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慧娟
摘 要:特殊教育無論是教育對象還是教育內容都與普通教育有所差異,而培智學生又是特殊教育中的一種類型,大多表現為智力的發展不健全。面對這類學生,教師自然不能以正常的標準來要求,因此,特殊教育中的培智音樂教學是一門需要深入研究的藝術。
關鍵詞:特殊教育 培智教育 音樂教學
培智學生雖然在智力方面有著一定缺陷,但并不代表培智學生沒有任何潛能可以開發。培智學生的心理年齡普遍較低,因此,就要從他們感興趣的地方入手,挖掘其潛能,最終達到培養和發展其智力的效果,而音樂教學便是一種很實用的鍛煉方式。
一、特殊教育中進行培智音樂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開發培智學生的潛能,彌補缺陷
培智學生的記憶力不強,但是,他們對于手工、音樂等比較感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側重點向這些方面轉移,從而達到開發學生潛能、彌補缺陷的效果。以音樂教學為例,音樂首先可以喚起培智學生的耳朵,讓他們循著聲源集中注意力,在音樂的旋律中自我陶醉,再加上教師精心準備的游戲,培智學生便可以逐漸發現音樂中的節奏美。
2.有利于充分調動培智學生的參與積極性
培智學生很難融入正常孩子的娛樂之中,甚至一些偏見會讓他們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灰色。久而久之,培智學生便很少積極主動地去參加一些活動,習慣式的逃避漸漸吞噬那顆積極向往的心。培智音樂教學主要是以學生為參與主體,這樣一來,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到活動中來,而且,教師會加大關懷和鼓勵力度,處于這個學習環境中的學生,水平都是相似的,培智學生便容易重拾自我,保持一顆美好的心靈。
3.有利于培養培智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培智學生的心靈更為敏感,雖然他們的智力有缺陷,但是他們還是能夠分清好意和敵意的。有些培智學生受到外界不友善的對待,內心充斥著膽怯和消極,但是世界的美好不會被某些不友善的現象所玷污,因此,在對培智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應該用音樂喚起學生對生活的熱情。
比如,很多音樂都融入了作者的思想,很多音樂家將內心的吶喊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出來,而這些對生活充滿激情的音樂能夠洗滌學生的心靈。中國傳統音樂最典型的就是宮、商、角、徵、羽,其實,由這五音逐漸演變為如今的中國風。《二泉映月》的彈奏者是與學生一樣的殘疾人,但是,阿炳能夠用音樂抒發自己的抗爭情懷,聽了這種音樂,能夠喚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去對待生活中的起起落落。
二、特殊教育中進行培智音樂教學的策略
1.教師靈活調整教學觀念,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培智教師進行音樂教學,最常用的方式是教師領唱、學生跟唱。但是這樣的教學方式并不那么容易進行。首先,培智學生的學習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此,教師領唱的時候學生會出現不配合的現象。其次,傳統的教學方式使教師的教學觀念受到局限。因此,教師應該及時適應新課改的要求,靈活調整教學觀念。
一般而言,中國傳統音樂多以樂器演奏為主,純音樂沒有歌詞,學生理解起來就更加困難。因此,教師應該以更為生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傳統音樂進行理解。比如,在教《高山流水》這首傳統音樂的時候,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聽一遍。這首音樂比較舒緩,容易讓學生安靜下來,之后教師為了讓學生理解音樂的內涵,可以用講故事的方式為學生講述伯牙和子期的友情,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友誼二字,教師還可以配合《高山流水》這首音樂,組織學生進行關于友誼的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和輕松的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在多種感官的配合之下感受音樂的律動美,學習音樂的同時,還能鍛煉學生對音樂內涵的認知和理解能力。
2.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引導學生自我積蓄、豐富情感
培智教學中引入音樂元素就是為了讓學生增強情感體驗,因此,教師在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比如,《高山流水》表現了伯牙和子期的友情,教師便可以借助這首音樂來加深學生對友情的理解和感受,伯牙將內心的情緒借助琴抒發出來,而樂曲的激昂、跌宕都被子期悟出,教師再配合動畫的形式,更能體現出兩者的情誼。教師可以借助這首音樂來告訴學生身邊處處有好朋友,要以一顆友善的心去對待世界。
三、特殊教育中進行培智音樂教學的要點
1.教學內容要簡單,旨在讓學生了解基本音樂知識
培智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具有局限性,因此,如果要教給他們較為深入的音樂知識是不太現實的,教師在選擇教學內容的時候要注意適當性,如果選用的教學內容對于學生而言過于困難,那么,音樂教學便達不到激發興趣的效果。教學內容越難,對于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越不利。因此,音樂教學內容要與學生本身特點和接受能力相匹配。
2.教學對象回歸學生本身,讓學生脫離被動狀態,走向積極主動
培智學生雖然不像其他學生那樣遵守秩序和規則,但是,他們仍然是音樂教學課堂的主體,教師的教學方向是以學生的情況為基準的,如果剝奪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那么,學生只會充當課堂的附屬品,會對課堂失去期待。由此可見,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讓教學對象回歸學生本身,讓學生脫離被動狀態,走向積極主動。
參考文獻:
[1] 曹馨文《音樂教育在特殊教育中的教學運用》,新疆藝術學院2019年碩士畢業論文。
[2] 羅翠婷《特殊教育學校音樂教學策略分析》,《北方音樂》2019年第7期。
[3] 牟克錕《特殊教育學校培智音樂教學的創新》,《文學教育(下)》2019年第4期。
[4] 王飛《有感于小學特殊教育之培智音樂教學》,《中國校外教育》2017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