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艷
摘 要: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是某項單一技術或能力,而是一組具有突出優勢的技能與技術的集合,由于其異質性和不可模仿性,為企業發展帶來了強勁動力。以企業生命周期理論為視角,選擇企業成長、成熟以及衰退三個階段,分別分析各階段企業發展的特點,以及該階段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在此基礎上提出具有針對性、適應性的核心競爭力培育策略,以期為企業盡快步入成熟階段、盡量延緩衰退提供參考。
關鍵詞:生命周期;企業發展;核心競爭力
中圖分類號:F272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30-0003-02
一、成長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1.成長階段企業的發展特點。企業完成初步構建以后一般需要經歷長達5年左右的緩慢積累,能夠在這一周期時間內得以存續并實現一定的發展,基本可以進入以“發展壯大”為目標的成長期,也可以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出更明顯的穩定性特征。一方面,企業度過了充滿掙扎的生存期,基本經得起市場考驗,產品或服務的獲利能力開始穩步增長,為提升企業盈利增速奠定了良好基礎。企業在這一階段所形成的主導產品,已經得到用戶認同可以大批量投入生產,為企業貢獻超過70%的銷售額,并進一步拉動了企業的銷售增長率[1]。另一方面,企業管理者經過前期摸索,已經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逐步建立并完善了與企業發展相適應的規章制度,有效避免了因“人治”帶來的人員流動和管理沖突,使企業運行趨于平緩、穩定的積極狀態。
2.成長階段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成長階段是企業專業化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影響企業核心競爭力養成的關鍵節點。從積極層面來看,處于成長期的企業自身持有資金開始逐步增加,各項資源同步累積下籌措資金的能力也明顯增強,多數企業初步形成了較為穩定的資金周轉能力。同時,基于多元化市場需求的市場細分得到進一步重視,企業管理者開始著眼以多元產品滿足不同消費者需求,企業產品線不斷拓寬,有利于形成以核心產品為主導、以拓展產品為支撐的產品體系。從消極層面來看,成長階段的企業償債能力差,也容易因分散和轉移風險的能力不足而面臨生存危機。當企業銷售增加、盈利能力見長時,管理者往往容易走上盲目擴張的道路,在各項資源不充分、不具備實施多元化戰略的背景下依靠借款維持高速發展,使得企業在高資產負債率下成長性能不斷下降。
3.成長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首先,企業要做好戰略規劃。企業管理者應當在深入分析市場需求與行業競爭的前提下,進一步明確企業的競爭定位與發展路徑,厘清企業是以行業技術還是產品服務為核心,以此來確定企業在人才儲備、技術研發、銷售服務等不同業務板塊的投入。與此同時,企業要避免因產品線過寬和盲目擴張帶來的高負債率,增強企業風險抵抗能力。其次,企業要運用綜合手段培育核心競爭力。企業可以依靠企業制度、技術手段、人員管理等內部創新來獲取和鞏固核心競爭力構成要素,對于能力達不到要求或自主培育成本過高的企業核心競爭力要素,管理者也可以通過與科研院所、領軍企業達成戰略聯盟關系,在通力合作中補充或加強發展要素。
二、成熟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1.成熟階段的企業發展特點。在成熟階段,企業以鞏固和優化現有地位為目標,追求穩定性、內涵式發展。從營收層面來看,雖然成熟期的企業發展速度明顯放緩,甚至出現停滯現象,但企業致力于提高生產、研發、管理等方面的效率,企業運營成本得以降低的同時利潤增加明顯,整體盈利水平達到企業生命周期的最高狀態。從運營層面來看,成熟階段的企業由之前的粗放經營轉化為集約經營。在市場份額較大、穩定性較強的狀態下,企業擁有快速、固定的營銷渠道,倉儲和資金周轉都處于較高水平,大大降低了企業不必要的成本與損耗[2]。而且,企業建立起的原材料供應體系也為企業生產提供了保障性支撐,還有不少企業將零部件、配件生產等非核心業務外包給上下游企業,將資源、精力集中在利潤價值較高的核心業務方面。
2.成熟階段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成熟階段對企業核心競爭力最大的影響在于無形要素比重大幅增加,而創新、改革等風險相對較高的要素比重明顯降低。企業經過長期發展形成了自己具有特色化的產品體系,其市場占有率代表的不僅是產品銷售數量與利潤水平,還體現了企業產品的知名度與辨識度,不少企業在這一階段培育出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影響深遠的知名產品,形成了強有力的產品文化和品牌效應。與此同時,現代媒介與企業經營的深度融合,使得企業獨特的經營理念、精神文化、管理思想迅速進入大眾視野,在消費群體中樹立了良好的產品與企業形象,增加了企業無法被簡單復制和模仿的核心競爭要素。不過,成熟階段的企業領導層也以中年群體為主,雖然在知識性、經驗性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中老年群體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意愿較低,更加趨向于通過維持現狀來規避風險,這就導致企業容易缺乏創新、改革等核心競爭力要素。
3.成熟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優化。處于成熟階段的企業,其內部基本已經沒有大幅提升的空間,重點在于緊隨行業發展趨勢與主要競爭對手的發展動向,以保證企業能夠處于行業領先水平。從根本上來看,行業出現新的模仿者與進入者,或者現有競爭者的技術創新削弱自身優勢,都體現了企業對競爭者的重視與防御程度不足,所以成熟階段的企業要重點優化防御型核心競爭力。其一,企業要有高超的信息獲取與分析能力。企業要能及時了解行業領域主要競爭對手的發展動向,尤其是這些競爭者在技術研發、產品創新等方面的布局規劃,將會為企業戰略決策提供有力參考。其二,企業可通過并購獲得某些優質競爭要素。比如并購技術型企業,可以為自身積累技術經驗、增強技術研發實力。并購銷售優勢突出的企業,可以利用其成熟的銷售渠道擴大自身市場份額。總之,并購也是企業實現經驗共享、補充核心競爭力要素的有效途徑。
三、衰退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分析
1.衰退階段的企業發展特點。進入衰退階段的企業,其規模龐大、產品豐富,擁有完善的決策體系和人事管理制度,企業運營的規范性與系統性水平相對較高。但是,這些要素對于衰退期的企業而言,往往意味著成本增加與盈利能力下降。比如,在市場需求不斷變化,行業競爭持續加劇的背景下,企業豐富的產品線中具有盈利能力和競爭優勢的產品數量逐步下降,企業盈利能力隨之下降甚至出現虧損。再比如,衰退期的企業部門眾多、管理掣肘,企業決策需要經過緩慢而復雜的過程,各利益相關方之間的博弈對抗更加明顯,部門單位之間溝通協調也會更加困難,無疑加大了企業創新、改革的難度。由于盈利能力明顯下降,企業資金周轉將會面臨嚴峻挑戰,一旦出現資金鏈斷裂情況,多數企業很難走出破產困局。
2.衰退階段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企業進入衰退期與其自身管理發展密切相關,也與行業衰退、經濟下行、法律法規等客觀環境直接關聯,所以衰退階段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影響是直接且深刻的。首先,衰退階段對企業核心競爭力具有改變性影響。在行業衰退或經濟下行情況下,企業核心競爭力可能會在短時間內迅速弱化,特別是部分以技術壟斷為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會隨著技術解密發展立刻迎來大量低價格競爭者,行業領域發展環境明顯惡化,企業競爭壓力日益增強的同時盈利能力不斷下降[3]。其次,衰退階段對企業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具有推動作用。衰退階段的企業面臨著內部矛盾達到峰值、外部競爭異常激烈的“內憂外患”局面,多數企業可能至此走向滅亡。但是個別具有“刮骨療毒”精神與魄力的企業會尋求新的機遇,著重從內部改革與外部創新同時出發,積極培育新的核心競爭力要素。
3.衰退階段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管理。處于衰退階段的企業往往屬于多元化經營狀態,所以當企業出現衰退態勢,應當根據實際情況和行業動向及時調整產業布局。對于盈利能力差、行業前景不容樂觀的夕陽產業,要盡早做出放棄決策。企業需要在系統調研基礎上準確判斷具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并將企業資源與重點放在這類產業上。與此同時,企業也可以對當前市場重新細分,選擇一個與企業資源契合度高、相對容易開發利用的細分市場,從而創造新的現金流與核心競爭力。但是,依靠新的經濟增長點帶來發展生機,并不意味著企業可以盲目擴張。處于衰退階段的企業本身盈利能力減弱、負債率不斷上升,如果只依靠企業并購這種激進方式獲取新生力量,很容易為企業帶來致命危機。所以,處于衰退階段的企業,應當走改革創新道路,盡量避免選擇財務風險較高的發展模式。
總而言之,企業核心競爭力在企業發展管理的動態過程中,也處于不斷演化、更替的狀態。企業在不同階段表現出的發展特點與管理目標,實際就是一個積累、優化核心競爭力要素的過程,企業需在把握市場動向、整合自身資源的基礎上,在產品、服務、技術、人才、銷售等要素中選擇合適切入點,著重培育具有差異性、不可復制性的競爭力要素,以此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抗風險能力。
參考文獻:
[1] ?魯思源.培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思考[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8,(1):188.
[2] ?陳征.基于市場細分的現代企業營銷策略選擇[J].商業經濟研究,2019,(1):67-69.
[3] ?段頎,劉詩穎,劉欣.是否收購:目標企業核心競爭力與收購企業能力[J].金融發展研究,2019,(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