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紅
【摘要】在現代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新媒體技術對中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影響程度逐漸提升。目前,初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過程中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較大,無法保證日常德育教育質量。因此,初中班主任教師就應該根據新媒體技術的教學特點,開展具有媒體網絡特征的德育教學活動,從而促進學生德育素養的發展。本文通過分析新媒體技術對德育教育工作的影響,并結合相關教學案例,提出新媒體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圖分類號】G635.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992-7711(2020)32-229-01
引言
初中德育教育是保證學生建立正確德育意識的重要教育活動,初中階段是學生養成正確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班主任教師的德育教育工作質量,初中院校就應該組織班主任教師學習新媒體應用操作技術,以及新媒體與德育教育工作的關聯之處。讓初中班主任根據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心理開展合理的德育教育活動。同時,新型德育教育方式還能夠解決傳統教育中的各類限制問題,這為學生的德育能力培養提供了有效地技術保障。
一、新媒體技術對德育教育工作的影響
(一)媒體信息質量參差不齊
受到互聯網技術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的傳播媒介逐漸增多,智能手機、電腦等具有新媒體應用功能的設備普及率較高。在此背景下,互聯網平臺中各類信息的傳播受限較小,學生在互聯網平臺中可以了解到各種類型的圖文信息。同時,互聯網平臺中的圖文信息質量參差不齊,部分不良信息會影響到學生價值觀和德育意識的形成質量。此外,質量較差的媒體信息不僅無法向學生傳達有效信息 還具有一定的欺騙性 對學生的德育意識和心理發展造成較大的不良影響。質量較優的媒體信息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有效的教學資料,為學生開闊視野、豐富知識體系提供有效幫助。
(二)學生自主控制能力不達標
一般情況下,初中學生的心理和行為不具有完整性,部分學生的自主控制能力不達標。在新媒體背景下,網絡游戲等互聯網應用會讓學生產生錯誤的互聯網應用心理。這不僅降低了德育教育的質量,還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的健康成長,不利于班主任借助新媒體技術開展德育教育活動。
二、新媒體時代下的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
(一)增強德育教育質量,提升教師新媒體技術
在新媒體時代下,初中班主任需要對傳統的德育教育模式進行創新和改良。為了保證初中德育教育質量,初中班主任就需要根據新媒體技術的操作特點和德育教學的需求,學習新型德育教學方式和德育教學知識。同時,初中學校應該定期組織班主任進行跨區域或跨學校培訓,并組織相關內容的測試,從而幫助班主任及時了解自身德育教學能力和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此外,班主任在提升自身德育能力的過程中,還可以借助新媒體技術或各類應用軟件搜集更多有效地教學資源,以便于提升德育教育的教學質量。例如,在學習部編版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課程《走進公共生活》時,其中的重點內容《合理利用網絡》等內容要求學生構建正確的網絡運用心理。由于網絡媒體的質量參差不齊,抖音、快手、網游等軟件對學生的學習積極影響較低,還會讓學生產生較強的手機依賴心理,作業幫、猿輔導等資料搜查軟件對學生的學習積極影響較高。因此,班主任就可以根據自身新媒體技術或互聯網應用體驗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網絡應用心理,防止學生產生錯誤的網絡依賴心理。
(二)創新德育教育模式,增強學生德育學習主動性
新媒體時代下德育教育模式與傳統德育教學方式存在較大差異,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德育知識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班主任就可以利用學生對網絡應用的操作心理采用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式,班主任可以將具有發散性思維或所需資料信息較多的內容以網課的形式展示出來,讓學生借助互聯網平臺查閱相關視頻或文字資料,為了檢測學生的自主學習成果,教師還可以要求學生將查閱的資料以演講的形式進行分享。例如,在學習部編版九年級道德與法治《改革與創新》時,班主任可以引導學生完成相關理論知識的學習,要求學生根據教學大綱查閱相關視頻或文字資料,并按照網課教學內容對查閱的資料進行分析總結,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深入理解經濟改革和創新驅動的理論知識。
(三)豐富德育教學活動,提升家校互動交流效率
由于學生的各項基礎能力存在差異,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學活動的過程時,部分學生無法準確理解相關德育知識,學生在遇到學習問題或生活問題時不能及時向班主任教師反饋。因此,班主任就應該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制定相應的新媒體教學活動。班主任可以在教學平臺中開設討論論壇,學生可以通過論壇討論或私信的形式向教師反饋自己的學習問題或生活問題。同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或相關交流軟件與家長進行溝通,并通過開展相關教學活動引導家長與學生正確溝通,從而幫助學生更加高效地完成德育知識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少年的征程》時,該章節需要學生總結初中生活并對未來生活進行規劃,為了防止學生產生錯誤的心理,教師就可以將相關資料或意見上傳至互聯網平臺,并利用微信等交流軟件與學生和家長及時溝通,從而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時間規劃類的軟件幫助學生合理規劃未來學習生活,豐富規劃內容,保證學生學習生活的勞逸結合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媒體技術是提升初中德育教育質量的重要輔助技術之一。為了進一步提升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效率,激發學生對德育知識的學習主動性,班主任教師還需要結合教學需求提升自身新媒體技術應用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開展相關主題的德育教育活動,并與學生家長進行合理有效地溝通,從而引導學生建立科學合理的德育思維體系,提升學生的德育素養發展質量,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陳志高. 新媒體時代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 考試周刊, 2018(66):89-89.
[2]李勝三. 新媒體時代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 下一代, 2018,(004):1-1.
作者單位
(河源市源城區新江路中學;廣東;河源;51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