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木草
摘 要:隨著微閱讀時代的到來,使得高校學生閱讀方式、對象等表現出了新特點,要想更好的適應此時代,高校圖書館需要緊跟發展潮流,加強自身應對能力,并對各類閱讀形式進行豐富,讓閱讀方式變得更具多樣性,進而建立起互動以及多樣的微閱讀模式。基于此,本文就談談在微閱讀時代中,高校圖書館如何開展閱讀推廣工作,以供參考。
關鍵詞:微閱讀;高校;圖書館;推廣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各類微媒體逐漸融入到了人們的生活之中,并演變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讓人們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轉變,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注,也有越來越多的行業將其引入,以促進發展。就微媒體而言,較為官方的定義為一種網絡傳播結構,其中存在著諸多獨立的發布點。對此,高校圖書館需要正視此種變化,與時俱進,將現代技術和圖書館閱讀推廣融合在一起,建立新的閱讀模式。
1 微閱讀時代大學生閱讀的新特點
1.1 “碎片化閱讀”特征
就“碎片化閱讀”而言,指的是讀者運用網絡、電子書以及手機等形式開展片段式和不連續閱讀[1]。此種閱讀模式的產生原因主要涉及以下內容:其一,媒體碎片化引起了閱讀碎片化。現階段,隨著各類智能化移動終端設備的開發、應用逐漸增強,使得到學生在閱讀途徑方面更加的多樣,進而產生碎片化閱讀;其二,信息碎片化。在微閱讀時代中,信息傳播存在著速度快和范圍廣的特點,同時信息間的互動性極強,只有擁有移動設備就能夠對信息予以發布,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并且網絡超文本連接功能可以把不同信息連接在一起,進而讓信息在傳播方面呈現出了碎片化的特點;其三,接受碎片化。隨著微閱讀時代的帶來,大學生在閱讀方面表現為對海量信息予以獲取和分享,閱讀形式從傳統文字轉變成視聽,所以大學生碎片化閱讀量不斷的提高。
1.2 淺顯化特征
現階段,許多人堅持著紙質書不會被取代的觀念,而電子書憑借其便捷以及輕松等優勢,得到了大多數高校學生的認可,但在高度與深度方面,難以和傳統紙媒閱讀相媲美[2]。由此可見,微閱讀存在著淺顯化的特征。正是在淺顯的作用下,微閱讀讓難以理解和復雜的信息,變得更加的簡單和有趣,進而極易抓住人們的眼球。若將傳統閱讀比作一條線,人們需要在閱讀的過程中進行思考,然后再閱讀進行深化再思考,那么微閱讀就好比一個個點,點與點的連接構成了海量、立體的信息,此類信息能夠讓讀者獲取到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高校學生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較長,他們能夠在其中獲取到各式各樣的信息,從天文地理到娛樂八卦應有盡有。微閱讀讓學生不會深度的對問題進行思考,這種不求甚解的閱讀嚴重削弱了大學生的審美情趣。
1.3 交互性特征
對于網絡本文而言,其屬于一種超文本閱讀,存在著發散性、交互性的特點。高校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會被時空所限制,能夠隨意的進行閱讀,同時閱讀范圍不再局限于書籍,擁有了更加廣闊的自主性空間,進而調動了高校學生參與微閱讀的信心以及愿望。現階段,高校學生通常都會注冊自己的微博以及微信賬號,進而利用這些平臺和其它讀者,亦或是作者進行互動,相互分享閱讀心得,此種互動可有效提升高校學生參與微媒體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 微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策略
2.1 與時俱進,開展轉型升級
高校圖書館閱讀在推廣方面的目標主要涉及兩類,即館藏推介和讀者發展,立足于館藏資源,對高校學生傳遞正確的閱讀理念,使之形成健康、合理的閱讀習慣[3]。互聯網還未實現普及前,人們只能夠在書本上對知識進行獲取,但在微時代中,讀者通過對電子服務終端的運用,可不受時空限制開展閱讀活動,進而使得去圖書館借閱、瀏覽報刊雜志的趨勢逐漸減少,影響了圖書館的利用價值。針對此情況,高校圖書館需要對自身定位進行重新的調整,對線上和線下資源進行整合,積極進行轉型升級。同時,高校圖書館還需積極的推廣數字閱讀服務,對閱讀推廣服務平臺進行完善和升級,進而讓讀者能夠獲取到更加便捷、高效的閱讀服務,重新獲得學生群體的認可,進而擴大受眾服務范圍,完成閱讀推廣目標。
另外,高校圖書館還可以開通微媒體,運用圖書館官方QQ群、微博以及微信等,對圖資信息進行推送,諸如館藏資源、學術活動資源、視頻資源、各類圖書借閱排行榜、讀者借閱排行榜、新書推薦等信息內容,并融入讀者借閱信息終端查詢等功能,以便于更好的吸引學生關注,促進校園文化服務渠道的拓寬。
2.2 豐富閱讀活動形式,引領微閱讀
高校圖書館需要對閱讀推廣活動形式進行豐富,立足于多個角度對大學生需求予以滿足,讓閱讀推廣活動更加的深入[4]。同時,高校圖書館還可以舉辦書評活動,展現出書評微言大義、小中存真的導向功能。亦或是組織館員在網絡中收集各類書評文章,通過書評指導閱讀。引導學生積極的撰寫書評,進而調動其閱讀興趣,引導閱讀傾向。高校專業學術帶頭人、教師等屬于學生的主要關注對象,對此圖書館可邀請他們撰寫書評,進而對微閱讀服務進行良好的宣傳。
為了能夠適應微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嘗試在校內發行圖書館刊物,將學生作為主要作者群體,立足于他們的熱情與閱讀需求實現閱讀理念的推廣。內容可涉及微小說、書評、隨筆以及感悟等,以短小精悍為主旨,開本大小可制作成“口袋書”的樣式,以便于讀者進行閱讀,同時也能夠向大學生創造分享閱讀與寫作的良好平臺,加強其閱讀能力,促進校園閱讀文化的積極發展。
2.3 培養高校讀者數字閱讀及利用能力
在微閱讀時代中,數字化閱讀方式得到了大多數高校學生的認可,作為傳播高校精神文化的主要陣地,高校圖書館需要承擔引導學生加強自身數字化閱讀能力的重任[5]。現階段,盡管高校學生對于各類新興媒介十分熟悉,但通過數字化資源對學術資料進行搜索與查找的能力并不強,大多數學生未掌握通過數字化媒介進行學術性學習活動的方式。所以,高校圖書館可開設各類培訓班,如對新生開展入館教育,教會他們運用圖書館的數字化查找功能。在英美等發達國家,學生課題研究的大部分資料,均屬于運用圖書館數字資源檢索進行查找的,但在我國此功能還需進一步的進行加強。對此,我國高校圖書館需要學習國家先進經驗,加強學生數字化閱讀以及接受能力,并促進其數字閱讀與運用能力的提高。
3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微閱讀時代的不斷發展,使得知識形式出現了改變。就紙質閱讀和網絡閱讀而言,兩者在目標方面屬于一致的,出現改變的只有外形。高校圖書館閱讀需要適應現階段時代的進步,以專業資源數據庫為引領,結合現代網絡互通趨勢,豐富校園閱讀推廣形式,增加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參考文獻
[1]王惠香.微媒體時代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研究[J].學園,2018(16):56-57.
[2]谷春燕.微閱讀時代大學生經典閱讀推廣策略探討[J].新媒體研究,2018,004(001):P.122-123.
[3]陳雄偉.基于微閱讀的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創新策略[J].管理學家,2018,000(012):115-116.
[4]李云.微閱讀時代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能力提升策略[J].傳媒論壇,2019,2(08):133+135.
[5]高云,高志鵬,黃濤.新媒體環境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探析[J].河北科技圖苑,2019,32(02):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