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貴
摘? 要: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有效應用不僅能夠豐富教學方法,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精神和能力,提升語文課堂教學質量。本文首先分析了當前小學語文合作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探討了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教學應用
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下,構建高效語文課堂,已經成為教學的實際需求。在小學語文合作教學過程中,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樹立學生語文學習的自信心,并且還能培養學生的個性思維。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互補不足,并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培養學生的語文學習積極性。使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去參與語文學習,增進師生學生之間的友誼,為語文課堂的高效性發展提供幫助。從現階段的小學語文合作教學中不難發現,在小組合作教學法運用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許多漏洞。因此,教師在實際運用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地分析探討,從而尋求高效運用策略。
一、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方法運用現狀分析
(一)教學設計和組織缺乏專業性
在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應用小組合作教學策略,不僅讓學生之間進行合作與學習,同時也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對學生進行有效的輔導。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培養學生學習的獨立自主性,讓學生學會自主思考學習。因此,在實際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教學策略的運用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雖然教師已經制定了相應的教學目標,但在實施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許多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缺乏積極性,并且還有許多教師在教學以及了解教學狀況的過程中不夠及時,導致小組合作教學策略設計和組織缺乏專業性。
(二)小組合作教學中對學生缺乏信任
絕大部分的學生家長和教師都認為,如果讓學生自主去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和事情,或許存在一定的難度,或者認為學生根本就無法完成學習任務。這種主觀的認識比較片面性,雖然小學學生年齡較小,但是對于一些事物學生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在小學語文合作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家長對學生缺乏自信心,認為學生無法進行合作學習,缺乏合作學習能力。并且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也缺乏科學指導以及有效幫助。
(三)評價缺乏科學合理性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對學生的合作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教學評價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小學階段的學生,他們都希望得到家長和教師的表揚、肯定。只有如此才能夠激發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更加積極自主地參與學習。但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完成了學習任務之后,教師部分時候未能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全面性的評價和總結,也未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肯定,進而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
二、小學語文學科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有效運用策略探討
(一)明確語文教學目標和要求完善教學設計和指導
語文教學要求和目標是進行語文教學活動的前提,為了讓小組合作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實施,為小組合作教學提供必要的條件。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之前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和要求,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并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著手,設計完整的教學方案,并在此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積極的組織和指導,讓學生有組織地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完成所設定的教學目標,學習相應的內容,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學生在學習《寓言兩則》過程中,教師需要讓學生能夠流利地朗讀兩篇短文,并且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理解兩則故事當中的寓意,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列舉出自己生活當中所存在的類似事件。最后,教師讓學生在班級分享自己的故事,并闡述自己的觀點,教師對此做出適當的總結和歸納。
(二)給予學生充分的信任,激發學生學習潛能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對于一些新鮮事物都充滿了好奇心,都有著豐富的想象力,他們對于一些未知事物可以進行天馬行空的想象。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家長需要足夠的信任,每一個學生并且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給學生提供可以交流合作探討的學習平臺。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培養學生自我認知,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充分挖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尋找到屬于自己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進行個性化思考。比如,學生在學習傳統節日時,教師可以在教學之前給學生設置一些任務,以個人或小組的方式收集與節日相關資料,在課前讓學生將這些資料分享出來,并表達自己的看法。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之前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還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團結合作的作用,體會集體精神。并且在學習與合作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其他同學的優點,并不斷彌補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提高學習效率。
(三)科學引導,全面評價
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需要堅持對學生進行訓練和培養,在反復的訓練過程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讓學生掌握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引導學生互相幫助相互合作,教師在每個學習小組學習完成之后,組織學生對整個學習過程和所獲得的學習成果,進行全面客觀的評價。例如學生在學習《和時間賽跑》時,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引導,通過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朗讀比賽,讓學生對課文當中的內容進行深入的思考,以加深學生的理解。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合理地運用小組合作教學策略,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引導學生更好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各種有效教學資源,充分挖掘學生學習潛能,培養學生學習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生活的豐富多彩。并且也讓小組合作學習策略應用更加科學有效,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任艷. 小組合作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新課程(小學),2019(10).
[2]朱菊英. 合作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 語文課內外,2020,000(011):21.
[3]王茜.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有效運用[J]. 數碼設計(上),2019,000(004):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