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茹
摘? 要:感恩是人類情感發展的高級產物,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幼兒園時期是幼兒成長的重要階段,是他們認識世界、探知世界的啟蒙時期,通識教育與德育培養在此階段顯得尤為重要,也是最佳時期。在此階段,培育幼兒感恩的行為習慣,將使他們終身受益。在當今社會很多獨生子女的家庭中,孩子大多數被溺愛,所以根本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奉獻,只知道索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這一現象在我國普遍存在,所以加強幼兒時期孩子感恩教育,是幼兒教師和家長的重要任務。當然想要感恩教育能夠貫徹實施,也需要家長和幼兒教師的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來達成。
關鍵詞:感恩;幼兒教育;培養
引言:
現今很多中國家庭的現狀,例如娜娜,在三歲生日的時候,家人為他準備了一些豐盛的晚餐和一個很大的蛋糕,在分蛋糕的時候,娜娜很霸道地將最大一塊放在了自己碗里,說等我挑完你們再吃。這種現象就充分說明了,孩子沒有感恩意識。
一、影響幼兒感恩的因素
(一)家庭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中國大多數家庭中都為獨生子女,父母根本沒有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長輩對孩子的溺愛也常常會讓父母忽略對孩子感恩方面的培養,幼兒對于感恩這個字詞是在零起點的基礎上,所以如果父母幫孩子樹立正確的感恩觀,孩子也會相應地具有感恩意識家長應首先通過對孩子的對話建立好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然后更好地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
(二)幼兒園中感恩教育的缺失
在當今社會人們生活節奏加快,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會上幼兒園,當然幼兒園也是孩子在教育階段的初期。在我國還是講究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但是現在重視智慧輕視美德的現象屢屢出現,特別是在一些私立的幼兒園。為了吸收更多的生源,開展各種各樣的智力學習課程,采用傳統的問題——答案等方式開展教育活動。來迎合中國式傳統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忽略了對孩子感恩意識的培養。
(三)社會感恩教育的缺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類的生活日益富足,幼兒從小生長在比較優越的環境中,沒有體會到艱苦的生活。同時,當前社會的經濟也逐漸引導著人們的價值觀、世界觀,所以在當前這種社會,我們更應該大力弘揚感恩報恩的優良傳統,為幼兒創建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
二、幼兒感恩意識培養的途徑
(一)喚醒幼兒的感恩意識
在孩子的眼里,除了父母之外,老師是他們最親近的人,老師什么都能做。所以老師是孩子的榜樣,老師所有的言行舉止都會影響到孩子,那么想要喚醒孩子的感恩意識,首先教師就必須有一顆感恩的心,要正確的引導孩子。同時,這樣還不夠,我們還需要父母的配合,感恩父母、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會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情,然而這個對于一個孩子、一個幼兒來說,感恩需要從他身邊的人身上來學習,最好的榜樣就是父母,所以在培養孩子感恩意識的道路上,父母的培養和榜樣尤為重要。
(二)開展多種感恩活動
在幼兒園中可以專門針對感恩開展一些勵志的活動,收集一些有關的書籍,像《烏鴉反哺》《一飯千金》《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等一些故事來喚醒孩子內心深處的感恩意識,還可以利用一些節假日,開展一些戶外感恩活動,如學雷鋒日,等感恩節日,引導幼兒在父母或者爺爺奶奶過生日時制作生日禮物。另外,幼兒園教師可以給孩子布置一些非書面的作業,比如為爸爸洗腳,給奶奶捶背等,從生活和學習中加以引導和啟迪。另外老師也積極引導孩子的動手能力,培養孩子的自主獨立意識,幫助他人的能力。當然幼兒缺乏生活能力,如果在操作過程中出現一些意外情況,比如打翻水、弄臟地面的一些情況,面對這些情況,我們不應該加以訓斥,而應該鼓勵引導,激發孩子們做事的積極性。同時還應該組織一些活動,讓孩子明白勞動的艱辛。這樣時間一長,在孩子的心里就會萌發出感恩的意識。
(三)從小事做起,激發孩子感恩意識
多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讓他自己動手洗他的小襪子,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也可以讓他知道自己有獨立的能力,可以去幫助別人,不會形成自私的心理。
(四)營造良好的環境
中國有一句古話“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充分地說明了環境的重要性,要想開展良好的感恩教育,環境是首要條件,幼兒的感恩教育是一個很大的工程。這不僅僅需要老師也需要家長的引導,這些還遠遠不夠,更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形成一個良好感恩氛圍,才能感染幼兒,使其心里萌發出感恩意識。總之,我們每一個人多一份溫暖,這樣也有利于我們對祖國的花朵幼兒的感恩教育,同時,幼兒園會不斷探索更多的方法和途徑來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用感恩來灌溉每個幼兒的心理,從小形成感恩的習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新一代年輕人。
(五)家長和幼兒園老師的共同合作
在中國式家庭中,父母普遍很忙,與孩子的溝通也很少,但是,如果想培養孩子的感恩意識,家長就必須要加強與孩子與幼兒教師之間的溝通,及時了解幼兒在園內的表現,同時也讓幼兒教師了解幼兒在家中的真實情況,然后來具體開展工作。幼兒老師與家長之間及時反饋,可以幫助幼兒教師調整對幼兒的教育方法。其次,幼兒家長也要積極參加幼兒園組織的各項活動,尤其是那些以感恩為主題的一些活動,要求家長和幼兒教師都要參與,這樣幼兒才會在活動中感知體會感恩,激發在孩子內心深處感恩的情感,養成感恩的行為,來達到感恩教育的最佳效果。最后幼兒家長和老師要相互配合,幼兒教師應該充分向幼兒家長宣傳一些育兒經驗和感恩教育的相關知識,讓家長深刻認識到感恩對于孩子的重要意義,提升家長感恩教育的方法。同時家長要及時將在家中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情況反饋給幼兒教師,一起商量,幼兒感恩教育中遇到的和存在的一些問題,這樣家長和幼兒之間協調一致,才能更好地起到對幼兒感恩教育的幫助。
結束語:
幼兒作為國家的花朵、國家的未來,如果他們不懂得感恩,那么在以后的世界,也不會再有溫暖,所以幼兒教育是當今教育中的緊要任務,我們應將幼兒感恩教育作為重點任務,在幼兒園和家庭中全面展開喚醒。喚醒幼兒的感恩意識,培養幼兒的感恩行為,將會讓他在以后的成長和生活中,成為幫助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所以現在幼兒感恩教育在每一個幼兒園都要作為重點任務。
參考文獻:
[1]梁宏宇,陳石,熊紅星,孫配貞,李放,鄭雪.人際感恩:社會交往中重要的積極情緒[J].心理科學進展,2015,23(03):479-488.
[2]喻承甫,張衛,曾毅茵,葉婷,胡諫萍,李丹黎.青少年感恩、基本心理需要與病理性網絡使用的關系[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6,28(01):83-90.
[3]喻承甫,張衛,李董平,肖婕婷.感恩及其與幸福感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16,18(07):111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