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寧
摘 ?要:時代一刻也不停止地向前發展,歷史的車輪不會因為任何人而止步不前。小學教育作為人生發展的奠基階段,則需要更加引起重視。如何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擺在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考題。因為小學生的年齡尚小,身體心理素質處于萌芽階段,這就需要教師的悉心引導和真切關懷。在小學課堂上實行小組合作教學法,不失為一種好辦法,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質量。
關鍵詞:小組合作教學法;小學語文;轉變觀念;立足實際;共同進步
當今社會的競爭十分激烈,往往獨木難支,培養團隊合作意識顯得尤為重要。在小學課堂上融入小組合作教學法,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做到相互鼓勵、相互監督、共同進步,可謂一舉多得。此外還可以鍛煉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力,增強自信心,在日后面臨越來越多的人際交往中,可以做到張弛有度、從容自信。因此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學生的小學教育階段,指導學生踢好第一腳正步,扣好第一粒扣子。
一、轉變觀念,提高重視程度
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傳統教育理念的變革勢在必行。小組合作教學法重點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精神,以期在日后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下能夠做到從容不迫。轉變傳統教育理念首當其沖的就是教師。只有教師的觀念與新時代接軌之后,學生才能在老師的引領下,適應社會的發展。教師應當對教材內容了然于胸,做到何時需要何時就位,召之即來來之能教,在此基礎上,組織多樣化、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語文課堂充滿興趣,保持一個精神飽滿的狀態。
舉例來講,在組織學習《不懂就要問》時,我讓幾個學習小組接力朗誦,并告訴學生各個小組是一種比賽狀態,哪一組讀的認真,并且沒有錯別字,就會得到老師的獎勵。如此一說,學生的積極性瞬間被激發出來,極為專注齊聲誦讀課文。還為學生布置了一個小任務,讓他們選出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或者句子,組內討論然后公開演講。不少學生選了“學問學問,不懂就要問。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這句話,組內討論之后演講時才得知,學生被孫中山小時候為求真知而不惜挨打的精神所打動,認為自己也應向孫中山小時候一樣,遇到不懂的就大膽發問,求得真知。在小組合作教學引起我的重視之后,運用在課堂上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果。
二、立足客觀實際,提高教學質量
小學階段學生受自身學力限制,無法完成難度較大的課題,因此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學習時,應盡可能設定簡易選題,注重基礎知識的積累與語言技能的運用。只有立足于客觀實際,才可以為學生提供最具有可行性的課題,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并且教師應當對小組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討論內容和學習進程有基本了解,做到心里有數。如果有不適宜的環節,及時調整和變更計劃,做到“學萬變,教亦萬變”。但要明白的是,這并不是要求教師推翻原有的教學計劃整體,而是在此基礎上做出的局部完善,因此切不可矯枉過正。
舉例來講,在組織學習《秋天的雨》時,我先把課文里面的生字一一講解,再結合在課文中的位置,著重解析含有生字的詞語意思,以字帶詞,以詞帶句,以句帶文。組織小組內學生尋找課文中秋天的顏色,并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季節,進行對照式仿寫。于是就有了“春天的花”“夏天的蟬”“冬天的雪”這類小作文,雖然較為簡短,但學生對季節的觀察與對季節的描寫,都是與當下年齡段相匹配的行文風格。最后讓學生進行小組之間的開放式討論,闡述自己為什么喜愛那個季節,課堂氛圍十分活躍。
三、增加小組合作,實現共同進步
小組合作的模式不是因循守舊、一成不變的,恰恰相反,它有著極為豐富的形式。比如可以組織一個小組內的學生探究某一篇課文,教師根據他們各自的優勢分配工作,學生則各在其位,各司其職。讓善于閱讀思考的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傳達感受,讓善于演講的學生進行登臺演講,將小組內的思想向其它小組展示出來,完成一個小組對多個小組的互動。還可以實施簡易的辯論式對抗,就是將班級小組分成兩部分,布置一篇文章,讓學生深入挖掘其中的內涵,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辯論。類似的形式還有很多,有賴于教師對此進行深入研究。
例如,在組織學習《聽聽,秋的聲音》時,當時適值秋天,有讓學生親身體驗的條件。實踐出真知,我提前布置了認真尋找、仔細聆聽秋天的聲音任務,并且在課上與師生分享并且說出自己的感受。在課堂上我組織了一場小規模的辯論賽,選出實力相當的兩個學習小組,坐在各自對面,頗有一番兩軍對壘的味道。兩個學習小組分別闡述了在何時何地聽到的秋的聲音,有白天的有夜間的,有室內的有野外的,相同聲音之間還會發生激烈的辯論。相信學生經過這堂課的學習,不僅學到了課文的內容,也而且親近了大自然,收獲頗豐。
總而言之,在一個人感覺獨木難支時,需要伙伴;在一個人感到舉步維艱時,需要朋友。社會飛速發展不會止步,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合作能力也應當得到相應培養獲得提升。教師需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從學生的所具備的客觀實際出發,轉變思想,實事求是,在建設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的實踐中貢獻力量。學生需要在小組合作教學法的模式下,培養自身的學習興趣,形成正確的三觀,為自身未來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克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進行合作學習[J].新課程(小學),2012(01).
[2]鄔秋瓊.小組合作中如何強化獨立思考[J].學園(教育科研),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