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依克沙衣·阿里木江
摘 ?要:小學是學生思想萌芽走向成熟的階段,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缺一不可,而現實情況卻是,家長將學生交給學校后就卸下了教育職責,就更別提家校結合了,這是一種不正確的教育觀念。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師和家長應該密切聯系,就學生的表現交流匯總,制定協同配合的機制,共同完成對學生的教育。本文將首先分析家校合作的不足之處,再根據不足之處提出相應對策。
關鍵詞:小學語文;家校合作;現狀和對策
引言: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缺一不可,尤其是對于較為年幼的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小學生受到家庭影響較深,如果能協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家校合作發力,必然對促進學生學習有極大的幫助。
一、當前小學家校合作教學現狀
隨著教育體制的革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家校合作的力度在逐步增大,可以說前景是好的,但當前小學家校合作中仍有不足之處,下文指出其中三處重點。
(一)合作力度不強
在學前教育階段,家長和學校的溝通合作力度還可以,而上了小學之后,家長與學校的溝通力度卻不升反降。究其原因,是因為小學是正式的國家九年制義務教育的開始,家長在將學生送進校園后,松了口氣,卸下了家庭教育的職責,沒有也意識到就算上了小學,家長同樣需要參與到學生教育中,家庭教育必不可少,同時需要輔助學校教育,而教師忙于教育,也忽略了這方面內容,導致雙方溝通合作力度不足。
(二)溝通方式老化
以往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方式是家長會,而隨著新時代通訊技術的全面發展,如果教師與家長不能建立線上的聯系,打破時間、空間、聯系方式的限制,必然是一種遺憾。可喜的是,新時代下大多數教師與家長已經建立起了線上交流方式,例如微信群、班級博客等,但也有不足之處,那就是微信群是大眾化的溝通,還沒有深入到點對點的溝通合作。
(三)沒有協同配合機制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形式上沒有相應的配合協同機制[1]。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提倡雙方建立協同配合機制,同時鑒于學生在校時間長、一位教師對應多位家長的特點,原則上提倡家長配合學校教師的工作,讓學生怎樣才能更好地吸收知識,做好回饋。而教師需要在一段周期內將工作匯總公示,同時對問題較多、需重點關注的學生家長單獨溝通,建立更深入的協同配合策略。
二、小學家校合作的策略分析
(一)雙方提高合作意識,加強合作力度
家校雙方需要提高合作意識,加強合作力度,圍繞學生的成長問題加強溝通交流,教師及時告知家長學生在校學習狀況,家長及時告知教師學生的在家行為,信息匯總,制定更具目的的教學方式。鑒于家長不是專業的教育者,因此雙方提高合作意識,加強合作力度還是需要教師來帶頭。教師積極與家長建立線上線下的聯系,積極溝通,向家長們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宣傳優秀的學校教育離不開家庭教育的幫助,在良好的宣傳下,雙方會逐步提升合作意識和合作力度。
(二)家長配合學校教師的工作
在雙方建立的協同配合機制上,鑒于學生在校時間長、一位教師對應多位家長的特點,因此原則上提倡家長配合學校教師的工作,在課外時間配合教師指導學生的學習,包含以下幾點。
1.家長以身作則:就拿語文教學來說,其中不僅僅是在教學生識字認字,更是用各種事情在潛移默化中教導學生做人的道理,學生在學校學會正確的三觀和行為。但如果家長不能做到以身作則,必然讓學習所得在家長影響下毀于一旦。因此需要家長引身作則,提升自身涵養。
2.家長專項補強:事實上學生身上的問題不會很多,大多數情況下都只是一些小問題而已,因此家長做專項補強即可,比如言語的標準性、書寫規范性、好動壞習慣、注意力不集中、上進心不足等,如書寫不規范,給學生準備書寫練習,如學生上進心不足,家長帶領學生去爬山等。
3.家長和學生合作完成:教師有時候會布置一些家長和學生合作完成的作業,比如一次戶外調查、一份演講稿撰寫、一次公益活動等,家長配合完成作業,給學生建立好榜樣[2]。
4.合理回饋:家長對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合理回饋給教師,比如記錄學生完成作業的時長,分析是否合理,如不合理問題在哪里,簡單能解決的立刻解決,解決不了的要和教師及時反饋。
5.督促學生做作業:學生的課后作業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制定的提升補強練習,家長合理督促學生做作業,檢查作業情況,讓學生完成課業,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自然而然提高。同時,作業也不排除給學生造成太大壓力,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及時反饋,教師及時更改作業量,促進學生健康發展。
(三)教師配合家庭教育
鑒于家長不是專業的教育者,教師也需要配合家庭教育,引導家長做到更優、更恰當的家庭教育,比如告訴家長少打罵、少批評、多贊美,建立獎勵機制,讓學生學習動力更強等。
其次,教師也需要在一定周期內將工作匯總公示,同時對問題較多、需重點關注的學生家長單獨溝通,建立更深入的協同配合策略。
三、結束語
在教師與家長良好溝通的前提下,雙方對學生了解更充分,加強合作,建立優秀的協同配合機制,加強兩者聯系,改善孤島式教育的格局,必然對學生幫助巨大。
參考文獻:
[1]蘇金麗.淺析小學家校合作的現狀及提升對策[J].課程教育研究,2017(2).
[2]鮑志慧.新課程背景下家校合作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J].《河南教育:基教版(上)》,2016(4):22-23,共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