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朱卻措
摘 ?要:古詩詞作為我國古典和傳統文化的瑰寶,歷經千百年的沉淀和發展,已經形成我國優秀文化的基礎,是寶貴的精神文明和財富。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古詩詞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開展古詩詞的教學活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受古代文人墨客的智慧以及古代文學的魅力,從而更好地將其傳承和發展。然而古詩詞本身的語言特征與現代漢語相差甚遠,導致學生對古詩詞學習懷有畏難情緒。如何更好地開展古詩詞教學成為教師關注的話題。基于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的具體方法進行闡述,以期為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誦讀教學;寫作背景;鑒賞教學
小學生本身有著好奇心較強且活潑好動的天性,因而抽象、復雜的古詩詞對他們來說存在一定的難度。加上教師在教學中一味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導致學生缺乏古詩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了轉變這種局面,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充分利用自身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探究符合小學生年齡特征的古詩詞教學方法,將古詩詞教學的趣味性和豐富性特征充分地展現出來,讓學生通過古詩詞的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和精神境界,促進古詩詞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全面改進和提升。
一、重視誦讀教學,挖掘詩詞美學價值
小學生本身理解和認知能力有限,朗讀是他們學習古詩詞的重要途徑和方式。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體會古詩詞的意蘊及其蘊含豐富的審美價值,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誦讀教學活動的開展,讓學生在郎朗上口的吟誦中感受古詩詞的優美的節奏和韻律,凸顯古詩詞的音樂美、氣韻美,將古詩詞的審美價值和美學意義充分發揮出來,幫助學生更為深刻地感知古詩詞的深刻內涵。
例如,以《詠柳》這首古詩的教學為例,文章運用“比”的寫作手法以及夸張、比喻、擬人等多種修辭手法生動地展現出了春天的活力和魅力。為了幫助學生更為深刻的感悟詩詞的情感內涵,教師可以在完成詩詞大意的疏通之后讓學生反復吟誦、朗讀古詩詞,并在朗讀的過程中注重把握詩詞的節奏和語氣,將詩詞的詩情詩韻生動地展現出來,同時在朗讀的過程中進行充分的想象,感受這無邊優美的春之美景,在此基礎上對詩詞內容進行深刻的講解和分析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此,便使學生在反復吟誦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了古詩詞的魅力,凸顯了古詩詞的人文教育意義,對古詩詞教學的順利進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二、滲透背景知識,展現詩詞深遠意境
在教學中對詩人、寫作等的相關背景知識進行深入滲透和詳細講解,能夠讓學生對于詩詞內容有關的背景知識有所了解和認識,從而將學生更好地帶入到詩詞特有的意境中,深刻感知并把握詩詞的情感內涵,并與作者產生情感上的共鳴。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古詩詞寫作背景知識在課堂上的滲透,以此來展示古詩詞的悠遠、深邃意境以及豐富的情感內涵,促進古詩詞教學的順暢進展和實施。
例如,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古詩的教學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感知詩詞的意境和意蘊,教師可以在教學前給學生展示與詩詞作者以及寫作背景有關的知識。本詩的作者是王維,王維的詩作傳達著一種清新淡遠、自然脫俗的意境,且多以描述閑居生活為主。而本詩是在作者為了考取功名、遠離家鄉和親人的背景下寫出來的,將背井離鄉的苦楚及其對家人的思念在字里行間展現得淋漓盡致。完成這些背景知識的講解之后,學生對古詩詞所傳達的游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也有了深刻的認知。如此,便將古詩詞背后豐富的背景知識生動地展現了出來,降低了學生對抽象古詩詞的理解和認知難度,對促進古詩詞教學效果的提升產生了重要的促進意義。
三、開展鑒賞教學,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流傳至今的古詩詞就有較強的鑒賞價值,不僅體現在古詩詞本身蘊含豐富的審美價值,更重要的是古詩詞字詞和語言的運用十分考究,值得學生反復推敲和細細品味。為了增強學生對古詩詞字詞和語句用法的了解和認識,小學語文教師應注重古詩詞賞析活動的開展,讓學生通過對古詩詞美詞佳句的賞析感受到古詩詞語言和字詞運用的奧妙,感受到古詩詞的無窮魅力所在,使學生的古詩詞學習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例如,以《暮江吟》這首古詩為例,詩詞一開始就用“鋪”字展現了江面照射到江面上的奇景。而“鋪”字正是這句詩中運用到妙處所在。一般形容陽光的詞語都是照射、照耀,而“鋪”字的運用更為體現出陽光的柔和,與整首詩的風格相符。除此之外,詩詞中還包含有古今異義詞“可憐”的運用,還有比喻等修辭手法的運用等等。在教學中,教師應針對這些語言和字詞的運用獨特之處進行詳細講解,使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得到改進和提升。如此,便使學生充分感受到了古詩詞語言運用的奧妙所在,促進了學生古詩詞學習能力的提升以及更理想古詩詞教學效果的實現。
總之,古詩詞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及古詩詞的整體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應在充分發揮自身指導作用的前提下,探究并設計出多樣化與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相符的古詩詞教學策略和方法,提升古詩詞教學的趣味性和生動性,從而最終達到提升古詩詞教學效果以及學生人文素養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朱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7.
[2]劉玲.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課內外,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