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是中國當前背景下信息科技發展的新興行業。“互聯網+”作為一種新的科學技術,融合了傳統行業和信息技術,促進了中國多個行業持續發展,也給教育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文章從一名初中體育教師的視角,芻議“互聯網+”在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機遇以及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體育;信息技術;“互聯網+”
一、 前言
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是教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育的主要特色,是中國當前教育領域戰略目標的主要發展方向,更是加快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形式。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學校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結合信息技術實現了課堂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創新,不斷構建多樣化教學平臺、教學評價體系,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高效課堂,推動互聯網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有效運用,體育學科也不例外,依托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優勢,提高體育教學效率。但互聯網和信息技術始終處于動態發展階段,如何科學地運用互聯網優勢落實體育教學活動也是每一位體育教學者探討的重要課題。
二、 “互聯網+”給初中體育教學帶來的積極影響
“互聯網+”給初中體育教學帶來了更多機遇,同時也產生了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能夠助推初中體育教育現代化發展,提高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具體而言,筆者結合自身教學實踐總結了如下積極影響。
第一,有利于拓寬教學內容。“互聯網+”最大的優勢就是教師能夠直接利用網絡優勢,從網上搜集和甄選體育教學相關素材,比如圖片、視頻、音頻等,都可以輔助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且這些生動形象的資源作為體育課堂教學的補充,對初中學生更有吸引力,更容易博得學生的關注,從而更有利于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第二,有利于優化教學方法。“互聯網+”時代背景不僅給教師帶來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同時也能夠加快課堂教學方法創新。傳統的教學方法大多依靠教師口述、示范、學生練習等方式進行,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極容易導致學生喪失運動積極性,同時也制約學生體育運動技能學習和運動效率。而“互聯網+”則有利于改變這種面貌,有助于教師開展“視頻教學”“多媒體教學”,從而加快“先學后教”等教學方法在課堂的落實,更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更尊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利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第三,“互聯網+”可以實現課內與課外的拓展,基于“互聯網+”渠道在課外對學生進行引導培養,讓學生在課外可以有效保持體育運動和鍛煉,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實現綜合性的有效發展。
三、 “互聯網+”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發展方向
所謂“互聯網+”其實就是將互聯網視為一種工具。從初中體育教學需求而言,這一工具的價值主要體現在資源、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方面,借助互聯網優勢,教師能夠獲取更多豐富的教學資源,更先進的教學方法,更開放、靈活的教學形式,從而不斷從傳統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落實以學生為本位的課堂教學,以此提高學生體育學習和運動積極性,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一)“互聯網+資源”,豐富初中體育教學內容
豐富的教學內容是保證學生對課堂感興趣的先決條件。傳統的體育教學大多比較枯燥,理論教學中講師給學生講一講相關運動技能、技巧,需要注意的事項。盡管這種以傳授知識和技能為目標的課堂也能夠讓學生掌握體育相關技能技巧,但非常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積極性。而新課改強調以學生為主體,要求教師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所以,利用互聯網優勢豐富教學內容勢在必行,通過網絡渠道,給學生引入更多精彩、有趣、形象豐富的資源。
以足球教學為例,在開展足球教學實踐活動前,可以提前從網上下載與足球相關的資料,比如足球的起源,足球在中國歷史發展中的體現(蹴鞠),世界杯的發展,世界杯相關視頻,足球球星介紹等等。又如排球教學中,可以播放奧運會上女排的激烈比賽的視頻,結合視頻給學生講一講他們艱苦訓練的故事。當學生耳聞視頻中更有公信力的表述以及親眼見到真實場景的時候,內心就會受到極大的感染,因此就能夠更主動積極地投入訓練中。以這些多樣化的內容讓體育課堂更加飽滿,讓學生了解更多體育知識,拓寬學生知識視野的同時也調動學生課堂積極性。
(二)“互聯網+手段”,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方法
影響一堂課教學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教學方法就是其中的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往往能夠在課堂教學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同時也能夠減輕教學壓力,加快教學節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具體而言,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方面著手。
第一,利用圖片、視頻輔助課堂講解。體育不同于一般文化課程,體育更強調技能技巧的訓練,更注重實踐教學。所以,指導學生掌握相關技能技巧非常重要,傳統的體育教學主要依靠教師動作示范指導學生掌握運動技能,當教師在示范時,就無法全面了解學生技能學習情況。但如果在教學中插入視頻教學,比如網上相關教學視頻,或者自己提前錄制的微課視頻,一邊播放視頻,一邊進行重難點講解,學生看得更清晰直觀,教師也講得更輕松有趣。極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降低了教學難度。
第二,結合專業體育訓練視頻指導學生訓練。視頻教學不僅能夠輔助教師,同時也可以輔助學生自主學習。比如當教師講解完視頻內容以及體育技能重難點知識后,可以指導學生有序訓練,在訓練過程中,學生對照視頻內容檢查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不斷調整自己的技術動作,確保自己動作標準和專業。當然,這一過程中,教師也可以來回巡視學生的訓練情況,針對學生的問題提出建議,在尊重學生自主訓練的同時保證學生訓練效率。
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給學生播放一些專業比賽視頻。以籃球教學為例,“快攻”是籃球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快攻這個動作涉及了多方面知識,比如球傳遞的速度、遠度,與手的作用力大小息息相關,如果手對球的作用力大,那么球傳遞的速度則會更快,傳遞的距離也會更遠。對于這種理論知識,單靠教師口頭講解,很難讓學生理解。所以,為了幫助學生快速掌握籃球快攻技術,可以開展一個互聯網視頻的觀摩活動,當教師講解完理論知識后,再組織學生觀摩著名球隊的比賽視頻,通過直觀形象的視頻讓學生學習他人傳球、快攻的技巧,從而掌握籃球運動相關技能。
第三,利用互聯網實現課內外結合教學。教學絕不止課堂幾十分鐘,真正的教學是基于課堂但卻高于課堂的,真正完善的教學既有課堂教學也有課外教學。如何拓寬體育教學路徑,完善課外教學模式一直都是體育教師探索的重要課題,直到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教師開始嘗試依托互聯網技術開展課外教學,比如運用線上直播教學,微視頻教學,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自主觀看微視頻,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課后上直播課,這兩種方式都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補充和完善,也是實現學生課后自主學習,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幫助學生養成良好體育運動習慣的重要手段。具體而言,筆者有如下建議:一方面可以利用微信公眾號這一平臺構建體育教學平臺,將微信公眾號運營為一個小型的體育教學平臺,每天定時給學生推送一些體育資訊,學生自己在課外就可以通過微信公眾平臺獲取這些資訊,掌握體育運動相關新聞、知識。另一方面可以借助網絡小視頻功能,要求學生每天視頻打卡,將自己運動鍛煉的視頻發到班級微信群,或者在微信空間里分享自己的運動視頻,以此種方式監督學生課后自主鍛煉,培養學生良好運動習慣。
(三)“互聯網+融合教育”,完善體育教學體系
新時代體育教師不僅承擔著傳遞知識,答疑解惑的責任,更承擔著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心理健康教育的責任。只有將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融入體育教學之中,才能真正有助于體育教學體系的完善,才能真正凸顯體育教學的育人價值。所以,筆者提倡利用互聯網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開展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培養學生積極健康的心理品質。例如,可以直接從網上搜集一些與體育運動、體育文化、體育比賽相關的真人真事的短視頻,以他人積極樂觀、勇敢追夢的精神來感染和熏陶學生,讓學生懂得堅持的重要性,樹立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同時也以他人的事例來感化學生,對學生進行抗挫折教育,讓學生變得更堅強,更有勇氣。從網上獲取的視頻資源遠比教師口頭講授理論知識來得更有價值,與其每一節體育課都在強調德育、心理品質,不如讓學生看一看生活中的真人真事,如此直觀形象的畫面更容易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自覺樹立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四、 結語
總而言之,“互聯網+”時代背景給初中體育教師開展體育教學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也給學生學習帶來了不同的精彩,讓教師不僅獲取了更加豐富的教學資源,也可以運用更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讓初中體育教學別開生面。當然,關于“互聯網+”支撐下的初中體育教學策略遠不止筆者上文所說,更多相關內容有賴廣大體育教學者共同探索和創新。
參考文獻:
[1]黃輝.“互聯網+”背景下初中體育教學變革的實踐研究[J].田徑,2017(4):44-45.
[2]林洋,付佳.“互聯網+”視閾下中學體育教學改革路徑探析[J].電腦迷,2018,94(5):113.
[3]申瑞普.兩會背景下對“互聯網+校園體育”發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1):128-129.
[4]陳銳.探究新課改背景下多媒體技術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有效融合[J].教育:文摘版,2016(10):215.
[5]李超,宮波.略談信息技術與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整合策略[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5):136-137.
作者簡介:
馬杰,山東省肥城市,山東省肥城市汶陽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