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華
摘要: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發展,我國對人才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作為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之一的英語,在我國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而目前農村小學英語的開設更是體現了這一點,英語課已成為了小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對于農村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大都是留守兒童,學習英語環境的欠佳,又外加之他們自身的特點,讓他們學好英語則成了一項長久而困難的工作。
關鍵詞:農村教育;小學英語;興趣培養
隨著外語教學在我國的蓬勃發展,英語教學受到了社會的普遍重視,因此這幾年英語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改進,但是總體教學情況卻不盡令人滿意。而且我國學生是在母語環境中學習英語的,除了英語課堂,學生很少接觸到英語,尤其是農村小學生。小學生不同于嬰幼兒,他們已經具備一定的分析綜合能力,掌握基本的語法規則必然有助于他們分析語言錯誤,從而加速規范語言的習得。對初學者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培養其對外語的學習興趣和信心。因此農村小學英語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最大限度地促使學生由知識型向能力型轉化,從而實現有效的授課效果。
一、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現狀
對于農村學生來說,因為受教學條件的限制,對于知識的獲取相對比較狹窄,平常學生們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只是通過簡單的上課交流,沒有像城里的孩子有補習班的幫助。所以就導致農村小學在進行英語學習的時候對于英語的學習興趣相對較低。不過隨著近幾年的發展,我國從上到下都深刻的意識到英語這一問題,不能讓學生們在學習英語的時候過分依賴老師。總體來說,現階段農村的英語學習還處于啞巴式教學中,學生們對于英語知識的交流,存在聽不懂、讀不好、寫不完的現象。
(一)學校、家庭因素
學校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是教學中最為關鍵的因素。在農村小學英語每周僅開設兩、三節課,教師每節課都是新授課,沒有過多時間檢查和留給學生充分背讀的時間,所以有些學生每節課都有知識欠賬,久而久之,成績難以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也逐漸下降。農村家長的英語素質相對不高,不會也不能輔導自己的孩子,心理上完全依賴老師。
(二)學生自身因素
相對于城市里的孩子來說,農村的孩子接觸事物的層次狹窄,英語課上相關知識了解的甚少,缺乏自信,又害怕說錯被老師批評、被同學笑話,所以在英語學習中比較拘謹,不敢大聲說英語。在課堂上,學生基本上是被動地學習,缺乏學習主動性,學生學習的創造性沒有得到很好地發揮。大部分學生在課堂上很少主動回答問題,有的甚至會在上英語課時“開小差”,有的學生對英語的用途感到迷茫,漸漸地致使英語成績不理想,也就導致了英語學習興趣的減弱。
二、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培養
在農村小學從教英語二十多年的日子里,我們深深體會到了農村小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所出現的問題。在思考了如何進行小學英語興趣教學,使小學生對英語充滿濃厚的興趣,并養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后,我試著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并做了以下幾點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樹立信心,引發興趣
做任何事,沒有信心都是空談。小學階段由于學生都是剛剛接觸英語,他們對英語都懷有強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師能抓住這一特點,正確引導,樹立學生學習的信心,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在農村小學教學中,教師在考慮到這一點的同時,還應看到,與城市小孩相比,農村小學生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他們害怕說錯被老師批評,因而羞于說英語也不太敢說英語。
2、靈活教學,寓教于樂,激發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人們在學習上最積極重要的因素。”兒童的自律意識、恒心、耐心和自學性相對較弱,只有他們認為有趣的東西才能抓住他們的注意力。因此,教師在自己的英語課堂教學中要經常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寓教于樂,以使學生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識的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情感、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樂學、愛學。在教學時,教師可融要教學的英語知識于游戲、兒歌、歌謠、話劇表演等多種教學方式里,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3、巧創情境,誘發興趣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必須盡最大限度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用英語進行活動,讓學生感受到運用所學語言成功地達到某種目的后的愉快。教師要想使小學生能夠在40分鐘的時間內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就必須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創設各種情景,做到教學情景化。這樣才能誘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促進英語水平的提高。
4、積極挖掘資源及有利因素,鞏固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農村的小學校園,由于學校的教學設施相對落后,一些多媒體教學設備很難每節課就在課堂上出現,學生們所獨有的環境就是田間地頭。結合學生這一生活環境,教師就可以將之運用到課堂教學中。如:教師在教學“Catching butterflies”“pick up leaves”“watch insects”等關于業余愛好的詞組時,就可以利用校園環境進行教學。教師可將學生帶到操場上一起感受詞組的意思,讓學生在玩中不知不覺學會運用詞組。另外,作為一名在農村執教的小學英語教師,還應該博采眾長,積極發掘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有利因素,善于引導學生返現身邊的英語,減少小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上的枯燥乏味感。比如,教師可引導學生觀察自己常喝的“milk”,去逛街時銀行門口的“bank”,等車時車身上的廣告以及生活中的各種生活用品名稱,通過幫助學生強化日常生活中的多觀察、多記憶的意識,使學生的詞匯量不斷得到提升,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斷得到鞏固和加強。
5、融洽師生關系,強化農村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英語興趣教學不僅是一個教育認知的過程,而且是一個情感教育的過程。它具有激發學生求知欲和心理催化的作用。作為農村的小學英語教師,更要注意農村小學生這個群體的特殊性,要適時地通過與學生建立起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來強化學生對學科知識學習的興趣,將學生由“苦學”變成“樂學”。
三、結語
總之,英語學習,興趣為先,強制的學習不是成功的教育。只有積極快樂的英語學習,學生的語言能力才會大幅度提高,才有余地談論交際能力的培養。所以,作為英語教師,我們不僅要向學生傳授語言知識并使他們掌握技能,更要重視培養和保持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新課標提出的要求落到實處。教師在教學中應通過各種途徑,從多方面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以促使學生成為新世紀所需要的人才,這也是我們每一位英語教師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