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健
摘 要:農村承包合同主要體現在農村土地資源管理方面,作為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基礎,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發揮著重要的價值。下面文章主要對我國農村承包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工作探討改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有效措施。希望通過文章論述能夠為我國農村土地資源管理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農村承包;承包合同;合同管理
農業在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而農業發展的基本前提和基礎是土地。實踐中發現,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仍有一定缺陷,對農業發展帶來不利影響。為此,對當前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進行分析并提出改進措施,為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工作提供參考。
1 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第一,促進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日趨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是農村土地承包制度得以貫徹落實的一項重要工作。加強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能有效規范農村土地承包行為,不斷促進農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完善。目前,我國土地歸誰所有、歸誰經營等一系列問題已經落實,這就意味著我國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日趨完善。第二,可保障億萬農民的根本權益。加強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能真真切切地保障億萬農民的切身利益。農民最為重要的資源是土地,這也是他們安居樂業的基礎。農村土地承包合同有效地規范了農村用地規劃標準,對于農民群眾的土地經營權、所有權進行了法律意義上的保障,給億萬農民吃了一顆“定心丸”。第三,為解決土地糾紛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近年來,有相當數量的農民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而選擇外出務工,因此出現了較多的土地流轉問題。加強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能為解決土地糾紛提供必要的法律依據。
2 我國農村承包合同管理的問題
2.1 基礎資料問題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調查規程明確規定,要建立集影像、圖形、權屬為一體的農村土地承包管理信息系統,但是在確權之初,有的縣提供了二調影像,有的根本就沒有提供影像。而二調影像的精度一般為1∶5000~1∶10000,根本達不到作為底圖圖解的精度。很多單位不得不采取航飛,獲取高精度影像,或者直接實地測量地塊,這直接導致了工作量增大,成本增加。而除了影像之外,河道界線、林地界線、基本農田界線、行政區域界線等的獲取存在阻力或滯后,如河道界線在農戶簽訂承包合同之后給出,而縣里明確要求,河道范圍內的土地不能確權,則作業單位不得不重新進行公示與合同簽訂工作,這又導致了返工,不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還使農戶產生了抵觸心理,增加了工作難度。
2.2 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流程復雜
一是農村土地面積大,農村人口基數龐大,確權登記與發證工作遇到了巨大的挑戰。二是人、地因素變化較大,農村的人地關系矛盾突出。土地確權工作開展的同時也是對土地權屬關系的梳理,在此過程中出現了部分農戶私自進行土地交換或承包戶將承包土地轉包給第三方耕種的情況,進而引發了土地矛盾,同時,在土地承包戶的確定以及面積確定方面也存在矛盾。三是農村外出務工人員數量逐漸增多,有些村民舉家外出,聯系困難,確權調查工作的開展與簽字都存在一定難度。四是部分地區的二輪承包原始資料丟失,導致無法明確二輪土地延包的具體實施狀況,查找與調查需要耗費大量人力[1]。
2.3 合同程序缺乏法律效力
土地流轉過程中,很多農民在合同確立的形式上較為隨意,并沒有簽訂書面的勞動合同,部分農民即使簽訂合同,但其簽訂過程并未切實貫徹落實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很多合同都是當事雙方口頭形式,或是以村委會或者村務會的口頭形式確立,不具備相對應的法律效力。另外,還有一些合同由村領導自行決定,違背農民意愿,甚者很多村干部在土地流轉過程中以權謀私,偏向親友或者本人從中謀取私利,導致非法承包和私下經營問題突出,嚴重侵犯農民的合法權益,更為農村社會穩定埋下隱患。
3 我國農村承包合同管理提升策略
3.1 樹立法治理念,嚴格落實土地政策
建設法治國家是我國現行的國家戰略之一,因此,新時期的土地管理工作要積極樹立起法治理念,形成良好的依法管理意識。重視對農村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將土地法等有關法律法規黨和國家重大會議上對土地管理的重要指示內容與時俱進滲透給農村干部隊伍,使其政治覺悟可以不斷提升,愈加掌握土地法,能夠將黨和政府的引領滲透到農村土地管理實際工作中,堅持依法行政,合理使用手中土地管理權利,以為群眾服務、為人民富裕創造價值為工作目標,在土地政策落實上,堅持對農民利益的充分保障,進而發揮出土地政策執行效應,提高農民對土地管理的信任度和滿意度,令土地資源更加高效的流轉與使用。
3.2 建立與完善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
建立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并在實際工作中不斷予以優化,確保縣級、鄉鎮及農村的信息通暢,積極進行經營體制的創新與優化,引導農民進行土地承包,并對經營主體進行明確。農民土地互換活動的開展應堅持自愿、公平的原則,為農業轉型升級創造條件。此外,還應深入進行政策的研究,建立糾紛協仲裁體系。第一,應對試點工作中遇到的政策性問題進行收集與分析,針對性地提出可行性的改進對策;第二,完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協調體系,合理化解糾紛;第三,提高各地確權工作的開展速度,制定工作時間表與工作線路圖。第四,深入基層,收集農民的意見與建議,不斷進行新試點的開展與探索。第五,提高對確權工作范圍的掌控力度,避免新糾紛問題的出現[2]。
3.3 完善合同管理和收集工作
管理部門對完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具有關鍵作用,因此,應提升管理部門的責任意識和管理意識,對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全面深刻的認識,更大程度上提升工作實效性和針對性。應有針對性地收集和管理土地合同檔案,確保其規范化和制度化管理。針對所收集的合同及相關資料,管理人員應嚴格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全面深入檢查,及時發現合同中存在的不規范問題,并指導雙方協商修改,確保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真實有效,具備相對應法律效力[2]。
3.4 提升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員的專業素養
各地應結合實際需要有針對性地引入優秀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員,秉承公開選拔、公平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將責任心強、心理素質好、身體素質較佳的優秀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員納入管理隊伍,既要在工作條件與薪資待遇等方面予以優待,又要將這些人才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讓他們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出個人才干。對于工作成績優秀的員工,可通過物質獎勵、精神獎勵等多種方式予以表彰,并且將其提拔到重要的工作崗位。并且要對現有的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員進行技能培訓,或邀請專家來培訓,或將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員送到高等院校學習最新課程,讓他們能及時掌握最新的農業經濟知識。通過一系列措施讓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人員更好地適應崗位的工作,進而達到有效防范各種潛在風險的目的。
4 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承包制度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充分認識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日后工作中相關人員還應該重視合同管理存在的問題,做好合同收集管理與土地承包制度建設,保證而合同管理的規范化、法制化發展。
參考文獻
[1]鄭永寧.原州區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存在問題及意見和建議[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5(21):12,61.
[2]曹建.農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6(2):167-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