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輝
摘要:在小學語級教學中,寫話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寫話教學有效開展,將決定學生創造能力、寫作能力的提升,將對其學習、發展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身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一定要對該項教學內容引起注重,對其開展策略進行探究等,促使有效教學得以真正的實現。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話教學;策略研究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話教學重在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為此,培養學生的寫話興趣,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通過有效的方法,讓學生想寫、愛寫、會寫。
一、注重素材積累
小學語文寫話教學中,常常發現學生沒話可寫,即使寫起來,語言干巴巴。其主要原因是素材的缺乏。為此,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首要任務是積累寫話素材。
積累寫作素材,首先讓學生堅持記讀書筆記的好習慣。不論是課堂上閱讀,還是課外閱讀,教師鼓勵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讓他們把閱讀中的好詞、佳句等隨時摘錄下來。
寫話素材的積累,課外的積累,更見其必要性。課外閱讀,不僅利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技巧的培養、閱讀能力的提升,更通過閱讀,擴大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知識,為寫話積累素材、為以后的習作打下基礎。課外閱讀,應提醒學生不能隨心所欲地翻閱,而應在注重閱讀內容的了解、主題的把握等基礎上,也積累優美的字詞、段句等。
素材的積累,不僅僅停留在摘錄的層面,每一天的語文課,可以給學生三到五分鐘的時間,讓學生將自己的收獲,認為美的詞語、句子和片段,與大家交流,在交流中,加深理解,理解是運用的前提,只有正確理解,才能正確運用,避免套用,促學生在自己的習作中能信手拈來,并實現妙筆生花之效。
二、培養語言能力
說話訓練,就是指口語表達,這是學生必須接受的一個過程,對于學生語言能力的強化,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學教師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在實施寫話教學時,就可以以此為切入點,將語言表達方面的訓練融入日常生活中,促使學生逐步地養成表達習慣,為后續的寫話打下良好基礎。
例如,當學生進入到三年級之后,他們不僅可以完整、準確地闡述出一件事物,也可以適當地加入詞匯,來進行美化,將人物事件清晰、生動地描述出來,使他人看得懂、能理解。因此,在實踐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充分地發揮出自身的效用,巧妙地利用這一點鍛煉學生的語言能力,為他們寫話能力、寫作能力的形成打下基礎。
三、巧借微課視頻
借助微課視頻,彰顯寫話內涵,是提高學生寫話能力的重要方法。一般來說,小學生提高寫作能力,要先從模仿開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給學生制作一些具有感悟性的微課視頻引導他們的寫話實踐。
例如,教師可以將動物園里的動物列為寫話的主題內容。在制作微課視頻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各種動物憨態可掬的一面挖掘出來。通過給這些動物配上風趣幽默的語言,不斷充實動物的生活,使學生能夠在觀看微課視頻時,重視觀察動物的生活習性和語言行為,進而讓學生開展系統的仿寫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因此,教師應借助微課視頻,播放小故事的背景形象,給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寫話氛圍,使學生深入思考故事的寓意。教師鼓勵學生總結故事內容和抒寫自身的情感,訓練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四、加強指導訓練
除了課堂上進行說話訓練外,利用活動課,除了教師必須講的事情外,其余時間留給學生自己,說自己看課外書有何收獲,說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聞……先小組交流,講給同伴聽,再推薦幾個在班上講。對膽小的同學,先讓他們在自己座位上講,逐漸到講臺前面向大家講。學生在說話的時候,要求其他學生認真傾聽,努力尋找他們成功的地方,熱情地幫助他們,鼓勵他們。
形成一種寬松、和諧、積極的氛圍,使學生從不敢說---能說---樂說---會說,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都得到了鍛煉,從而為寫話打下基礎。
寫話應從最簡單入手,循序漸進。首先,是從造句入手。根據一個詞寫一句話,要求把話說完整。下一次在這個基礎上把話說具體。如用“書包”造句,有的學生寫:我有一個書包。在這基礎上引導學生:我有一個什么樣的書包,這個書包怎么樣。以擴句的形式,逐漸訓練學生寫話,由淺入深,逐步提高。其次,是堅持寫日記。我要求學生把每天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哪怕只能寫一句完整的話也行,要求無錯別字,句子通順。只要堅持天天寫,天天反思,一定能提高。學生在能寫出一句或幾句通順的話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規定寫某一方面的主題。開始的時候學生寫的并不是很好,這時候老師就要細心呵護學生的自尊心,培養學生寫話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成功的秘訣。對學生寫話的評價多采用鼓勵性的語言,以贊賞的眼光來看學生的作品。
五、堅持寫日記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寫話不是簡單的事,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驗困乏、素材積累不多等,使他們在寫話是時,無從下筆的尷尬局面。解決這個問題的主要方法是,引導學生體驗生活,并且用寫日記的形式,記錄生活實際、抒寫生活的感悟,讓學生形成寫日記的習慣,也通過日記的記錄,養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以日記為寫話打基礎的時候,教師應提醒學生,日記不是流水賬,每天的日記,如果都是幾點起床、幾點吃飯、幾點上學等,這樣的日記,失去記的意義。日記應選擇的確有啟發、有教育意義等的事件進行簡單記錄。如組織學生觀看《給爸爸媽媽洗一次腳》后,讓學生把觀后感寫下來;同時,也鼓勵學生回家主動為爸爸媽媽洗腳,并把過程和感受寫下來……中段年級的寫話,是作文的起步,也是作文訓練的主要途徑。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應從興趣入手,結合教材文本、挖掘寫話元素;運用繪本閱讀,實現讀寫結合;鼓勵學生堅持記日記,讓寫話成為習慣,再開展多樣化的寫話訓練,這樣,學生在寫話的王國里自由馳騁、展翅飛翔。
總之,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寫話訓練則是中高段寫作教學的基礎。教師必須全面掌握學生的個性特點,從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發,創設良好的寫話環境,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進行寫話訓練,從而實現作文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瑛.讓文本改寫成為小學寫話訓練的突破口[J].教育藝術,2018,000(009):25.
[2]張羊鳳.小學寫話訓練教學中的幾點體會[J].小學生作文輔導,2018,000(003):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