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素質教育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我國更加注重為學生開展專業化教學工作,其中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工作中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應采用專業化手段授課,其中應用題教學是數學教學中的重點,提升應用題教學的質量,將會確保學生能夠將掌握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提升應用能力。而對于處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自身并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在面對各種抽象復雜的數學應用題時很難實現有效解決,這時教師就應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授課。因此,文章將圍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為主題來展開分析,通過詳細了解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再提出促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育有效教學的可行性對策。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應用題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主要內容之一,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理論知識基礎,還要有著分析能力、處理問題能力,當學生具備良好應用題能力時,會實現在這一潛移默化過程中提升自身綜合素質。所以,在后續數學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注重應用有效應用題教學策略來引導學生進行專業化學習,確保其全面發展。
二、 針對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薄弱環節的探究
當前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中依然存在著各種問題有待完善,對于處于小學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學習基礎,而應用題是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學生自身應用題學習質量的高低將直接影響著最終的成績,但是由于應用題教學工作存在系統、抽象的特點,所以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欲,而且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段過于落后,未能夠重視訓練學生的應用題解題能力,學生很難在第一時間掌握有效的解題手段,教師這種灌輸性、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導致應用題教學脫離實際,不能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學生處于這種被動的學習狀態中未跟上教師的授課節奏以及挖掘出自身的潛力。所以說,要想有效處理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教師應當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各項問題,采取有效手段提升應用題教學的專業性和有效性。
三、 針對促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可行性對策的探究
(一)轉變教學理念,交給學生解題技巧
為了推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的有序開展,應注重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在傳統的數學教學工作中,大多數教師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較為深遠,過度重視理論教學工作,幫助學生形成完善的知識體系,但是卻忽略了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導致其在面對各種實際問題時不知從何處下手,很難完成各種數學學習任務。所以,在后續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及時地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和關注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教學工作的開展,還應當對自身的角色準確定位,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及發揮出自身引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解各種解題技巧,在教學應用題時可以用轉化、變與不變、數形結合、函數與對應、模型、變中抓不變等數學思想方法,從而明確探索方向,避免教學缺乏針對性。
例如,一批零件原計劃30天做完,實際每天比計劃多生產10個,結果提前5天完成任務,原計劃每天生產多少個零件?
學生一看到題目很茫然,無從下手,不知怎么解決問題。如果能教給學生用數形圖來表示,那么就可以很明顯地解決問題。數形圖:
白色的大長方形表示零件的總數,白色大長方形的長表示天數30天,寬表示計劃每天做多少個零件,條紋的小長方形①的零件個數表示的是(30-5)天×每天多生產的個數10個=250(個),這個250剛剛好是原來生產5天的零件個數,也就是圖形②表示的零件個數。即(30-5)×10÷5=50(個)就是問題所問的原來每天生產的零件個數。
學生通過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方法,在自主探究過程中實現思維始終處于活躍狀態,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達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二)聯系生活情景,促進學生求知欲望
小學數學高年級的學生其思維還處于發展狀態,并且對一切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所以在學習過程中很難將自身的關注點一直放在解題過程中,教師就應當發揮出生活情景教學模式的利用優勢,促進應用題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在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各種多樣化的手段在數學教學工作中廣泛應用,而情景教學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手段,據有廣泛的應用空間和價值,能夠實現把各種抽象系統的知識點以形象的形式展現出來,并且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和日常生活相互聯系的情景來加強體驗,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情景中加強應用,處理各種應用題,最終提升整體教學效率。例如,在教學六年級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時,很多老師都是直接給出已知條件和問題的封閉性題目,刻板和傳統,這樣的設計限制了學生的發揮,不利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能力。如果設計學生身邊的問題情境,學生更有學習的欲望。
例如:方彥和周雅芳想知道學校操場旗桿的實際高是多少米?于是做了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1)把3米長的竹竿直立在學校操場地面上。
(2)測得竹竿影長1.2米。
(3)同時測得學校旗桿的影長為4.8米。
請你用所學的比例知識幫他們算出學校操場旗桿的實際高度。
通過設計這樣學生身邊的生活實例,為學生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問題,激發求知欲和好奇心,實現在處理問題中完善自身數學解題能力,構建數學體系。
(三)組織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創新意識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教師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積極組織各種應用題活動來提升教學的有效性,如果教師單憑課堂時間進行應用題教學工作,那么很難落實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應拓展教學空間和途徑,引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來開展學習,從而掌握應用題解題技巧,提升自身綜合能力。而且在拓展應用題教學空間,開展各種應用題活動時,不斷保優化學生的學習手段,讓學生的思維具有開放性,避免受到各方面的限制,從而改變自身所固有的數學學習觀念。例如,當教師在引導學生完成階段性的應用題教學工作之后,應在第一時間為學生組織開展課外應用題活動來復習鞏固,其中在活動設計環節中教師要加強和學生的了解和溝通,掌握其個性化需求,并依據學生好勝心這一特征來創設解題競賽活動,實現為學生布置和教學內容相互聯系的應用題,再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解答,依據學生的解題速度以及正確率來評選出獲勝者,而大部分的學生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主動地融入學習過程中,深入研究和處理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例如,在教學完《比例》這單元后,可以讓學生們分組探究“自行車里的數學”;上完《折扣》這節課后,可以讓學生去超市進行市場調查,思考購物中的折扣問題。在教學排列組合和統計知識后,通過讓學生搭配合理的營養午餐,感受數學的生活性和實用性。
(四)開展專題訓練,彌補學生薄弱環節
教師應實現開展專題訓練工作來促進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要想實現讓學生形成專業解題能力,要落實通過各種實踐來實現,但是并不是要求教師采用“題海戰術”來達到穩固學生解題能力的效果,而是合理進行專題訓練,讓學生科學規劃練習時間,通過有限的練習來彌補自身存在的薄弱環節,提升解題能力。而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要善于歸納總結學生在解答應用題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和易錯題,并以專題訓練的形式來讓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像在班級中教師發現部分學生的審題能力有待提升,那么則可以采用以生活實例為基礎的應用題,為學生開展專題訓練,這一應用題解答過程難度系數相對較低,但是在題干中包括的信息較多,需要學生認真分析題干來提取有效信息。而在對計算能力有待提升的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則要合理選擇計算量較大以及計算手段多樣化的題目,提供給學生們進行專項訓練,實現在這一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從多角度系統研究分析數量之間存在的計算關系。除此之外,教師要讓學生全面掌握各種系統專業的解題手段,在小學數學教學工作中應用題的數量是具有多樣化的,但是大部分的數學題目都能實現轉化歸納,采用數學思想方法進行處理,像數形結合等,所以教師應注重在應用題教學工作中合理滲透數學思想方法來幫助學生以便捷的手段處理問題,并學會舉一反三以及一題多解。
四、 總結
通過上述問題分析,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中注重采用多樣化手段的重要性,而教師也要以一種正確的眼光看待當前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實現在后續教學工作中注重轉變以往的教學理念、落實采用情景教學模式、積極地組織應用題活動、實現開展專題訓練教學以及合理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而教師也要具備一種終身學習意識,加強反思以及總結教學經驗,對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深入研究,發揮出其應用優勢,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學習數學的魅力和價值,化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增加應用題教學的趣味性,為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以及提升學生的處理應用題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敬順,董祥芳.小學數學高年級應用題解法探究[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7(33):13-15.
[2]孫淑敏.基于自主探究模式的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研究[D].新鄉:河南師范大學,2017(12).
[3]李錄琴.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8(3):42-43.
[4]李寶林.高效課堂背景下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8(7):127-128.
[5]茍奕平.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探索[J].成功:教育,2018(2):87.
[6]李錄琴.小學高年級數學應用題有效教學策略[J].現代中小學教育,2017(3):42-43.
作者簡介:
蔡振華,福建省漳州市,云霄縣下河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