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建·丹麗
摘要:幼兒階段的兒童大都不具備流利的語言表達能力,而這一階段恰巧是幼兒養成語言習慣的重要時期,幼兒教師應該注意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多用語言表達自己,制定多樣化的教學活動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他們逐漸養成完善的語言體系。本文分析了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制定了相關的實施策略,希望對培養幼兒語言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策略
一、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意義
語言表達能力是適應社會生活必備的一種溝通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之間信息的傳遞大多是通過語言表達實現的,語言也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最基本的溝通方式,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提高溝通效率,由此可見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至關重要【1】。語言表達能力的養成并非在一朝一夕之間,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使幼兒盡早的學會利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為其日后的人際交往能力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礎。此外,語言表達能力能夠促進幼兒日常學習效率,在參與教師設置的教學活動中,幼兒可以清楚的表達自己的學習意愿,通過與教師的有效溝通,有利于幼兒準確掌握教師傳遞的知識信息,進而提高幼兒的學習效率。
二、培養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激發幼兒語言交流興趣
剛入園的幼兒常常會因為在陌生的環境中缺乏安全感,不愿意與班級中的同學和老師進行交流,由于幼兒園是幼兒開始集體活動的起始階段,他們或多或少會在心理上形成排斥心理,將自己封閉起來。這時教師幫助學生快速適應集體生活,讓幼兒逐漸熟悉周圍環境,使幼兒主動從封閉的心理狀態中走出來,與同學一起學習、玩耍,感受在幼兒園與同學們一起交流的樂趣,進而激發幼兒語言交流興趣。例如,針對剛入園的小朋友,他們會表現出極大的排斥心理,會因為離開家人哭鬧、發脾氣,教師可以開展“游戲”活動,轉移幼兒的注意力,讓他們在活動中逐漸適應陌生的環境,如“繪畫游戲”,教師可以開展繪畫活動,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繪畫接力,教師指定繪畫內容,每個小朋友只可以畫一部分內容,通過接力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師布置的繪畫任務。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要引導幼兒做好配合,讓幼兒感受不一樣的繪畫樂趣,使其在學習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更大的樂趣,激發幼兒的交流興趣,引導幼兒進行有效溝通。
(二)充分發揮語言教育材料的作用
幼兒教育旨在培養幼兒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通過教師專業的引導,讓幼兒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幼兒日后的集體學習生活奠定基礎。因此,幼兒的語言表達成了重點的培養內容,作為幼兒必備的基礎能力,教師要進行重點培養,促進幼兒的語言發展。教師可以通過豐富的語言教育材料,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根據幼兒的發展年齡階段,制定符合其心理特征的培養計劃,進而提升幼兒的語言能力【2】。例如,引導幼兒回憶教師所講過的故事,既能提高幼兒的記憶力,還能鍛煉幼兒的語言組織能力,幼兒在回憶具體的故事內容時會逐漸形成自己語言的體系,以《龜兔賽跑》為例,教師:“小朋友們還記得前幾天老師講過的龜兔賽跑的故事嗎?”,這時幼兒會積極的回答教師:“記得!”,教師:“那么,誰能給上來給老師和同學們講一講呢?”,小朋友們會表現出極強的表現欲望,會積極的舉手示意。在這樣講故事的過程中的,可以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幼兒思考能力的形成,教師要鼓勵幼兒大膽表達,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有利于幼兒的全面發展。
(三)創設寬松的語言環境
寬松的語言環境包括日常課堂上幼兒的學習環境以及幼兒休息期間教師所組織的其他活動,目的是幫助幼兒快速融入教師創設的語言環境中,在這個語言環境中包括教師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讓幼兒在學習和休息的過程中感受不同的語言環境,使其逐漸養成獨特的言語體系。例如,教師可以利用繪本教材,繪本上的內容豐富多彩,選擇幼兒都感興趣的故事,改編成一個小劇本,讓幼兒進行表演,提高幼兒在課堂上的參與度,要注意的是劇本臺詞的內容要符合幼兒現階段的語言體系,這樣幼兒才能體會到表演中的樂趣。再如,幼兒在自由活動期間,教師可以將幼兒分成幾個小組,為每個小組都選擇一些玩具,由于玩具的數量有限、種類不同,幼兒之間可能會因為搶奪玩具發生沖突,教師要時刻關注每個小組的動態,在幼兒發生沖突時及時化解,并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在幼兒表達自己想法的基礎上要講道理,讓幼兒學會如何用語言與同伴進行和諧的溝通,從而更加全面的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四)增強教師與幼兒的互動
教師在日常的課堂教學中要豐富教學內容,盡可能的增強與幼兒的互動,可以用提問題的方式引導幼兒表達,這樣既能幫助幼兒集中注意力,還能培養幼兒快速反應能力【3】。例如,在學習詩歌《如果我能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引入詩歌的主題,教師:“說到飛,大家能想到什么呢?”幼兒的回答多種多樣,如蝴蝶、蜻蜓、小鳥、飛機……緊接著教師要追問:“那你們知道它們為什么會飛嗎?”幼兒:“因為他們都有翅膀”……通過這樣與幼兒對話的形式,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活動中適當融入與幼兒生活相關的內容,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他們更愿意參與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引導幼兒發散思維,培養幼兒的想象力,為幼兒的深入學習奠定基礎。
結語
綜上所述,幼兒階段是培養兒童語言能力的關鍵時期,教師要利用這一時期,引導幼兒形成完整的語言體系,根據幼兒的心理發展特點制定教學活動,同時,也應注重環境的營造,讓幼兒在寬松活躍的環境下提高自身的表達能力,要多運用游戲和情景形式鍛煉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調動幼兒的積極性,這樣幼兒更容易表達自己的想法,進而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邢垚.幼兒園教育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策略[J].中外交流,2019,26(50):384-385.
[2]鄒潔.幼兒園教育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20,(13):293-294.
[3]梁思思.幼兒園教育中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文淵(高中版),2019,(9):236-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