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文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情境教學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可以激活并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從而能夠凸顯出學生的主體性,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水平。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將情境教學運用到語文教學課堂當中,以此可以幫助學生夯實基礎知識,并能夠對學生的能力、思維等進行鍛煉,不斷促進學生的整體和諧發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拼音;古詩;生字
在新課改工作不斷推行的過程中,合理運用情境教學開展語文教學工作,可以轉變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印象,端正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態度,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學習,從而不斷地促進學生語文學習成績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明確情境教學在語文教學中所發揮的價值,并要善于運用情境教學進行語文知識的講解,從而能夠促進理想教學成績的實現。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感悟,對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的運用進行一番闡述和說明。
一、 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拼音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情境教學運用到拼音教學課堂當中,可以讓枯燥無聊的拼音教學課堂充滿生機和活力,從而能夠增強語文拼音教學的吸引力,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能夠取得極大的教學收益。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拼音學習,以此可以消除學生對拼音學習的厭煩心理,不斷促進小學語文拼音教學質量的提升。
例如,以《ie üe er》教學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拼音知識時,我先為學生出示了教材當中的插圖,并指導學生說了說圖片當中的內容,以此對學生的看圖說話能力進行了鍛煉。然后,我結合椰子樹的圖片,為學生講述了復韻母ie的發音,并讓學生思考了以下問題:ie是韻母,也有四聲,在誰的頭上標調呢?以此使學生掌握了復韻母ie的標調規律。最后,我向學生提出了以下問題:椰子樹的“椰”的讀音不能用ie來注音,這是為什么呢?那應該怎么辦呢?以此為學生講述了整體認讀音節ye,從而使學生輕松掌握教材當中的拼音知識。這樣,教師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拼音學習,加深了學生對教材當中的拼音知識的消化,使學生獲得強烈的成就感。
二、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古詩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情境教學運用到語文古詩教學中,指導學生朗讀古詩,賞析古詩意境,可以讓學生享受到古詩的美,不斷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古詩學習,以此可以讓學生掌握一定的古詩鑒賞技巧,不斷增強學生的古詩學習技能。
例如,以《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學為例,在講述這首古詩之時,我先對學生進行了朗讀示范,讓學生反復朗讀了這首古詩,以此使學生深入感受了這首古詩的音律美、節奏美。然后,我讓學生再次品讀了這首古詩,并讓學生探究了以下問題:這首古詩中哪一種景物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以此帶領學生賞析了這首古詩的意境,使學生對這首古詩講述的內容有了一個深入的認知。最后,我讓學生說了說這首古詩表達的情感,以此培養了熱愛祖國山河、熱愛傳統文化的感情,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養。這樣,教師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古詩學習,使學生深入掌握了古詩的中心,取得了小學語文古詩教學的極大成功。
三、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生字學習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將情境教學運用到語文識字教學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語文識字教學的樂趣,從而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進行語文生字學習,不斷加深學生對教材生字的記憶。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生字學習,以此可以降低學生掌握教材生字的難度,不斷增強學生進行生字學習的信心。
例如,以《拍手歌》為例,在講述本節課的生字之時,我先讓學生自主閱讀了教材當中的文本,并指導學生初步記憶了教材當中的生字。然后,我為學生展示了教材當中的生字,并讓學生說了說自己認識生字的方法。接著,我為學生講述了本節課生字的讀寫方法,并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記憶,以此創新了學生的生字學習方式,將學生從以往苦學的狀態中解放了出來。之后,我利用“摘蘋果”的游戲檢驗了學生對本節課生字的記憶情況,并指導學生重點記憶了自己記憶不夠牢固的生字,以此進一步鞏固了學生掌握的生字。最后,我讓學生在課下進行了復習,回顧了課堂當中講述的生字,以此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生字學習習慣。這樣,教師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生字學習,使學生更好地融入到了語文識字教學課堂當中,不斷提高了學生的生字學習效率。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的普遍運用使得小學語文教學真正收到了實效,得到了良好的發展。因此,在今后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積極貫徹情境教學的理念,并要通過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拼音學習;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古詩學習;運用情境教學指導學生進行生字學習等途徑,充分發揮情境教學的價值,從而能夠較好地達到小學語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何立杰. 淺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36):71-71.
[2]寧風蓮.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 西部素質教育,2016,2(01):175-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