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鋮
摘 ?要:英語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舉足輕重。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
關鍵詞:自主學習能力;學習目標自主探究;自主實踐;學以致用
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既需要學習者在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又需要教師進行科學的指導。本文將結合個人教學經驗,從預習、學習目標以及自主實踐三個方面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葉老指出:“一篇精讀教材放在面前,只要想到這是一個憑借,要用來養成學生閱讀書籍的好習慣,就自然非教他們預習不可?!?/p>
一、自主學習的涵義。
學生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能主動、自覺、獨立地學習;是指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和獨立學習的能力。從學習者的角度看,具備自主性學習能力意味著獲得確定學習的目標、內容、材料和方法,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以及對學習材料進行評估的能力。從教學者角度看,教師的責任不是教,而在教學,而在教會學生學。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就要求每一位教師,應進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新探索。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羅杰斯曾說:“自由愈高的學習,身心投入程度就愈高?!?/p>
當前高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自主缺失現象嚴重,往往傾向于依靠別人的幫助,老師的、同學的或是其他的幫助,而不是自己主動采取措施,自覺獨立地學習。究其原因主要是深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學生習慣于作為被動的知識吸收者。人們對教與學關系的普遍認識是:教學對立,教學異化,教學分離。作為一名高中英語教師,不禁為這種現象感到擔憂。因為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就是知識點復雜,單詞量大,語法和時態很多,光靠上課那點有限的時間是完全不夠的。培養學生學會自主學習的能力意義十分重大。
二、理論依據。
(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1世紀的教育》中提道,“21世紀教育哲學——學會怎樣學習,促進學習的愛好,以便為終身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學生不再是知識被動的吸收者,而應是積極主動的學習者,這樣才能為終身教育打下基礎,才能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
(二)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和學生是教育活動中的兩個基本要素,學生是受教育者,但不完全是被動接受教育者,具有主觀能動性,一切教育的影響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積極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實施素質教育要求學校教育要著眼于學生學會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夯實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一)注重自主學習,預習是關鍵。
高中英語采用的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每個學年由四個???0個單元組成,而每個單元的重點都在兩篇閱讀課上。因此閱讀課是我們教學的重點。平時在上每個單元的閱讀課之前,我都會布置學生做好reading的預習工作并把預習所需要完成的任務或所需達到的目標列出來。我把“朗讀課文、圈出重點詞句、查找字典亦或查閱資料、提出不懂的問題”作為預習的基本要求。在具體操作中,我循序漸進地教給學生預習的方法,培養學生預習的良好習慣。
讀是真正的預習,是搜索疑難、回答問題的前奏。新教材的指導思想是讓學生多讀,在讀中感知,讀中感悟,讀中自學。因此,預習時,我總鼓勵學生多讀,并采取多種形式,如早讀課上跟磁帶讀、自讀、小組讀、默讀等方法,使學生在課前就能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作為教師在備課前,要通過預習來了解學生知道什么,學生通過預習明白了什么,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解決了什么。把導學引向重、難點,或學生疑惑的地方。讓學生有效地預習,是培養學生課堂自主探究的前提。長期訓練,學生就逐步掌握了預習的方法,消除了對學習的畏難、厭煩情緒,使他們帶著良好的心態投入學習活動,學生在課堂中充分顯示自己的才華,怎能不使他全力以赴地去預習呢?
(二)圍繞學習目標,鼓勵學生主動參與。
蘇霍姆林斯基說:“正像空氣對于健康一樣,自由時間對于學生是必不可少的……”自由時間是豐富學生智力生活的首要條件。要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究知識,教師就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自主探究的時間。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就要讓學生自已去獲得;凡是能通過小組合作解決的問題,就應通過小組交流取得共識,教師適時指導、點撥,這樣才能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自主探究。
現代閱讀學認為:閱讀是一種吸收和轉換信息的心理過程,必須采取主動的閱讀心態才能完成?!皢栴}驅動”,使之產生懸念般的閱讀期待。
2.給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是實現自主學習的關鍵。
學習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個性化的行為,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學習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比如我們班的趙某某同學平時特別喜歡涂鴉,他能把課文用些圖象表示出來,背課文也顯得輕而易舉。
古人曰:“學貴有疑。”讓學生自辨,“辯”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智慧,使思維迅速發散與集中,擴大信息交流和思維容量。
讓學生自己做主還體現在讓學生自由安排作業內容,自我設計作業形式,這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一項重要內容,使作業成為點綴學生學習生活的一道絢麗的風景。
讓學生自由組合,自主選擇合作伙伴,自愿結合成小組,通過“合作協作”去尋求幫助或共同探討。例如教學“Module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的口語課,讓學生選擇伙伴表演“how to resolve theembarrassing situations”,同伴可以在教室中任選一塊自己的天地,盡情表現自我。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克服了“整體劃一”的缺點,便于有效地因材施教,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使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三)自主實踐,學以致用。
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更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華盛頓大學有一條幅:“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領會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崩缭谏险Z法《虛擬語氣》這一課之前,我讓同學們先回去就語法指南書上相對應的知識進行自行預習,然后挑選了一位英語程度較好但此項語法卻較薄弱的同學完整地上這堂語法課。自己設計教材,自己豐富教學內容,取得了較為良好的教學效果,自己從中更是獲益頗多。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讓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求發展,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作為教師應當把愛心獻予學生,把讀書、思考的時間留給學生,把學習方法傳于學生,把培養和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作為教師當前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