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雨紅
摘要:情境教學是一種根據教學內容、結合教學環境、利用教學手段、設置教學情境、增強情感反應的教學過程。通過在美術教學中設置教學情境,能讓學生產生探究欲望、明確學習目標、激發學習興趣、體驗學習快樂,感受美的熏陶,提高美術學習效率,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關鍵詞:小學美術;情境教學;策略
情境教學的運用需要教師在充分了解學生興趣后,結合教學內容對教學方案進行精心設計,才能有效地發揮其作用。因此,教師必須精心研究情境教學的正確應用方式,從而確保情境教學在小學美術課堂上發揮有效性。
一、創設導入情境
小學美術教育就是要通過教師在課堂上開展的各項美術教學活動,來加深學生對美的認識并培養自身創造美的能力。小學生受到審美能力有限、學習能力不足等問題的影響,對于生活中美的感知度不高,導致他們將美術教師在課上教學的內容,課下布置的美術教學作業當成一種任務和負擔,自然也就感受不到美術學習中的樂趣。筆者針對小學生現階段的美術學習特點,從引人人勝的課堂導人進行切人,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就對將要了解的新知識產生強烈的興趣與學習欲望。
以《色彩的和諧》為主題教學時,筆者在課堂伊始給每名學生發放了一張事先印好圖形的紙,畫中有民居建筑、大自然植物、遼闊廣袤的星空等景象,并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色彩的理解在作品中填充上自己喜歡并適合的顏色。學生聽到筆者的提議紛紛動手畫了起來,筆者在他們操作的過程中只是默默地觀察并未發表自己的意見,看到學生們涂得五彩繽紛、天花亂墜,在大部分學生完成自己的作品后,筆者讓他們先在小組內部選出大家認為不錯的作品。其中有名學生運用黃色系來填充民居建筑,用綠色、黃綠色來描繪大自然中的樹木,用藍紫、紅紫設計出廣袤的天空,讓人看了不禁感到舒服又安寧。此時,筆者向詢問了學生對作品的感受,在此基礎給他們深人分析了各種顏色的運用以及在美術繪畫中運用鄰近色帶給人的和諧之美,課堂教學效果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二、創設多媒體情境
為了在小學美術教育教學中合理地運用情境教學法,就要充分結合美術教學的基本特點。因為美術課程有著較強的直觀性與形象性,所以,為了能夠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美術課程,就要幫助學生體會到真正的色彩以及圖畫,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然而,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相對較低,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教師要盡量為學生進行直觀教學,這樣才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發散學生的思維。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的作用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比較符合美術課程的基本特點。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模擬相似的場景,進而幫助學生直觀地體會到色彩與情感。
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繪畫“在花叢中翩翩起舞的蝴蝶”這一畫面時,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春天百花盛開。蝴蝶翩翩起舞的景象”,并且要把在花叢中飛舞的蝴蝶的動作逐漸拉近且放慢,幫助學生仔細地觀察蝴蝶的姿態,了解蝴蝶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鼓勵學生開展繪畫創作。如此一來,可以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繪畫熱情,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繪畫的要點與規律,從而創作出更加優秀的繪畫作品。
三、創設體驗情境
小學美術教育教學的一項重要教學目標即為能夠培養學生的感知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就要充分利用美術作品自身所具有的較強的視覺性,有效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首先,教師要充分重視對學生視覺性的強化,要為學生創造豐富的生活情境,從而為學生帶來視覺上的沖擊幫助學生獲得真實的體會,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藝術構思,使其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美術作品的創作當中。
例如,在組織學生欣賞畢加索的《格爾尼卡》這一美術作品時,由于小學生的生活經歷較少,其歷經的苦難較少,無法深刻體會到在美術作品中展示出來的人們承受戰爭時的痛苦以及無助圈。對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5.12汶川大地震”的相關視頻與圖片。然后幫助學生體會到災難會給人們帶來的無助與痛苦,使得學生能夠身臨其境,獲得相應的感受,然后再把這些感受遷移到《格爾尼卡》這一美術作品當中,準確地找到地震畫面和這部美術作品彼此間存在的相同點,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感知美術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與深刻內涵。
四、創設游戲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的根本動力。由于小學生好玩好動的身心特征,利用趣味性的游戲是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參與力、探究力、創造力的好策略、好抓手。
以開展游戲《數字變變變》時,我采用競賽的教學形式,教師引導學生仔細發現數字與美術造型之間的內在聯系,啟發學生對數字產生聯想,讓學生用繪畫、剪貼等形式制作自己的電話號碼,采用“比一比、賽一賽”,誰的想法最新奇,誰的作品——“名片”最漂亮。通過趣味游戲——“找朋友”這一教學設計與應用,讓學生在歡樂的游戲中交換自己設計的色彩斑斕、各具特色的“名片”。因此,通過該課的教學,孩子們不僅玩得開心,增進了友誼,而且體會到了美術勞動的價值。所以說,情景的創設不在于簡繁難易,而是在于合適。在美育過程中,要根據學生在各年齡段的生理特點,引導學生情不自禁地進入到情境之中,以創造性教學為主,因材施教,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了學生美術表現能力的發展,還提高學生形象思維及創造思維能力,培養出獨具個性的鮮活的人。
結語: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能有效地誘發學生的好奇心,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我們廣大美術教師應該牢固樹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思想,確立“教無定法,以學定教”的教學觀,進一步關注學生身心特點和已有的知識結構,結合美術學科教學內容和教學特性,探索和構建多元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和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林志藝.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情境創設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9,000(015):121-121.
[2]王曉玲,王雙玲.淺析小學美術情境創設的重要性與策略[J].才智,2019,000(03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