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春
摘要:隨著國人對于身體素質以及身體健康的重視,全民健身的浪潮也越來越大,正是由于這種趨勢的發展,很多高校也認識到了不應該只是讓健美操局限在學校中,更應該將高校健美操教學社會化,讓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健美操、認識到健美操的優勢并投入到健美操的鍛煉中來。本文分析了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現狀,并結合自身經驗以及學習經驗總結了一些高校健美操教學在全民健身視域下的發展策略。
關鍵詞:全民健身;高校;健美操教學
一、前言
雖然從當前高校健美操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學效果是非常成熟的,但是并沒有做到很好地去社會化接軌,與“全民健身”相結合,同時在教學中社會化的教學也是較少的。健美操教育在高校學生的教育中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也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具有很重要的育人功能。健美操教育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健美操興趣,培養學生的氣質,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放松身心,提高學生的智力,讓學生身心都得到發展,指引學生追求更高的精神層次,以此來促進學生能夠在德、智、體、美、勞等全方面發展。因此,高校健美操教育必須要反思當前的教育現狀,進行調整,讓健美操教學在全面健身視域下更好地發展。
二、當前我國高校健美操教學現狀
在當前高校中,每一位體育專業生都會學習到健美操的課程,健美操教學的設置一方面能夠豐富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還能夠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但是很多學校都只注重健美操的施教,卻忽視了學生的興趣,甚至是忽視了健美操對于學生將來就業的作用,這就讓健美操的教學與社會化教學分割了,讓健美操教學失去了社會意義。因此,各大高校如何將健美操教學在全年健身視域下進行發展是當務之急。在各大高校的健美操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作為主體,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以及健美操的社會性作用,同時可以將一些社會性技能運用在健美操教學課程中,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認識到健美操教學的社會性。
三、基于全面健身視域下的高校健美操教學策略研究
1、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
在當前很多高校的健美操教學中,老師和學生都會欠缺一些終生體育的意識,因此很多學生就會把健美操教學當成游戲,不夠重視,練習運動也不會投入太大的精力。因此,作為老師要首先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培養學生的興趣為課程設置目標,進行健美操教學設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認識到健美操在終身體育中的作用,以及其重要性,更加自覺地去學習健美操,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
2、在健美操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其實很多的人對于健美操教育都有很大的誤解,他們認為健美操教育只能對學生的肢體語言肢體動作達到訓練的效果,沒有知識傳授方面的效果。其實不然。健美操教育對大學生的教育不僅僅是專業能力的提高,更是對學生潛能的挖掘,健美操教育通過對學生的肢體動作、表情、儀態以及對音樂的感知能力的培養的這個過程,潛移默化地會影響學生大腦的思維以及情感體驗。學生通過對健美操的學習,在想象力、聯想力以及幻想里等方面都會有所提高。因為人在練習健美操的過程中,自然而然的發散思維就會得到長期的發展,從而其思想和創新都會在不同的層面上加以展現。
3、在健美操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德育水平
高校設置健美操課程的學習,教師就能夠通過對于一些健美操上的理論知識的講解,讓學生對于健美操有更深層次的認知和理解,就能夠慢慢培養出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培養出學生積極樂觀的學習心態,并且在學習健美操的過程中,通過與他人的配合、協作,能夠培養出大家團隊合作的精神和意識,以及這種集體榮譽感,讓大家感受到團隊一起學習、一起練習的快樂和幸福感。在健美操的練習中,逐漸改變自身內向、不愛說話、自私、馬虎等缺陷。在健美操中,學生們能夠真正地自己學習、自己參與、自己感知,從而有一份屬于自己的獨特體驗,這樣的健美操教學方式可以說是非常好的德育教育手段,學生日后在工作中,在生活中也能夠更好地與他人合作。
4、健美操教學設置也要源于生活
當代高校學生生活的時代背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信息來源渠道的多樣化,充分活躍了學生思維,開闊了眼界,因此最初傳統的健美操知識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當前探索個性教育方法,要注重因材施教,加強情感教育用更符合人性的教育方法來完善和發展個性才是健美操教育發展需要遵循的原則。這就要求健美操的教育內容要根據學生實際需要及時做出變化調整和補充,做到因材施教,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提高健美操教育內容的現實性和吸引力,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要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解決高校學生的思想困惑,做到因材施教。
四、結束語
從當前各大高校的教育現狀來看,我國高校的健美操教育必須進行改革才能夠培養出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復合型高等人才,才能更加適應全民健身的視域,讓學生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沙,龐賡.全民健身視角下高校健美操教學優化途徑探析[J].科技風,2020(17):290-291.
[2]李鶴.全民健身視角下高校健美操教學優化策略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4):84-85.
[3]徐麗.基于全民健身背景下青少年健美操教學優化探討[J].青少年體育,2019(11):109-110+112.
[4]趙瑩.全民健身運動視域下高校健美操教學的社會價值定位[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4,30(12):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