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基礎教學中的小學語文教學是為學生打下良好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課程。然而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當中,仍然存在許多積弊和問題,比如在新課標的課程要求下,教師往往注重教學的直接結果,而忽視了教學過程中的啟發性引導,導致課堂囿于沉悶乏味。對于較低年紀的學生來說,課堂形式的單調直接影響著他們對于課程的積極性,也間接影響著課程開展的效率。以下針對此現象進行簡要論述,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效率;措施
一、 引言
國內當前的小學語文基礎教學效率在全國范圍內都是參差不齊的,這和不同學校間整體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規劃息息相關。許多教師對課堂整體氛圍和流程的把控仍然存在許多肉眼可見的問題,教學步調失控、教學方式死板,都會很大程度上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的整體語文水平下降。而學生整體水平的下降,將使教學效率受到極大影響,加上新課標教學任務的指向,又會使學生進入到任務型學習的怪圈當中,進一步打擊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在平時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我們須得采取正向有效的辦法逐步加強學生的在語文上的學習能力,提前準備好針對不同問題的解決方案,在保護好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完成好教學大綱下的教學任務,只要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一切工作的開展便會事半功倍。
二、 小學語文教學現狀
(一)教學過程不靈活
許多小學語文教師在授課中常常以教學大綱給出的教學要求為導向,將字詞、背誦、默寫、練習等任務作為課堂主體。這些任務當然不能夠被忽視,但若不掌握好方法,只是一味地向學生規定任務,下達要求,對于低年級的學生往往會適得其反。他們的注意力有難以長期高效集中的特點,如果不能用新奇有趣的形式抓住他們的心,則會大大的影響到課堂效率。所以,如何設計有趣高效的課堂模式,需要將掌握的知識靈活的融入教學當中,讓學生更好地接受,是需要我們思考的一大議題。
(二)課堂步調不易控
由于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對象常常是低齡學生,常常有多動、注意力不集中、喜鬧等特點。教師若是要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則要做好學生的管理,把握課堂的步調。而在實際當中,常常出現意外情況。許多課堂由于熱烈的討論而陷入爭吵的混亂當中,也有一些因為過于沉悶而讓多數學生神游其外,這些極端情況都是不可取的,教師要在一次次經驗當中,把握學生情緒和專注力的規律,確保大部分學生能夠認真地汲取課程知識。
(三)缺乏啟發性引導
小學語文教學是學生語言模式和語言習慣形成的初步階段,對他們的啟發性引導和思維上組織語言和聯想想象的鍛煉是必不可少的。而在實際的教學當中,許多教師往往忽視這一部分的重要性,導致其在課堂上的時間占比十分小。對于學生的教學不光要入腦,更加要入心,要帶領著他們從體會、感受和思索一步步地去汲取知識當中的養分。例如在課程導學部分要多去激發出學生聯系生活實際的能力,在課文講解階段向學生提出相關的問題,引導其自由思考,鍛煉其思維能力。
三、 改善措施
(一)明確教學目標
1. 針對性教學
對于小學不同階段的學生,往往要側重于不同的教學重點。可相對的將一二年級歸為低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剛由幼兒園轉入紀律規范更嚴格的小學階段,教學任務將重點放在了對于基礎字詞的積累和基礎詞句的理解能力。而對于課堂形式則需要針對其特點,朝著形象、趣味、便活動的課堂氛圍發展。將三四年級可歸為中年級,這個階段的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自制力,且隨著兩年的學習積累,綜合的文字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學重點往往放在閱讀寫作的綜合能力的學習上,在此基礎上初步培養學生的語感。在此階段,教師應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能力和情景想象能力,讓其在學習中有實效性的進步。五六年級的學生則可歸于高年級,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生已經初步成熟,具備了一定的寫作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這一階段的主要目標則放在了整體能力的提升,使學生能夠分析理解更加有難度的文章,且在寫作能力上能有一個更好地提升。以上即是對于小學不同階段學生的不同側重點,對于不同階段的學生,教師必須明確不同的教學目標,緊貼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更加優質的教學導向目標。
2. 規劃教學大綱
為了確保在規定的課時里完成指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在整個學期課程開展之前,一定要基于新課標要求完成整個教學進度的推演,做到心中有丘壑,臨危則不懼。提前制訂目標可以避免許多情況下由于課時不夠而導致的教學質量的下跌,也可以在面對停課等突發情況時做出有保障的變通,即可以在極大程度上確保教學進度的按時完成,這對于整體的效率是一個最為基礎的保障。
(二)優化課程設計
1. 優化課前導入
課程導入是一課之始,它的好與壞,是否能夠吸引人,直接決定了學生的投入度和積極性。課程導入模式常常分為故事導入法、懸念導入法、聯想導入法等等,其實無論應用什么方法,教師必須抓住兩點,即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引起學生的思考。首先,便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導入教學階段可用到聲音、畫面等音頻影像等教學輔助資料激發學生的興趣點。其次,則是引起學生的思考,在一門課開始之初,向學生提出一個于文本相關、同時有能夠勾連實際生活且有趣的問題時往往能夠引導學生自主的思考,從而自然而然地走入到新的課程當中去,將大大減輕教師的管理負擔。
2. 建立新舊知識過渡鏈接
新課標所規定的小學六年課程教育大綱,對于新舊知識的連接或許并不明顯。但課程難度逐步加深的整體規律卻是教師必須掌握于心的,在學生未能明確感知新舊知識的關聯時,在講授新知識過程中習慣性的插入舊知識,對于訓練學生溫故知新、舉一反三的能力是有很大裨益的。如果由此能夠在一些愛思考的學生當中讓他們建立起自己的知識聯絡網,對于他們日后各個科目的學習也將有極大的好處。
3. 加大啟發性教學的占比
啟發性教學即引導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展開思考,而獲得實實在在的思考能力。而這一教學部分的占比在大多數的小學語文課堂當中卻往往不多,但其對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加大其占比是勢在必行的。首先便可在課前導入模塊加入思考引導,其次也可在課文分析階段讓學生自由表達和思考,這也是提升其表述能力的主要方式。
4. 持續抓住學生的注意力
若想確保課堂的高效率,必須能夠持續的抓住學生的專注力,只有學生老師一齊參與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為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除了有趣的游戲活動之外,定時地拋出一系列的問題也是一個好方法,這不僅僅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專注力,也能自然而然的帶動學生思考。此外,適當地引入影像視頻資料也是不錯的方法,由于復雜的圖案對人有天然的吸引力,若能同時調動視覺和聽覺,則能更加高效地集中學生的注意力。若能完成以上目標,對于教學任務的有效落實有極大地推動作用。
(三)培養學生能力
1. 激發表達能力
教師對學生的教學是一個長期輸入的過程,但檢驗學生的學習程度,則往往著眼于學生的輸出能力的高低,所以考試才能成為各大院校的重要環節。看重學生自身的輸出是極為重要的,而這一環節不應該到了考試關頭才去臨時檢驗學生,而應該放在平時的學習中來,激發學生的自主輸出,在潛移默化中增強他們語言思維表達能力。一個易于實踐又收效較高的方法是,在學生當中定期開展辯論課,讓他們針對他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展開討論,鼓勵每個人選定自己的立場再分別展開表述,這對于口頭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升都是非常好的方式。
2. 營造民主氛圍
若要讓學生自由的發展思維,一個自由開放的環境是必要的前提,由此才能激發學生的表達能力。營造一個民主的課堂氛圍就需要教師將學生當作課堂的主體,將自己作為他們的引導者和啟發者,不斷鼓勵他們自由地發表自己的觀點和想法,從小培養他們的表達能力和自主能力,也能慢慢引導他們對于語文這門課的興趣和成就感。
3. 鼓勵閱讀背誦習慣
語言終究是一門考驗語感和積累的學科,只要讀得多了,語感來了,肚中的墨水也自然多了起來。兒時的廣泛閱讀對于學生一生的文學積累都是影響極大的,如果教師能在此時鼓勵他們讀自己喜歡的書,這將極大地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和閱讀理解能力,這對整體教學推進的效率而言,都是有極大益處的。
同時,在小學語文課程中,不乏對優秀段落背誦的課程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非常重要,文章中蘊藏著大量詞匯、優美句子與思想表達,是學生學習的豐富資源。通過課文背誦,來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促進其拓寬語文知識面。例如《白楊樹》的課文中,有對白楊樹的經典描寫:“白楊樹不管遇到風沙還是雨雪,不管遇干旱還是洪水,它總是那么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首先,文中兩個“不管”排比句使用,是文中語文知識的學習重點,其思想表達是一種堅定信念,對培養小學生優秀思想有重要意義。通過背誦文段,來加強學生對排比句的使用能力,促進學生理解文中所寄托的精神,培養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四)突破重難點
1. 古詩文教學
古詩文教學一直以來都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難點,作為中國人,對古文的學習和理解是必要的能力,而對生長于當代語境中的學生來說,學習古文是有一定難度的,且對于其中所表達的意境和情感也是難以體會的。針對這一特點,教師須得在開展古詩文教學時拿出十分的心力,對于字詞難點提前做出教學規劃,對于整體意境的理解,也需通過圖片、音頻、文字等手段,類比講述給學生,加強其文字的體會感知能力。
2. 基礎語法教學
在學生步入中年級階段,也就是三四年級的時候,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基礎語法的教學一般在這一階段開展。其中對于主、謂、賓、定、狀、補的教學是學生了解語言基礎構成的入門課,且是有一定難度的,如何教好這一門課,也是教師需要下足功夫的。由于理論部分可能較為枯燥,且對抽象理解能力要求較高,教師可以多舉具體的例子來引導學生發現字句之間的規律所在,進一步提升其語言感知力,為之后的文章分析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這也將極大地提升教學效率。
四、 結語
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提升并非一日之功,它是需要教師的實心教學和學生長期的語言積累共同作用才能達到的。在如今高度信息化的時代,從課程設計和學生能力培養上都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做好十足的準備工作,將教書育人的實務落到實處,用自身能力不斷地去提升教學效率,從小處、細節處著眼,一步步斟酌改善,使教學開展趨于完善,我們必將更加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劉勝.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措施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課堂內外,2018(35).
[2]文會敏.淺談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課堂教學,2015(36).
[3]孟苗苗.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新課教學存在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4]張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探討[A].科技資訊,2020(10).
[5]陳長萍.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機智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
曾麗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龍海市浮宮鎮下興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