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對西山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現狀、自然條件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森林質量主要存在有杉木、馬尾松等針葉樹占比大的樹種結構不合理,中幼林比重高的齡組結構不合理,森林生態效益低下等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森林質量提升對策,并探討了實施達到的初步成效。
關鍵詞:西山國有林場;森林質量;提升
中圖分類號:F3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20)13-0123-03
1 概況
西山國有林場位于湖南省臨武縣西南部,地理位置處于E112°20′~112°29′,N25°8′~25°18′之間,南嶺山脈萌渚嶺九疑山支脈東段,海拔320~1711.8 m。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溫度16 ℃,年降雨量在1500 mm以上,無霜期245 d,日照時數2628 h。境內成土母巖主要是花崗巖、砂巖、板巖、頁巖等。土壤主要有:紅壤、黃紅壤、黃壤、黃棕壤[1]、草甸土、酸性紫色土等[3]。
2 森林資源現狀
西山林場現有土地總面積12626.2 hm2,其中林地面積11984.0 hm2、占土地總面積的94.91%,在林地面積中,有林地面積10673.2 hm2、占有林地面積的89.06%;森林覆蓋率88.22%。活立木總蓄積455126 m3,其中喬木林活立木蓄積447187 m3、占活立木總蓄積的98.26%。西山林場動植物資源豐富,珍稀動物有黃腹角雉[2]、娃娃魚、穿山甲等,珍稀植物有鐘萼木、銀鵲樹、穗花杉、香果樹、藍果樹、青錢柳等[1]。
3 存在的問題
3.1 樹種結構不合理
喬木林是構成西山林場森林的主體,西山林場現有喬木林面積8727.6 hm2、占林地面積的72.83%,占有林地面積10673.2 hm2的81.77%。按優勢樹種分,馬尾松1586.6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18.18%,杉木(含柳杉,下同)2728.4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31.26%,慢生闊葉樹4407.1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50.50%,國外松1.2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0.01%,楊樹4.1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0.05%,速生闊葉樹0.2 hm2。可以看出,杉木、馬尾松所占比重較大,合計占比達49.44%,且均為純林,樹種單一,結構不合理。
3.2 齡組結構不合理
西山林場喬木林按齡組分,幼齡林面積3708.3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42.49%,中齡林面積3489.7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39.98%,近熟林面積234.5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2.69%,成熟林面積1158.5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13.27%,過熟林面積136.6 hm2、占喬木林面積的1.57%。可以看出,幼齡林、中齡林所占比重較大[4],合計占比達82.47%,齡組結構極不合理。
3.3 森林生態效益不高
森林是生態的主體。西山林場森林存在樹種結構不合理,導致森林的林層結構單一,不能形成復層林結構,森林的水土保持、涵養水源、凈化空氣等防護功能下降,森林生態效益低下,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塌方[5]、泥石流等。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降低,如對森林病蟲害[6]的防御能力不強,松毛蟲、松梢螟、杉天牛等病蟲害發生愈加頻繁,森林火災等級升高,造成的危害日趨嚴重。齡組結構不合理影響森林的持續經營、森林生態系統的不完整、生態功能下降、森林景觀單一,影響林場的長遠發展。
4 森林質量提升措施
4.1 立地類型劃分
根據西山林場自然條件如地形地貌、土壤、母質母巖、水文、社會經濟條件,以及植被狀況等,找出影響林木生長的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并編制立地條件類型表。根據調查資料,將西山林場劃分為2個立地條件類型,即肥沃類型和中等肥沃類型[7](表1)。
4.2 森林質量提升措施
4.2.1 森林經營模型選擇
按照“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生態優先、精準施策”的原則,依據西山林場的立地條件,結合森林資源和林分現狀,以及樹種生物學特性和生理學特性,并結合西山林場森林經營規劃,確定5個森林質量提升模式,即森林經營模型,對現有針葉林純林進行改造,改善樹種結構和齡組結構,逐步形成針闊混交林、復層林,與異齡林結構,不斷提高森林生態效益(表2)。
4.2.2 主要技術措施
(1)林分選擇。選擇現有杉木、馬尾松等針葉林純林,對郁閉度≥0.65的林分,進行撫育采伐;對郁閉度在0.2~0.65的林分,主要采用割灌割藤撫育措施,并在林中空地補植鄉土樹種、珍貴樹種,促進林分質量提升。
(2)林地清理和整地。在當年10月份前,清理林分內的雜灌、藤蔓;清除林分中病死木、斷稍木、病害木、萌芽株、被壓木,保留珍貴樹種或有培育價值的鄉土樹種。嚴禁煉山,整地時間以當年10~12月份為宜。整地沿等高線進行,整地方式為穴墾,按品字形排列,穴規格40 cm×40 cm×30 cm。挖穴時將心土層翻出,表土置入穴底部。
(3)間伐。通過林分標準地調查、結合目標林相培育方向,對林木分類(目標樹、輔助樹、干擾樹、其它樹),確認保留木和采伐木,按要求進行間伐。
(4)樹種配置。在林中空地進行補植,樹種配置采用小塊狀或株間混交模式,混交比例依林分狀況和地形確定,以有利于形成穩定混交林分、有利于林木生長為宜。
(5)造林(補植)。選擇容器苗或2年生播種苗進行造林(補植),密度根據經營目標林相的公頃保留株數確定。栽植時間宜在當年12月份至次年2月份之間,選擇雨后或陰天進行。
(6)幼林撫育。幼林撫育連撫3年,每年2次,第一次在5~6月份進行,除草、松土、培兜除萌等,并結合撫育追肥、補植。第二次撫育在8~9月份進行刀撫,割灌除草,結合撫育進行病蟲害防治。
(7)人工促進天然更新。該措施是針對實施封山育林后的林地中保存有價值的鄉土樹種幼樹的林分,如馬尾松、楓香、苦櫧、白櫟、赤皮青岡、冬青、石櫟、山烏桕、錐栗等有價值的鄉土樹種實施撫育施肥、間株、定株去弱留強,及補植珍貴樹種調整林木合理密度等森林經營措施,改善林木生長條件,促進林木生長和向近自然林演替。在天然更新不足、林中局部空地進行補植造林,栽植2年生以上楓香、木荷、樟樹、閩楠、刨花楠、紅錐等闊葉樹種全冠容器苗或實生苗。采取有效的人工措施促進其生長和成林。
5 實施初步成效
由于西山林場森林質量提升項目于2016年啟動實施,根據“統籌規劃、分步實施、生態優先、精準施策”的原則,對交通方便、海拔較低的林分進行規劃施工,主要林分為杉木林,初步成效顯現。對2016年實施小班隨機布設樣點進行成效調查,樣點為面積100 m2的樣圓,對樣圓內林木進行每木調查。從成效調查結果可以看出,通過森林質量提升措施,林分的公頃株數由作業前的953株減少到759株,郁閉度由作業前的0.67株降為0.56,樹種組成(按林木株數計)由作業前的杉100%變為杉35%闊65%。林樹種結構得到顯著改善,通過加強后期培育管理,逐步形成針闊混交林、異齡復層林的森林經營模式,不斷優化林分結構,提升林地生產力[9],培育近自然森林,森林生態功能和景觀價值不斷得到提高(表3)。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西山國有林場[EB/OL].[2019-8-12].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2]百度百科.廣東南雄小流坑—青嶂山省級自然保護區[EB/OL].[1900-01-01].百度百科(baike.baidu.com).
[3]黃 勝.淺析湖南西瑤森林公園森林風景資源和環境質量[J].湖南林業科技,2010(2).
[4]郭韋韋.長白山云冷杉針闊混交林天然更新的優化結構和數量標準研究[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17.
[5]黃夢蘭.基于生態適宜性分析的三亞熱帶珍稀花木博覽園規劃研究[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17.
[6]黃海霞.祁連山水源涵養林可持續經營標準與指標體系的建立[J].甘肅林業科技,2002(2).
[7]張開福.漢壽縣沙化土地現狀與治理對策[J].湖南林業科技,2006(6).
[8]梁有添.石門國家森林公園風景林改造設計及效果分析[J].廣東林業科技,2006(3).
[9]佚 名.全國綠化委員會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積極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的意見[N].中國綠色時報,2018-11-20.
Forest Quality Improvement Measures and Preliminary Results of Xish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in Linwu County
Zhang Kaifu
(Hunan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Industry Survey,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hangsha, Hunan 410007,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natural conditions of forest resources in Xish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the main problems of forest quality are unreasonable tree species structure with large proportion of conifers such as Chinese fir and Masson pine, unreasonable age group structure with high proportion of middle and young forests, and low ecological benefits of forest.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forest quality are put forward and the preliminary results are achieved.
Key words: Xishan State-Owned Forest Farm; forest quality; improv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