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曼
摘 要:在基礎教育中,小學數學是最為重要和關鍵的科學之一。在教授小學數學的時候,適當融入傳統文化,可以更好地發揮小學數學育人的功能。另一方面,傳統文化的融入可以讓小學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有趣,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喜歡上數學學科。
關鍵詞:傳統文化 小學數學 滲透 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教育工作者愈發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小學階段不僅是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關鍵時期,還是鍛煉學生數學思維的重要時期,只有打好基礎,才能促進小學生更好的發展。
一、挖掘數形之美,滲透傳統文化教育
數學學科的主要任務是揭示數學規律。教師通過數學教學,還原和再現數學知識產生、形成和發展的過程,將數學知識和社會背景聯系起來,幫助學生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探索知識發展的足跡。
例如,教師在講授 “數學廣角”時,可以通過播放多媒體影像向學生介紹 “田忌賽馬”的故事。通過觀看影像,學生能明白賽馬的過程,體會每個回合的含義,真正在課堂上創設出“傳統文化味”,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文化的認同感。
中國傳統圖案不僅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還蘊含著古人的智慧。在講幾何知識“圖形與變換”時,教師就可以將古代的年畫、銅鏡等圖案展示給學生,鼓勵學生在課后查閱資料了解這些圖案的背景,旨在更加深入地學習我國傳統文化知識。
二、弘揚數學文化,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念
數學教學的過程,實質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播,潛移默化地對學生的價值觀產生影響。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該深入研究數學教學資源,落實新課改理念。
具體來說,教師應該以正確的態度對待數學史料問題。教師在講課時不能僅僅向學生講述歷史故事,而是要通過故事,引導學生了解背景,掌握故事所蘊含的價值觀,積極構建更具教育意義的模式。比如,眾所周知,祖沖之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提出了圓周率的數值,是中國人民的驕傲。而教師在向學生講述祖沖的時候,不能簡單地介紹他的生平,還要幫助學生探索如何才能“借助正多邊形周長研究圓周長”,體現其中的數學智慧,同時體現祖沖之不斷探索、執著努力的研究精神。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不僅對祖沖之、圓周率等有更加全面的認識,還能體會到古人刻苦鉆研的精神,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
三、了解數學歷史,感受先賢的人文精神
教學過程中,適當向學生介紹數學發展的歷史,可以起到一定的德育作用。小學數學的德育教育,大多以名人經歷作為導向,在引導學生掌握數學發展過程的同時,讓學生將名人作為榜樣和燈塔,指引其更好地前行。
比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我國古代數學家是如何刻苦鉆研和努力,使中國古代數學不斷進步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崇拜心理,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家對數學的熱愛之情。通過學習這些名人的精神,學生在無形中就會構建自身的價值體系。
我國歷史悠久,這類名人資源非常多,教師要注意把握機會,利用這些名人的名言和事跡,幫助學生了解數學發展的歷史,在課堂上體現德育教育思想,促使學生感受先賢的人文精神,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知識的了解和認識。學生學習了數學史,就會體會到中國不僅具有悠久的文化、古老的文明,更有充滿智慧的科學家,從而幫助學生樹立起為祖國的強大而努力拼搏的使命感。
四、開展實踐活動,發揮傳統文化價值
在向學生滲透傳統文化內容的時候,教師要注意將課堂教學和課外探究有機結合起來。教師可以設計一些和課堂學習內容有關的研究性活動,讓學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和感受中國的歷史文化,確保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外活動可以真正起到教育和德育的目的。
比如在教學《計算工具的認識》時,傳統教學方法大多只介紹算盤的產生年代,并且將教學重點放在了應用算盤進行計算上面。其實,“算盤”最早是由我國發明的,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它的出現和應用從某種程度上說促進了世界技術和計算工具的發展。教師引導學生對算盤進行充分認識,深入探索其用法,對于促進學生更加全面地掌握中國傳統文化知識具有積極意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下搜集和算盤有關的資料,然后在課堂上學生之間相互交流,或者找某位同學進行講解,幫助學生掌握算盤的歷史的同時,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再如,講授《對稱》這一課程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收集圖案,然后讓學生利用電腦軟件設計“對稱”圖形,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對稱的含義。在教授《年月日》這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網絡,了解我國的歷法,理解日歷中蘊含的數學問題。在教授簡易方程這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多媒體視頻,了解方程在中國發展的歷史等。
這些教學實踐方式的開展并沒有脫離課堂,既幫助學生掌握了理論知識,還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還讓他們以更加直觀的方式了解和感受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深刻體會到了數學的應用價值。
總之,數學學科中蘊含著豐富多彩的內容和傳統文化知識。但是大多小學生對數學學科的學習表現出畏懼,之所以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因為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沒有被激發出來,這不利于學生的發展。所以,數學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注意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教學實踐中,確保學生在掌握數學知識的同時,深切感悟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體會傳統文化的價值,為其更好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高成仁、祖洪明《傳統文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課程教育研究》2017年第7期。
[2] 羅炳生《讓傳統文化在數學教學中傳承》,《新課程(中學)》 2017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