲毫沒有考慮其對華人的必要性和適用性,這又使得衛生防疫這一本來涉及眾人的公共事務被壟斷,顯得相當單一和冷峻。

在整個德占時期,衛生防疫與殖民權力始終糾纏在一起,共同形塑了青島的城市格局、面貌甚至社會生活。在“統制型”防疫模式下,衛生防疫的工具性特征遠大于目的性特征,殖民權力裹挾著進化論、種族優越論等社會思潮,通過殖民者的軍事性手段、區隔措施和意識形態控制,在衛生防疫領域趨于制度化、物質化、可視化、生活化、本土化、合理化。當然,在尋求本土政治合法性資源的過程中,殖民權力的滲透與擴張不是單向和均質的,而是在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互動中不斷調整節奏和策略,以保證自身的主導權和支配性的地位不受威脅。比如,1899年,殖民當局以衛生防疫的名義,想將始建于明代的天后宮拆除,但遭到以胡存約為首的華人商民的強烈反對,最終,膠澳總督葉世克不得不妥協,天后宮得以安然無恙;①又如,1907年前后,殖民當局在華人居住區的下水道建設工程,以及在大鮑島鋪設排污管道的工程,就曾因華人提出異議,不配合、不支持當局的方案而延遲。②

殖民當局實際上并不是完全從疫情發生演變的特征或規律出發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因而在衛生防疫的名義下不自覺地制造了衛生防疫方面的新的不自由、不公平——區域不平衡和群體不平等。而且,歐人區與華人區、城市與鄉村等在許多政策、法律法規、工程措施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殖民統治者、駐軍、歐洲人是最大受益者和最多參與者,而廣大華人特別是普通的工人、農民、商販等弱勢群體,非但沒有參與權、發言權,其權利、訴求等也被無情忽視和犧牲。但是,這些缺陷在殖民者眼中并不是問題。也即,如若從歷史變遷的角度來看,即使姑且不論殖民主義的侵略性、強制性、壓迫性,單就殖民者崇信和推廣的衛生現代性而言,其目的并非正義的,其方式也是不當的,帶給青島乃至中國的是健康、科學、理性、進步與強權、殘忍、不自由、不公平的雜糅體系,并不純粹和截然兩分。如果放寬歷史的視野,進一步將中國傳統社會防疫思想和實踐中的“現代性”和近代衛生防疫知識和機制中的傳統因子考慮在內的話,恐怕我們需要超越利弊、得失、積極或消極等二元分析模式,才能真正厘清衛生現代性所蘊含的復雜歷史圖景和內在演變邏輯。③

【作者簡介】劉希洋,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所講師,主要從事中國醫療社會文化史研究。

【責任編輯:豆艷榮】

猜你喜歡
疫情防控
美國科技社團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主要措施
學會(2020年2期)2020-04-01 15:19:53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下疫情防控檔案的收集與利用
檔案管理(2020年2期)2020-03-31 03:08:10
特殊時期物業服務項目風險管理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應急信息管理問題與對策研究
圖書與情報(2020年1期)2020-03-23 05:58:00
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課不停學”在線教學案例研究
政府要做好公共價值的創造者和守護者
黨政論壇(2020年2期)2020-03-16 03:30:42
2013~2018年烏魯木齊市猩紅熱流行病學特征分析
醫學信息(2019年20期)2019-12-02 10:30:27
安徽省人畜共患病細菌性傳染病綜述
2013~2017年東莞市大嶺山醫院急診科接種狂犬疫苗情況分析
關于梁山縣一起輸入性登革熱疫情的調查處置分析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人成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水蜜桃久久综合网站| 国产色爱av资源综合区| 中文纯内无码H| 亚洲一区二区无码视频| 日韩精品免费在线视频| 波多野结衣无码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 日本在线国产| 狠狠综合久久| 亚洲swag精品自拍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欧美α片免费观看|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伊人欧美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在线韩免费|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久草网视频在线| 日韩在线影院| 精品色综合| 精品少妇人妻一区二区| 人妻免费无码不卡视频| 国产黑丝一区| 无码精品国产VA在线观看DVD | 1024国产在线|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不卡在线看| 人禽伦免费交视频网页播放| 国产激情在线视频|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色男人的天堂久久综合| 亚洲综合欧美在线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国产精品免费露脸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免费看|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喷|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欧美日本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 久久国产精品麻豆系列| 午夜性刺激在线观看免费|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一| 亚洲a级毛片| 国产一级一级毛片永久| 国产日本欧美亚洲精品视| 啪啪国产视频| 毛片在线播放a| 欧美亚洲国产日韩电影在线| 超薄丝袜足j国产在线视频|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91亚洲影院| 五月激情综合网| 久久香蕉国产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 国产在线视频自拍| 日韩无码视频网站|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国产丰满成熟女性性满足视频|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韩免费毛片|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日韩在线第三页| 亚洲国产欧洲精品路线久久| 国产超碰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毛片| 欧美在线视频不卡第一页| 91九色视频网| 欧美午夜久久|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 四虎永久免费在线| 57pao国产成视频免费播放|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中文| h网站在线播放| 女人av社区男人的天堂| 亚洲无码高清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