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明娜
摘?要:素質教育的發展促使著教育者對高中音樂課程與高考課程之間的關系進行了思考。本文對高中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的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比較,在這個基礎上,對音樂課程與高考課程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探索了藝術修養在學生培養綜合素質這方面的地位,以及學生審美教育與學生教育的關系、教育育人與教育育才的關系。
關鍵詞:高中音樂課程;高考課程;關系分析
引言:
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下,尤其是在面對高考時,高中的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之間幾乎是沒有聯系的,學校為了能夠提高升學率,會把學生的音樂、美術之類的課程全部取消,導致高中音樂課程在高中教學中得不到重視。新的高考制度提出之后,學校加強了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之間的聯系,體現了學生高中學習階段需要綜合發展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對高中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為教師對高中的音樂教學形成正確認識提供幫助,達成教學目標。
二、高中音樂課程與高考課程的內容
在高中學習時期,音樂課程是學生學習科目的必修課,并且音樂課程會落實在學生的整個高中學習階段。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中的音樂課程包含了很多內容,其中有鑒賞、歌唱、創作、音樂舞蹈、戲劇等很多內容。在這其中,音樂鑒賞是學生必須學習的,其他部分作為選修供學生學習,音樂課程是一門偏向于實踐性的科目。
對應著新的高考制度來講,在高中課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發展要求或者學校的建議進行課程的選擇,其中語文、數學、英語是學生的必修課,學生可以在物理、化學、生物、歷史、政治、地理這些課程中自主選擇。音樂作為藝術性科目,在高考課程中被歸為綜合素質評價的范圍內,同樣也是高考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高中音樂課程與高考課程的關系
(一)藝術修養與綜合素質的關系
在傳統教學模式中的高考制度的影響下,分數的高低成為了教師和家長甚至是學生對學生本人是否有努力學習的評價的唯一標準,受到了廣大社會人士的關注,而學生藝術修養的培養和高中音樂課程卻沒有得到重視,導致高中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之間缺乏了聯系。而在高中教學階段開設音樂課程,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豐富學生體驗美的經歷,促使學生能夠培養自己創造美的能力,從而推進我國高中的素質教育。但是在過去,高考制度是對我國重視高中生學科教育的最完美的體現,卻忽視了同為重要的綜合素質培養。在新的高考制度的發展環境下,綜合素質成為了高效錄取學生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也改變了高考課程,因此,高中音樂課程被成功歸入到了高考課程中去,這體現了學生藝術修養與綜合素質的關系,也代表了我國的高考制度正在向素質教育這個方向推進。
按照高中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內容,需要對學生的學業水平、思想品德、體育測試水平、藝術修養以及社會實踐能力進行評價。高中音樂課程作為藝術課程之一,不僅能夠放松學生的身心、增強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有利于學生開發智力,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發展起很重要的影響。因為音樂作為藝術是非常抽象的,給人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也是很大的,能夠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而人的很多行為都可以總結為是因為想象和創造而落實的活動,所以,音樂在人的成長環境中是非常重要的,幫助學生在其他學科上也能取得很大的進步。這就可以看得出,在高中音樂課程與高考課程之間,存在藝術修養與綜合素質培養的關系。因此,將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結合起來完善了高中課程,同時也推動了高中課程的多元化,也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
(二)審美教育與學生教育的關系
新的高考制度的推進,使音樂課程也提升了地位,音樂課程成為了高考的重要組成部分,使得其在很多科目中都有體現。音樂課的理念就是以審美為核心,從而推動學生的審美教育水平。具體來說就是要在日常的高考課程中滲透音樂教育,提高學生的審美,進而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為此,教師需要在高考課程的教學中培養學生感受美、欣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確保學生能夠形成正確的審美觀。通過音樂的教育,能夠使學生的很多方面都受到影響。將音樂課程歸入高考課程中,能夠借助音樂培養出的表達能力去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使學生的智力和情感可以得到平衡發展,滿足學生的情感需要,為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奠定基礎。另外,新的高考制度為學生提供了選擇課程的機會,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選擇課程,有利于學生形成個性,為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機會,滿足社會人才的需求。在高中開設音樂課程等必修課,結合學生的學習要求和素養發展進行優化,通過加強學生的審美教育來達到高考對學生的培養目的。加強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的聯系,不僅能夠優化音樂課程,還能體現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三)教育育人和教育育才的關系
將高中音樂課程歸為到高考課程的范圍中,還能體現教育育人和教育育才的關系。從二者的本質來說,高中音樂教育是在根本上對學生進行啟發和整合,高考課程是為了引導學生提升美的理念,從而構建完整的人格。開展高中音樂課程首先來說是對人的教育,在聽和學的過程中保持學生的情感和諧。因此,高中音樂課程一直以來都在高考課程中占有一定地位的,以實現音樂教育的育人能力。高考的設置是用來選拔社會人才的,在過去一直不把音樂課程放在重要課程之上,讓學生產生了音樂教育不重要的錯誤認知。但是,人才的教育和人的教育是沒有分別的,在教育人才的過程中也離不開音樂教育。新的高考制度的建立,讓高中音樂課程重新回到了高考課程中,不僅對音樂課程在高考課程中的地位產生了重視,還對音樂對人的培養的價值給予了肯定,所以,高中音樂課程和高考課程之間也存在教育育人和教育育才的關系。從這個角度來看,高考作為評價人才的機制同樣不能對學生的音樂素養放松警惕,避免育人和育才成為兩個獨立的概念。在國家教育方針中也提道,在高中教育過程中需要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只有將育人和育才協調發展,才能使素質教育得到落實。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中音樂課程在培養學生核心素質和綜合能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在整合高考課程時,要加強高中音樂課程與高考課程之間的關系,提高高中音樂課程在高中教育中的地位,豐富高中音樂課程的內涵,體現高中音樂課程對學生發展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劉小莉.芻議高中音樂課程與高考課程的關系[J].北方音樂,2019,39(08):247-248.
[2]張中學.?淺談音樂高考新形勢下的高中視唱教學[J]. 北方音樂. 2014(04):139-140.
[3]劉迎賓.新高考下的高中音樂教學初探[J].當代家庭教育,2020(2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