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丹
摘 ?要:(開篇太突然)音樂的啟蒙一定要落實到位,教師要認真地構建音樂教學課堂,使學生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可以感受到音符在流動,增強其樂感,創新教學方式,改革教學模式,提升學生更多的靈感。因此,本文以小學音樂為載體,結合教師的親身實踐,對關于提升小學生音樂學科素養的培養策略的這一論題進行一番詳細的個人觀點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學科素養;問題原因;教學策略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要增強課堂的音樂性與審美性,不斷增強學生的藝術素養與音樂審美能力,不斷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構建多媒體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構建實踐化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以及構建視唱練習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豐富教學內容。
一、小學生在音樂課堂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和原因:
學生的興趣和思想意識是學習的一大影響因素,對于音樂的學習,一些學生的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在高考決定命運這種理念的支配下,音樂課堂就變得可有可無,小學階段的學生得不到音樂方面的熏陶,沒有系統學習過樂理知識,長此以往,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就會大大下降,從心理上到行動上都不會對音樂課過多關注,這勢必影響了學生的學習效果。
從教師角度來看,在教師過程中,部分小學的音樂教師教學模式比較單一,這樣的課堂就會缺少趣味,真正高效的課堂應該提升師生之間的互動性,而不是機械化講解,一些小學教師缺乏自身的專業修養,在教研上沒有下功夫,課件制作等并不符合學生的興趣。
二、提升小學生音樂學科素養的教學策略
(一)構建多媒體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
小學音樂教師應該構建多媒體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運用贛教云等新型的教學系統及設備使音樂課變得靈活有趣,音樂課不僅局限于固態的課程模式,從而拓寬了學生的音樂視野。影音視聽導入整合了音樂教育資源,利用電子白板、采用現代信息手段激發看了全班學生的積極性,學生在電子信息的教學新形式下可以更好的學習音樂知識,學會演唱,增強自己的審美水平與實際能力,音樂教師可以指導學生自己制作微課視頻,將自己喜歡的音樂與學習過的音樂進行合理編排,活躍課堂氣氛。
例如,在講解三年級上冊朝鮮族《桔梗謠》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構建了多媒體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我運用超鏈接播放了《大長今》主題曲,調動學生對朝鮮族的興趣,然后尋找贛教云系統自備的課件播放《桔梗謠》的歌唱視頻,課中我指導學生嘗試學習朝鮮語“道拉基”,教師演奏樂器加以伴奏,然后教師網絡播放朝鮮舞蹈《桔梗謠》,用劃拍感受歌曲的節拍,學生在視頻中可以模仿學跳幾個簡單動作,感受歌曲與舞蹈的美,教師同時也鼓勵學生登臺表演。構建多媒體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可以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豐富內在審美體驗。
(二)構建實踐化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陶冶學生的音樂世界
小學音樂教師要構建實踐化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教師可以開展樂器演奏大賽,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才藝,還可以在學校創設音樂社團,比如吉他社、古箏社、二胡社團,學生在與其他同學的互動中可以提升自己對樂器的了解和掌握。又比如,教師可以開展校園歌手大賽,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自己的歌曲,陶冶學生的音樂世界。
例如,在教授京劇《智取威虎山》片段《甘撒熱血寫春秋》欣賞的時候,筆者構建實踐化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我鼓勵學生學唱京劇,教師通過播放視頻,指導學生模仿京劇表演唱作念打的要素,將音樂課堂打造成了京劇舞臺。學生通過實踐表演提高了自信,理解了我國傳統藝術,進一步深化學生了對國粹京劇的了解與認識。實踐性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藝術情趣和人文理念,提升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好奇心,進而使學生獲得情感陶冶。
(三)構建視唱練習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提升學生節奏的感知
小學音樂教師要加強視唱練習的效率,聲樂訓練不僅需要小學生進行科學的發聲練習,培養良好的音樂素養,還需要學生進行演唱表演,要勇于演唱、敢于演唱、樂于演唱。教師要讓學生理解何為“表演”,要在演唱時加入一些表情與動作,豐富歌曲內涵。同時,教師還要讓學生學會掌握節拍,搶拍或者慢拍都不能正確的演唱,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音階的練唱教學,即1-|2-|3-|4-|5-|6-|7-|1-||,完成整個發聲的練習。
例如,在講解《外婆的澎湖灣》這一課的時候,筆者就構建視唱練習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教師可以指導學生結成合唱的小組,不同的學生是不同聲部,每一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教師要因材施教,教師范唱與方法指導就要教會小學生演唱的技巧,指導學生保護好嗓子,提升學生節奏的感知。視唱練習的小學音樂教學課程使學生在集體的活動中激發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提升了小學生的音樂素養。
綜上所述,音樂為這個世界帶來了更多不一樣的感受,我們要提升自己的樂感,增強自己的對音樂的系統性學習,不斷提升音樂學科素養,構建更完善的小學音樂教學的課堂。
參考文獻:
[1]周琴.小學低段音樂欣賞教學創設有效性音樂活動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樂,2015(15):213-214.
[2]呂婷.從體驗走向審美——對“審美體驗”目標達成的教學實踐思考[J].北方音樂,2016(15):17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