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杰榮 楚涓 孫曉磊
摘要:在軍隊院校調整改革背景下,軍校教員肩負著培養新型強軍勝仗官兵和建設現代化一流軍隊院校的崇高使命,這對于新入職教員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難度。在討論新入職教員職業發展重要性的基礎上,分析了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障礙,探討了新入職教員職業發展的路徑規劃。
關鍵詞:軍校改革;新入職教員;職業發展
一、引言
近年來,隨著軍隊院校調整改革的深入推進,愈來愈多的新入職教員進入了軍校的教學和科研崗位,逐漸成為了軍校人才體系的新進群體和重要組成力量。目前,軍校新入職教員主要來源于軍校應屆畢業生、現役轉改文職人員以及社會招錄文職人員三種途徑,其中社會招錄文職人員自2017年文職人員制度的修改完善以來逐漸占據了較大的比重。這些新入職教員或具有深厚的學術理論功底,或具有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擁有較大的職業發展潛力。然而實際任職中發現,新入職教員的崗位任職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在教學能力上缺少理論和經驗的積累,在科研學術上難以突破軍事應用的難關,文職人員教員在軍政素養方面也存在較大缺陷。如何加快促進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是當前軍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分析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障礙,探討新入職教員職業發展的路徑規劃,旨在為軍校教員群體的成長和人才隊伍的建設提供參考建議。
二、促進新入職教員職業發展的重要性
教員的職業發展是一個長期、動態并且貫穿整個職業生涯的連續過程[1],是教員的職業目標、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等不斷更新、豐富的過程,需要歷經一系列的職業階段,不斷突破發展瓶頸,實現自我超越。促進新入職教員穩定、高速的職業發展,對個人而言,有利于充分挖掘教員自身的潛能,幫助其在知識、技能和心理等方面健康成長,從而不斷增強對職業的認同感、幸福感和使命感。對軍隊院校而言,一方面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是軍隊院校未來發展的關鍵支撐。當前調整改革后新編制體制下的軍校面臨著優秀人才流失和師資力量斷層的風險,而大力引進文職人員的戰略目標之一就是要進一步增強軍校建設發展的人才底蘊,因此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關乎軍校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另一方面,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能夠推動軍校教學質量的不斷提升。“教之本在師”,學員的培養質量與院校的教學質量息息相關,而院校教學質量歸根究底還是取決于教員的職業素養,教學條件的保障和教育理念的創新等客觀條件只能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唯有教員自身的職業發展才是提升院校教學質量的關鍵。
三、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障礙
(一)學生心態影響教師角色發揮
新入職教員主要來源于院校應屆畢業生或參加工作不久的流動人才,身上不可避免地攜帶著過往的學生心態,從而影響教師角色的發揮。由學生向教師的角色轉變不僅僅是身份的轉變,更是心態的轉變,過去是知識的獲取者和學習活動的參與者,成為教員則意味著變成了知識的授予者和學習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在認知、能力和言行舉止等方面都要求發生相應的改變。部分新入職教員無法走出多年習慣的學生思維圈,沒有以教員的身份主動對院校辦學定位、學科建設方向、人才培養要求、教師崗位職責以及師生關系處理等諸多方面進行深入的思考,學生生涯積累的學術水平和專業激情也難以轉化為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能力。
(二)專注學術脫離科研成果應用
新入職教員經過長期院校的學術沉淀和科研鍛煉,普遍具有較強的學術修養和科研能力,能夠廣泛而深入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然而成為教員以后繼續專注于純粹的學術研究,不利于新入職教員參與整個科研團隊的管理,也會阻礙學術成果在軍事領域的轉化應用。部分新入職教員的科研成果與部隊實際聯系不夠緊密,無法凸顯充分的軍事價值和部隊特色,沒有及時融入課堂授課中開闊學生的視野,也難以結合教學過程中產生的創意實現“教研相長”。
(三)地方成長引發軍營環境抵觸
全軍統一從社會招聘高素質文職人員,是當前軍校教員最主要的引進渠道。新入職的文職人員教員是成長于分工精細、競爭激烈的信息化時代的地方青年,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人追求,在融入部隊這一陌生工作環境時容易產生不適、迷惑和抵觸。部分新入職教員缺少服從意識和組織觀念,缺乏艱苦環境的歷練和沉重壓力的考驗,在面對軍隊嚴格的紀律要求和繁重的工作任務時往往易于產生異議或者遭受挫折。另一方面,初出茅廬的文職人員在軍事理念和軍政素養方面基本上是一片空白,無法滿足培養合格軍事人才的教育目標和創新發展部隊裝備的科研任務的要求。
四、新入職教員職業發展的路徑規劃
(一)提高思想政治認識,由外而內地獲取教員資格
教師的天職是教書育人,新入職教員參加崗前培訓并通過考核后可以獲取任教資格,然而這僅代表擁有了外在的“教書”資格,內在的“育人”資格還要求具備高尚的思想情操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新入職教員職業發展的第一步應當是自覺加強自我靈魂的改造。具體地說,新入職教員需要努力提升思想境界和人格魅力,要關注熱點時事并有著自己深刻的理解,要對是非對錯有著準確的判斷力,在教學過程中賦予學員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2];要加強對軍校教育的理解,加深對軍校教員職業特點的認識,要時刻端正職業態度,堅定職業信念,培育職業情感,以高昂的從教熱情將自己奉獻于軍校教育事業。軍校教員肩負培養優秀軍事人才的使命任務,新入職教員應當具備正確的政治觀念和堅定的政治立場,嚴格遵守政治紀律,不斷強化政治素養,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及其強軍思想[3],在授課時有效落實課程思政工作,當好學員的思想引導者。
(二)豐富專業知識儲備,腳踏實地地扮演教員角色
作為高校的研究生畢業生,新入職教員普遍掌握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對本專業的知識體系具有一定的構建能力,然而要想成功地扮演好教員角色,還需繼續腳踏實地地豐富自身專業知識儲備,從更“精”、更“廣”和更“新”三個方向加強專業知識學習。新入職教員需要注意所教專業和所學專業的重合點與差別之處,通過自主學習、請教老教員、學術研討以及部隊調研等方式,掌握更加精細的專業知識,并將其與部隊專業進行有機融合。教育學是教員所從事的第二專業,新入職教員除了要精通所教專業知識外,還應當努力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不斷擴寬知識范圍,要具備豐富的教育類知識,廣泛涉獵軍事學、哲學、心理學以及其他相關學科知識。當今時代的學科知識是高速發展且高度共享的,新入職教員作為年輕活力群體應當緊跟時代潮流,在學科領域上與時俱進,利用好科研這一獲取學科新知識最直接、高效的途徑,及時更新專業前沿知識,并將其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開闊學員的視野,培養學員的專業興趣。
(三)增強教育教學能力,游刃有余地履行教員職責
教員的首要職責是完成教育教學工作,新入職教員要想游刃有余地履行好教員職責,必須具備全面、良好的教育教學能力,包括信息轉換能力、組織協調能力、教育引導能力以及研究創造能力等[4]。教師崗前培訓是教員初步階段具有師范性質的適應性培訓,新入職教員需要端正學習態度,逐步樹立現代先進的教育觀念,扎實掌握系統的教學設計、教學實施、教學總結的方法與技能,初步實現會分析教學對象、會安排教學內容、會執行教學程序的目標。聽課學習是提升教育教學能力最直接、有效的途徑,新入職教員應當主動隨堂觀摩老教員的授課,從中學習優秀教員調動課堂氣氛的方法、把控教學環節的節奏以及在語氣、語速、表情、姿態等細節方面的處理技巧,通過不斷地模仿體會努力錘煉自己的教學風格。教學實踐是潛在的教育教學知識轉化為實際的教育教學能力的唯一途徑,新入職教員應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積累課件制作、語言表達、提問互動等授課各個環節的經驗,大膽探索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虛擬仿真教學等新型教學模式,逐步提高授課質量和教學效果。
(四)錘煉身體心理素質,健康融洽地從事教員崗位
軍校教員的工作既是一種艱苦的體力勞動,同時也是一種復雜的腦力勞動,需要體力和腦力的雙重付出。新入職教員尤其是初入軍營的文職人員教員,在身體和心理層面面臨著嚴峻的考驗。良好的身心素質是健康融洽地從事教員崗位的重要支撐,新入職教員進入崗位后每年需要進行體能考核,應當盡快養成軍校良好的作息規律,利用空閑時間自覺加強身體鍛煉,打造強健的身型體魄,塑造挺拔的軍姿儀態,在講臺上展現符合軍人氣質的風采。健康的心理狀態對教員的職業發展起著重要的激勵和反饋作用,新入職教員應當學會正確的心理自我調節,合理面對教學科研工作上的壓力,始終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同時需要理解部隊與地方工作環境的差異,把握軍校教育的工作特點,通過恰當的交流方式建立與領導、同事、學員的良好關系,營造融洽和諧的教學科研工作氛圍。
五、結束語
教員的職業發展,關乎教員自身的前途命運,關乎人才培養的質量高低,關乎軍隊院校的發展藍圖。如何營造良好的職業氛圍,打造廣闊的發展空間,促進新入職教員的職業發展,是教員群體和軍校領導機關需要共同研究的課題。本文僅從新入職教員自身角度出發,分析新入職教員面臨的職業發展障礙,進而從獲取資格、扮演角色、履行職責和從事崗位四個角度思考其職業發展的路徑規劃,為新入職教員以及相關領導、管理人員提供參考意見。
參考文獻
[1]幸欣,陳俊國.軍隊院校非現役文職教員崗位任職能力提升策略相關研究[J].重慶醫學, 2017(01):134-136.
[2]閆芳.當代軍校學員核心價值觀培育方法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12-14.
[3]李瑞紅,趙申東,牟艷飛.關于如何加快文職教員專業改裝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19, 000(004):29-30.
[4]張春梅.當前我國武警初級指揮院校教員隊伍建設的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9:18-19.(作者單位:海軍潛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