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克敏
摘? 要:剪紙源自我國歷史悠久的民間傳統藝術,精美優秀的剪紙作品凝聚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表達人們向往美好生活的積極情感。歷經多年的傳承與沉淀,如今剪紙藝術以更生動、更簡潔、更靈性的方式走進小學美術課堂,成為深受小學生歡迎的一種藝術形式。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為出發點,立足審美化視角開展剪紙教學活動,對于激活小學生的審美意識與創造能力都有積極意義,也為他們打開了解民間藝術、體會傳統文化的窗口,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深化民族認同感,生成良好的美術綜合素養。
關鍵詞:美術教育;剪紙文化;審美素養
剪紙作為我國傳統文化形式之一,極具民族特色與審美價值。美術課堂教學要把握剪紙藝術的文化內涵,探索趣味的、個性的、開放的教育形式,通過剪紙手法再現藝術形象,促進學生在鑒賞剪紙藝術的同時深受心靈洗滌與審美熏陶,理解剪紙藝術的內在價值。以下基于審美化視角為出發點,探討審美教學意義與具體教學策略。
一、基于審美化的剪紙教學意義
立足核心素養教育為出發點,基于審美化視角,小學美術課堂剪紙教學活動的積極意義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剪紙教學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手工剪紙本身具有極強的實踐性特征,需要學生手腦并用,全身心地投入美術創作過程,發揮聰明才智,鍛煉巧手能力。與此同時,剪紙作品中也蘊含了諸多創新元素,要求學生手眼協調,把握剪紙藝術與民間生活實踐的契合點,激活審美感知,培養創新能力。
其次,剪紙教學有利于促進美術實踐。小學生參與剪紙活動的過程也就是不斷積累、不斷實踐的過程,從準備工具、材料,構思剪紙作品,再到動手實踐,需全面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鼓勵他們大膽想象、敢于創造,通過不同的造型設想訓練多變思維,形成良好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促進美術實踐。
再有,剪紙教學有利于活躍審美情趣。在整個手工剪紙的創作過程中,無論是剪紙造型、剪紙配色還是圖形組合,無不用到審美原理。一切美術活動都要從符合小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審美能力為出發點,讓學生在體驗創作的過程中保持愉悅的心情,激活參與剪紙活動的積極性,在動手操作的同時產生情感共鳴,強化美術審美情趣,提升美術綜合素養。
二、基于審美化的剪紙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調動剪紙興趣
小學生剛剛接觸剪紙藝術,教師不能急于求成,而是先從培育興趣著手。抓住低年級美術教育的特色,營造濃厚的剪紙藝術氛圍,創設藝術情境,吸引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在實踐體驗中感知剪紙的魅力,體驗剪紙文化內涵,強化美術審美能力。教師每節課要結合不同的剪紙藝術準備多媒體課件,上網收集與民間剪紙藝術相關的圖片、視頻,鑒賞趣味的剪紙作品,介紹剪紙藝術的發展歷史,讓學生獲得直觀刺激與體驗,生成強烈的參與欲望。例如,學習《剪紙動物》時,整合“小動物”主題的剪紙作品,在熟悉剪紙藝術的基礎上,讓學生模仿創造自己最喜歡的一種小動物,大家開動腦筋,積極動手操作,在此過程中領悟傳統文化的精髓。
(二)積極引導,滲透剪紙技巧
基于審美化的剪紙教學設計,要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興趣愛好、生活經驗與審美能力等多元要素,深入淺出地引領小學生融入剪紙藝術的多彩世界,從中發現美、感知美、創造美,通過教師的積極引導,帶領學生多學習剪紙技巧、多鑒賞剪紙作品,強化實踐能力與審美素養。例如,學習《美化教室一角》時,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合作小組,大家自行設計如何布置教室,并結合班級文化主題制作不同內容的剪紙作品,裝飾教室。如有的小組以“快樂讀書郎”為主題,剪出了讀書的模樣;有的小組以“親情”為主題,剪出了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場景。最后,各小組之間互相介紹自己的創作理念,互相點評剪紙作品,從中獲得思路啟發,形成剪紙藝術靈感。
(三)多元活動,渲染剪紙情感
低年級的小學生對音樂、舞蹈、兒歌等多姿多彩的活動方式非常感興趣,剪紙教學過程要打破課堂的沉默,融入更多小學生喜聞樂見的美術元素,渲染積極的剪紙情感,調動學生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的積極性。例如,學習《剪對稱魚形》時引入趣味歌謠:“折紙開開朝上邊,魚兒圖形畫下邊。只畫魚兒半個面,展開變成魚圖案。”如此一來,不僅課堂氛圍活躍起來,而且學生也掌握了剪對稱魚形的要領,激活操作欲望。通過多元化的美術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趣味體驗中感知剪紙藝術,掌握剪紙技巧,一幅幅剪紙作品仿佛有了生命力,孩子們拿起手中的小剪刀,塑造了鮮明的形象,傳遞了真摯的情感。
(四)媒體助力,豐富剪紙資源
現如今,信息技術媒體走進小學美術課堂,帶來了豐富的美術資源,突破教材內容的束縛,尤其對于一些較為復雜、不易操作的學習內容,更能通過應用信息技術達到化繁為簡的目的,強化小學生的形象感知。例如,學習《剪貼組拼小村莊》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動態、直觀地展示祖國各地的民居風俗,體驗文化特征,在此基礎上激起學生的動手操作興趣,通過自己起稿,勾勒想要剪貼的村莊或民居形象,自行規劃布局、結構等要素,通過畫、刻、剪,創造生動的“美麗小山莊”形象,激發對民間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總之,民間剪紙藝術的發展歷經上千年的傳承與發展,極富文化氣息與審美價值。小學美術課堂精心布置剪紙教學活動,引導小學生親歷剪紙過程,感受剪紙文化,有利于培育民族自信心與自豪感,提升美術審美素養,傳承中華民族文明,這才是美術核心素養教育的落腳點。
參考文獻:
[1]陳愛華.核心素養視角下小學美術剪紙教學策略[J].家長(上旬刊),2020,(6):152-153.
[2]朱婷婷.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 ——以剪紙教學為例[J].小學時代(奧妙),2020,(5):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