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妙
摘 要: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我國對小學生的教育越來越重視。隨著新課程改革深入,素質教育受到推崇,小學生在學習和發展的過程中,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同時,更要注重能力的提高。教育者提出了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小學各學科教學中。因此,小學數學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完善教學模式,將數學內容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讓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 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 滲透
隨著社會的進步,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要求小學生要做到全面發展。小學是學生學習生涯的啟蒙時期,學生的可塑性較強,再加上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要根據新課改的要求以及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以核心素養為導向,將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有效結合,讓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提高綜合能力。
一、小學數學教學滲透傳統文化的必要性
教師的責任不僅是教書,還要育人。“核心素養”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突出強調個人修養、社會關愛、家國情懷,更加注重自主發展、合作參與、創新實踐。
正式發布的“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18個基本要點。這就要求新時代的小學生要了解并認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想讓小學生深度了解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是必要的。
二、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數學課堂的方法
數學是一門基礎學科,同時也是一門科學,需要較強的邏輯性和思維性,并且其中蘊含著辯證唯物主義思想,而且數學是小學生認知世界的必學科目,所以小學數學教師要將傳統文化和數學教學有效結合。
1.通過圖形教學,呈現文化素養
小學數學中,“圖形與幾何”是重要的學習領域,教師經常會運用圖形展示的方式進行教學。
在我國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許多具有中國特色的圖形,例如京劇臉譜中就有多種圖形,在教學中用臉譜展示圖形在生活中的運用,能夠吸引學生的眼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同時讓學生了解蘊含在臉譜中的中華文化,使之受到熏陶。在研究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采用窗花剪紙來讓學生理解對稱圖形的含義,學生在“剪一剪”的活動中學會觀察與思考,在了解剪紙文化的同時,也與對稱圖形有了親密接觸,這種寓教于樂的方式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另外,教師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開放性的課后作業,讓學生通過互聯網了解剪紙文化,加深學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在豐富學生業余生活的同時,也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
2.通過人物實例,呈現文化精神
中國古代有許多優秀的數學家,他們為數學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課外拓展,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我國古代數學家的事例讓學生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圓周率的時候,可以提到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家祖沖之。通過了解我國古代數學家的成就和事跡,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同時激勵他們努力學習。在研究圖形的面積時,可以向學生介紹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通過講授古代數學家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其奮發圖強。
3.通過積極實踐,呈現文化價值
當前教育要求小學生重視能力的提升以及綜合素質的養成,學生的學習不應僅局限于課堂,而要拓展至課外,因為學生參與課后活動的方式也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法。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有效把課上繁重的學習任務分散到課后的實踐活動中,在幫助學生減負的同時,讓學習變得更有價值。
例如在學習長方體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后實踐的方式,讓學生尋找生活中的有關長方體的例子,同時讓他們通過紙卡制作長方體,增強其動手能力。在制作完成后,讓學生用彩筆在長方體上繪畫出具有中華傳統色彩的顏色,之后教師再向學生展示一些具有長方體元素的古建筑,使其了解長方體在古代建筑中的運用。因為小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好奇心也比較強,這樣的實踐活動不但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而且能夠增長見識,體會到數學的價值。
4.通過古代難題,呈現文化內涵
雞兔同籠問題是一種非常益智的題目,也是我國古代數學題目之一。現在教材呈現的雞兔同籠解法便是當時流傳下來的。古代數學問題與中華傳統文化緊密相關,小學數學教師在講解這類題型時,可以向學生講解問題的來源和歷史,讓他們感受到古人的鉆研精神。同時,也讓學生感受到對于古人很難的問題,如今可以輕松掌握解題方法,從而了解到人類的進步。這樣具有豐富知識的數學課堂,學生投入的熱情多,教師也會更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有利于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課堂的展開。
總之,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時代的發展,小學數學課堂也要與時俱進,完善教學模式。將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是一種創新模式,能夠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帶來積極作用。當然,將傳統文化與小學數學教學相結合可采用的途徑和方法有很多種,教學效果也顯而易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活躍數學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同時讓學生了解傳統文化,具有民族自豪感。
參考文獻:
[1] 嚴有年《分析傳統文化在數學教學中的滲透》,《漢字文化》2019年第14期。
[2] 傅燕《核心素養下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論文集卷二—教學探究》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