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世杏
摘 ?要:生物課程的本質就是對生命奧秘的分析與探究,將生命教育滲透到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將更好的促進高中生對生物這門課程的理解和認識。那么高中生物教師如何有效進行生命教育的宣講和融入,將會成為生物教師的教學重點。筆者將從重視教材資源的利用,宣傳生命教育觀點;編寫豐富的生命教育案例,引導學生探尋生命意義;利用學科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生命體驗等三個方面來闡述生命教育理念下高中生物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命教育;生物教學
新課改后,高中生物教材中融入了更多的“人本思想”,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師能夠給巧妙地把課本的知識與生命教育相結合,認真貫徹落實“珍愛生命”的發展理念,進一步深化高中生的學習思想,更好的肩負起生命教育的責任。生命教育的意義不僅僅是讓學生理解和認識生命,對高中生的學習生涯來說也是一件很值得探究的學習活動。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融入生命教育,可以讓高中生更深層的理解生物課程的意義,還可以有效提高高中生對生物課程的學習興趣,更好的激發學生對生命奧秘的深度思考。筆者總結了一些個人教學經驗,加以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據此展現將生物教育與生命教育融合起來的可行方法:
一、重視教材資源的利用,宣傳生命教育觀點
生物學科本身就是針對生物的進化史、發展規律展開的科學研究,本身便包含著豐富的生命教育資源,但是比較隱性,如果不著重突出,那么將很難讓學生接受生命教育啟發。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重視生物教材的利用,有意識地挖掘隱性的生命教育資源,以便及時宣傳正確的生命教育觀點,讓學生正確認識生命。
就如,在“細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一課教學中,筆者就引導學生通過生物實驗觀察活動分析了植物細胞、動物細胞,使其正確認識了細胞的基本結構。通過觀察,學生發現細胞的結構是基本一致的,但是每一個細胞都會有細微變化,也因此體現了細胞的多樣性與統一性特點。據此,筆者就告訴學生,沒有任何一個細胞是完全一致,正如我們人類一樣,每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替代也不可復制的,所以學生一定要懂得保持自己的個性,堅守自己的初心,做自己想要堅持的正確事情,不必因為別人的眼光、要求而無限制地壓制自己,因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無法復制他人的人生,更不可能變成與他人一樣的人。
二、編寫豐富的生命教育案例,引導學生探尋生命意義
在生物教學中,比較常規的做法便是要引導學生參與案例探究活動,既要讓學生通過案例去認識生活中的生物現象,及時豐富學生的感性認知經驗,使其順利展開生物抽象,積極進行科學探索,同時也可據此滲透生命教育,促使學生自覺探尋生命的意義與價值。為此,高中生物教師則可編寫生命教育案例,引導學生自主審視生命的成長意義。
就如,在“基因對性狀的控制”一課教學中,為了切實滲透生命教育活動,筆者就利用醫學整容案例導入了本課知識,讓學生自主分析整容人物的心態。其中,有的學生認為追求美是每個人的權利,整容也是個人選擇,我們不可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批評對方。但是,有的學生卻認為整容有風險,有可能會影響自己的身體健康,相比較美,還是身體健康更重要。對此,筆者一直在點頭肯定學生的想法,也鼓勵學生暢所欲言,然后及時展現了自己的觀點,告訴學生追求美雖然是每個人的權利,但是卻不可以生命為代價,每個人都有獨特的美,不必趨同。
三、利用學科實踐活動,豐富學生生命體驗
目前,隨著理實一體化改革進程的全面發展,綜合實踐活動已經成為落實學科教育任務的基本實踐形式,而在生命教育中,實踐活動的教育作用顯然要比理論教學更好。這是因為高中生可直接根據自身的實踐感受去感受生命的意義,使其自然而然地開始思考人為什么要活著、如何才算是活得有意義,自然而然地豐富學生的生命感悟。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積極組織學科實踐活動,以便逐步豐富學生的生命體驗。
就如在“人類遺傳病”一課教學中,筆者就要求本班學生在醫院的遺傳科室進行實地觀察,了解人類遺傳病的種類、發病原因與預防方式,希望學生能夠帶著對生命的尊重、關懷參加本輪實踐活動。這一實踐活動創新了常規的教學形式,且在醫院進行,所以本班學生都心生向往,感到十分好奇。然而,真實的體驗感受卻遠遠超出了筆者的想象,很多學生抱著漫不經心的態度參加實踐活動,但是卻漸漸變得嚴肅、莊重,知道各類遺傳病奪去了許多人的寶貴生命,由此意識到生命是非常脆弱的、不可逆轉的,也因此產生了尊重生命、保護生命的正確意識。
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不僅可展現生物學科的人文性質,也將影響學生的現實成長與人生抉擇,將產生難以預估的積極影響。因此,高中生物教師要全面滲透生命教育活動,切實優化學生的生命意識。
參考文獻:
[1]金志忠.關于生命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滲透探討[J].考試周刊,2018(97):156.
[2]錢益鋒.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生命教育[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07):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