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

【摘要】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高中數學教育越來越強調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解題能力作為衡量學生數學能力的標準之一,如何提升學生的解題能力成為諸多教師教學的難題。本文從審題、解題、習題總結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數學;解題能力;學生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041-01
新課程改革對于高中數學教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高中生要具備數學思維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及數學解題能力。”由此看出培養學生的解題能力對于高中數學教學十分重要。相比于初中數學,高中數學中的知識點多且雜,數學試題難度較大。因此本文對提升學生解題能力的研究開展了研究,希望通過一系列培養策略的實踐,幫助高中生提升數學解題能力。
一、高中學生數學解題的現狀
高中數學知識較為抽象,數學習題難度較大。高中生數學答題的實際情況來看,部分學生欠缺解題能力,具體表現為:
(一)解題思維單一
在實際解題過程中,許多高中生的解題思維較為單一。即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對于題目進行深層次的理解,只是使用自己熟悉的方法來進行解題,并未思考是否存在其他的解題方法,在一些特殊的試題解答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總而言之,單一解題思維,表現出部分高中生的數學解題能力不足。
(二)沒有習題總結習慣
高中階段的學習壓力較大,大部分學生沒有時間來總結。但對于數學學習而言,總結習題至為關鍵。但是仍然有大部分欠缺總結能力。比如說教師在課堂上講解題目時,大部分學生只是將答案填寫在題目上,也沒有做相應的答題記錄。由此導致在數學考試中往往同樣類型的題目還會出錯。
二、探析高中數學解題能力的培養策略
(一)培養學生審題的習慣
在解答數學習題時,審題是解題的第一個環節,也是作為關鍵的一個環節。審題結果與解題的思路和解題結果都有直接聯系,對于最終的解題準確性造成影響。所以在審題過程中,需要將題目涉及的知識點、條件、問題等多個方面進行關聯考慮,才能在審題過程中形成正確的解題思路,從而提升解題的準確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提升學生的審題能力,讓學生注重審題的重要意義,并設置一些相關的練習來提升學生審題的重要性,從而促進學生審題能力的提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向學生申明以下幾點:①關鍵詞。在許多數學題目中都有“至多”、“至少”等關鍵字眼,看錯直接導致解題結果出錯。②學會轉換題目的條件,挖掘題目隱含信息。③明確題型。
例如數學集合練習題,①集合{x|4 (二)培養學生的解題思維 由于數學對于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掌握多種教學方法,由易到難。幫助小學在掌握應用題解題方法和思路,并引導小學生形成自己的解題思路。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于學生一起探討多種解題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例如:當x∈(1,2)時,不等式x2+mx+4<0恒成立,求m的值。 解法一:令f(x)=x2+mx+4 不等式x2+mx+4<0恒成立→f(x)max≤0,x∈[1,2] 函數f(x)在x∈[1,2]的最大值為f(1),f(2)。 即f(1)=5+m≤0,f(1)=8+m≤0 解得:m≤-5 解法二:當x∈(1,2)時,不等式x2+mx+4<0, 轉換不等式:m<-;;;? ,令f(x)=;;; =x+;? , 由此可知f(x)在x∈(1,2)是減函數,因此f(x)在x∈(1,2)的函數最大值為f(1)=-5. 解得:f(x)=-5 (三)注重“錯誤”的重要性 高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考慮將枯燥的數學問題趣味化的過程中,同時需要有資源管理的意識。引導學生也形成資源意識,根據學生的“錯誤”展開針對性的指導和練習。讓學生在自己的錯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數學解題能力,從而讓學生學會如何處理此類數學問題,這對數學的學習以及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會有所提升。 以《圓與方程》(人教版必修2)教學為例,一直以來都是數學學習的難點。學生在解題的過程中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錯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做一個錯題本,對于自己未能掌握的題型進行總結。糾錯內容主要是在“圓與方程”的習題中出現的錯誤和不理解的題,以及一些重難點、出錯率高的問題,并且教師指導學生寫出具體的解題過程。比如這道題: 已知圓的方程為x2+y2+ax+2y+a2=0,一定點A(1,2),要使過定點A作圓的切線有兩條,求a的取值范圍。許多學生會忽略方程中D2+E2-4F>0,所以就導致了錯解,將方程配方為(x+;)2+(y+1)2=;;;;,則圓心為C(-a/2,-1),半徑則r為;;;;,當點A在圓外時,過點A的切線有兩條,則AC>r,得? (x+;)2+(2+1)2>;;;;。最終解得a的取值范圍為R。正解應當加上D2+E2-4F>0這個條件: (x+;)2+(2+1)2>; 4-3a2>0;;;;;;;;;,a的取值范圍是(-;; ,;;)。 在錯題本上記錄學習的知識點,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學習的內容,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解題能力。 結論 新課程標準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以及強調了學習方法的重要性。廣大的高中物理教師在物理解題教學中應當給學生指明方向,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提高解題的效率。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措施,重點培養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步旭,李文會.高中數學應用題解題能力提升的教學策略研究[J]. 啟迪:教育教學版, 2019, 000(012):P.65-65. [2]莊小紅.高中數學圓錐曲線解題能力的提升策略初探[J].讀天下(綜合), 2019, 000(028):1-1. [3]尚向陽.基于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數學解答能力的培養策略[J]. 數學大世界(下旬), 2019(4). [4]阿麗米熱·艾尼.發散思維 有的放矢——提高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解題能力[J]. 數理化解題研究, 2020, 000(003):P.4-5. 作者單位 (湖南省郴州市第三中學;湖南;郴州;42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