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春生
【摘要】在學習任務繁重的初中階段,體育運動成為學生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途徑,學生在校期間開展體育活動的程度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素質、性格等。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逐步加重了初中體育活動的改革,提升體育活動在教學中的地位,大課間體育活動應運而生、應需而推。但我國實施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時間較短、經驗較少,在初中階段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因此在初中教學對于學生的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需要講究方式方法。本文結合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與學生需求,探索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針對性發展對策,旨在提升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
【關鍵詞】初中教學;大課間體育活動;現狀及發展
在城鎮化不斷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的背景下,我國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以及教育改革的推進,愈發意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也意識到學生的身體素質教育對于學生的成長、教育的重要性,尤其在一些調查中發現中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下降趨勢,肥胖率增加、近視率增加的情況下,對于初中體育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研究,探究提升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方式、方法,成為當下一個重要的課題。
一、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的意義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在校期間的體育活動或是大部分學生鍛煉的主要時間。在初中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學習是主要重要,但身體鍛煉也不能落下。初中學校推行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鍛煉習慣的養成、身體素質的提高重要途徑。且大課間體育活動的多樣性、靈活性、豐富性、自主性的特點,優于傳統體育教學活動的方式,更適合當代初中學生的成長需求。另一方面,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符合學生主體地位的提升需求,利于學生自主性、積極性、全面性的提高,利于實現快樂學習、陽光體育的效果。
二、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現存的問題
第一,教育觀念陳舊,對于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認識不到位。大課間體育活動是2007年提出的新形式體育教學活動方式。在初中教學中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需要教師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形式去開展教學引導,但對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認識不到位,大課間體育活動缺乏創新的思路、創新的教學、創新的引導方式。且大課間體育活動因推行時間較短或重視程度不夠,導致教學開展過程中初中場地建設不完善、設施器材不充足等情況,影響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質量。
第二,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類型不豐富。目前,大多數中學的大課堂體育教學活動是在傳統教學內容基礎上開展的,活動形式單一,仍主要是傳統體育教學內容,長期教學開展下導致大課間體育活動出現內容枯燥的情況。另一方面,部分中學在開展大課間體育活動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需求、心理需求、生理需求、興趣需求等,活動形式與內容較為固定,缺乏廣泛性、實踐性、靈活性,導致初中學生對大課間體育活動興致、積極性缺乏。
第三,活動場地與活動設施利用不充分,質量不高。在部分中學的大課間體育活動中,讓延續著以往體育活動開展的場地利用方案與設備設施利用方案,但沒有考慮到天氣的變化、學生需求變化等情況進行合理的調節,導致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中的活動場地與活動設備利用不充分,并影響到學生的活動質量,達不到體育鍛煉的效果。部分活動場地出現多人使用情況,但部分場地較為空缺,存在多人搶一球的情況,部分活動設施沒有人使用情況,因此,活動設施與活動場地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學生開展活動受限,學生體質素質教育達不到效果。
第四,管理體系不完善,活動缺乏專業培訓指導。常見初中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教學計劃不具針對性以及多樣性,僅適用于常見的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存在管理體系不完善的情況,進一步制約著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此外,在大課間體育活動教學期間,主要以自主活動為主,在活動前期缺乏專業的培訓,指導學生開展體育活動不規范、不到位、效果不顯著,部分學生沒有充分利用大課間體育活動時間或沒有利用時間開展體育活動,而到較為偏僻的角落去閑聊、閑坐等情況,對學生管理不到位。
三、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可實施策略
第一,重視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明確改革決心。針對當下的大課間體育活動現狀需要提升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地位,重視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并明確改革決心,從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教育目標、管理體系、場地建設、師資力量提升、實施策略等方向深入改造大課間體育活動,為初中學生量身打造全新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同時在發展過程中堅持貫徹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改革方案措施,將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改革提到日程上、細化到學生需求上,保障大課間體育活動學生鍛煉目標、提升素質目標的實現。
第二,增加初中大課間體育形式類型,創造花樣運動。初中學校可通過互聯網、交流分享等渠道了解相關大課間體育活動形式,加強對學校大課間體育活動場所的建設,在學生需求情況與資金情況下引入合適的器材,為多樣活動類型提供支持。此外,增加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鍛煉與趣味結合程度,創造花樣運動,讓學生認識到相對應活動項目的優勢以及樂趣,提高自身素質。例如,開展籃球項目活動中,可以根據初中學生的性格、性別以及興趣點將籃球劃分為興趣項目、提升項目、花樣項目,滿足追求花樣籃球、未接觸過籃球以及有基礎籃球技術的學生需求。
第三,合理規劃大課間體育活動,增強引導性。針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現狀以及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目標創新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環節,規范大課間體育活動,提高學生體育活動開展的規范性,減少因動作不到位、操作不當等出現的傷害,并通過針對性的指導與培訓提升學生體育活動的質量與效果,讓學生在相應的時間得到相對應的體育鍛煉效果。例如,在開展游泳活動教學時,首先第一步引導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引導充分活動自身筋骨,再根據學生的游泳技術進行劃分教學內容,并明確學生游泳技術學習,嚴格要求學生游泳技術動作的規范性,確保學生人身安全。
第四,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管理,因地制宜。初中學校需要根據學校情況完善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管理,制定不同變化情況下的應變管理措施,及時有效地調整大課間體育活動,最大化地保障初中學生大課間體育活動順利開展。例如在開展室外足球活動時碰到下雨天,可以引導學生在合適的室內場所開展室內足球,主要以花樣足球趣味運動為主;在天氣較冷的情況下,讓學生進行充分熱身運動后再開展體育活動項目,以抗擊嚴寒。
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培養學生運動鍛煉、合理競爭、提高身體素質的重要方式,在傳統體育教學下可在其基礎上對大課間體育活動進行創新,明確大課間體育活動的開展地位。同時,對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教育目標、管理制度、形式類型、開展方式、應變方案、規范性與專業性進行創新,促進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良好發展,促進初中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梁文燕.平遙縣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特征及對策研究[D].山西大學,2020.
[2]郝小鳳.涼山州少數民族初中大課間體育活動開展現狀與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