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版塊,也是比較難的教學內容,尤其對于小學生而言,更是如此。小學生年齡較小,人生閱歷及社會認知非常有限,而作文又是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查,因此學起來難度比較大。如何在寫作中讓學生體會到樂趣,成為當前教師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作文教學 傳統文化
談起作文,學生大多畏之如虎。學生怕寫,厭寫;老師怕教,厭教。這無疑令人十分擔憂。作文乃語文教學的主陣地之一,豈能淪落到這般談“文”色變的地步?細究原因,主要是教師對作文教學的投入不夠,研究不到位。
去年7月,我有幸參加了“張化萬浙派名師培養工作站的暑期新《課標》小學作文教學模式”培訓班。在緊張的9天培訓時間里,我不斷努力著,思索著,收獲著。
一、讓作文成為樂事—聽于永正老師的“考試”有感
1.家常式的聊天—快樂“樂曲”的前奏
于老師從“有沒有愿意參加測試的”這一簡單問題入手,孩子們開始暢所欲言,真實流露各自的心聲:“說實話,我不喜歡考試,有壓力,但它是唯一檢測我的方式。”“喜歡另一種方式的考試,像在‘玩中學’的那種。”“喜歡測試,但不喜歡考試,特別是期末考試,它用一張試卷考一學期的知識,不全面。”……這一句句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源于孩子的口中,他們獨特的感受,就在于老師看似漫不經心實則獨具匠心的引領下一一流出。
2.自由式的敘寫—快樂“樂曲”進行時
在這種寬松、真實的氛圍下,孩子們表達的都是自己獨特的感受,他們做的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他們的文章可謂“百花齊放”,文章體裁不同,有一事一議的,有記敘文,有議論文;他們寫作的思路也是“多姿多彩”,有從這次考試中懂得細心的重要性,也有從考試中認識到做事要按規則的道理,甚至還有從考試中領悟到要博覽群書。
二、展現學生個性,向快樂出發—有感于張化萬老師的一堂作文指導課
詩歌是一種奇妙的文字載體,在精煉的語句中包含著大量的意蘊。古詩文濃縮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華,通過塑造或歡快或凄涼的意境,傳遞作者的心境和情感。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可以通過詩歌促進學生寫作素材的積累,摒棄單純背誦的方式,實現傳統文化的滲透。
例如,在學習《靜夜思》時,不應該只要求學生熟讀背誦,還要通過多媒體等設施營造詩詞的意境,那種清冷的意境可以幫助學生融入其中,深刻體會作者的思鄉之情。還可以要求學生掌握作者的生平事跡,使學生感受到作者的孤寂之情,理解其思鄉之感。另一方面,以思鄉之情為主題進行拓展延伸,聯系傳統節日,通過學習古代文人如何表達思鄉之情來排解自己的情感,進而要求學生寫作,讓學生產生感恩親人、尊敬教師的情感。
1.讓學生們在體驗中創造個性作文
教師還要經常組織閱讀活動,幫助學生拓展知識面。
首先,定期開展讀書故事探討會。讓學生通過閱讀充實自己的寫作素材。其次,還可以向學生推薦一些讀物,例如在學習《出塞》后,可以推薦王昌齡的《從軍行》系列古詩篇,這樣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還可以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在課堂教學時,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一定要提前分析作品的寫作背景、詩人所處的環境等,通過精心的教學設計和引導,可以讓學生明確文本內涵,感受作者的情懷,體會寫作意圖等。
2.體會作文的快樂
“別讓作文成為一個沉重的負擔,讓作文向著快樂出發!”這是我努力追求的一個目標。常言道,你快樂所以我快樂,教師快樂,學生也才能快樂,學生快樂了,才有興趣投入作文當中。以上兩位老師就是這樣踐行的。快樂的他們,用快樂的方法感染著學生,以至于兩個多小時的作文教學,學生不但不覺得累,而且“沉醉不知歸路”。快樂的時間再長,學生都會覺得短暫,從而使寫作成為一種高效的活動。
名師們在作文教學中所營造的快樂,的確是具有豐富內涵的快樂,是真正意義上的快樂,是一種有價值的快樂。語言積累解決了巧婦為炊中的“米” 的問題;思維訓練解決了詞句的拓展、段篇的結構問題;個性張揚解決了“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問題,從而把寫真話、抒真情,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落到了實處。
此外,寫作也需要注意文字的規范的美觀。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書法欣賞和臨摹時,一定要有意識地滲透傳統文化元素,例如,寫作期間要注意字形結構的上緊下松以及偏旁部首的伸左讓右,通過牢記這些寫字規則,可以使學生寫出來的字體現呼應之美,并且讓學生意識到做人也應如此,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懂得尊重、謙退,有一個寬闊的胸懷,才可以為美好的家庭、和諧的社會做出貢獻。
在滲透傳統文化期間,還需要深入挖掘漢字中所包含的故事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通過引導,了解漢字背景,認識民族文化,產生愛國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在了解漢字情感內涵的同時,學生會更加喜愛學習中國的漢字。例如,很多文字中都包含著文化含義,例如看到“婦”,就仿佛看到一個古代女子在跪著掃地,而“男”就是在田地中賣力干活。通過對漢字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使學生產生好奇心,進而激發他們學習的欲望。
至于名師們的各種快樂作文法,我認為只是快樂作文的一種形式,我們在學習的同時,可以大膽地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快樂作文法。只要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創設的快樂是有內涵、有價值的,學生就會真正感受到作文的快樂,我們也會真正感受到作文教學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張韞《品讀 讓語文課堂綻放異彩》,《名師在線》2020年第10期。
[2] 秦杰、劉金龍《核心素養視野下的小學作文教學研究》,《名師在線》2020年的10期。
(陳萍,1977年生,女,漢族,浙江諸暨人,大學本科,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