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燕莉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亞健康越來越普遍,因此健身成為了多數人的選擇,健康的身體越來越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相對而言,小學生因年齡尚小,對體育的認知比較模糊,對體育課程缺乏一個客觀的了解。因此,小學體育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將強身健體作為學校生活的必修課程,使學生在體育運動中掌握正確的運動技巧,“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為培養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打下基礎。
關鍵詞:體育游戲;小學體育;更新觀念;激發興趣;積極參與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發育的關鍵時期,是其由兒童過渡到青少年的重要階段,因此小學體育課堂對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有著不言而喻的重要性。體育作為一種有別于文化課課程,主要的鍛煉活動在室外或者體育場館內,體育教師作為擁有豐富教學經驗的引導者,應當根據新時期教學觀念的變化,適時轉變傳統的教學思維,利用多彩的體育活動,吸引學生自覺投入到體育運動當中去。
一、更新教學觀念,凸顯學生主體地位
體育課程的教學活動側重于實踐性,通過親身體驗感受體育帶給身心的快樂,教師應當貫徹教學要求中的“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當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共同營造一種快樂體育的氛圍,在保持心情愉悅的同時,使學生增強自身身體素質。欲達此目的,教師應當在根據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的基礎上,還應當考慮學生自身客觀身體狀況,在教學之初進行基本的體育能力測試,以科學嚴謹的態度掌握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實事求是的進行體育項目的選擇與教學。在后續的教學活動中,分階段進行體能測試,及時掌握第一手的身體素質信息,做到心里有數。
例如,在教授“迎面接力跑”的內容時,我組織了一場迎面接力賽,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的差異,有梯度的將不同運動水平的學生科學分組。分好小組之后,我給學生講解了接力賽規則與注意事項,而后進行賽前熱身運動,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將小組內成員按預定位置排好。在這個過程中可以看出學生眼神中的期待,每個人都在厲兵秣馬,決意在賽場上一展身手。一聲令下,學生如箭離弦,在接力賽中發揮出最大的爆發力,最先完成接力的小組獲得了學生發自內心的喝彩,想必這一刻學生心中有滿滿的成就感。其他小組陸續抵達終點后也是如此,每個人在接力賽中展現了自我,實現了突破。
二、豐富教學形式,激發學生興趣
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度、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有創新意識,將體育課程用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表現出來,立足與客觀實際,抓住學生的興趣點,使之對體育課產生最大的興致。教師可以通過師生良性互動的方式融洽師生關系,營造一種民主的氣氛,讓體育課變為一場運動交流活動。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好奇心理,在友誼第一游戲第二的原則下,選擇合適的體育游戲,使學生在游戲中展現自我,激發上體育課的興趣。
例如,在教授“變異‘丟手帕”時,為使學生掌握行進間拍球和提高控球能力、反應能力、靈敏性,我組織了一場名為“丟手帕”的小游戲,首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成員圍坐成一個圈,集體訓練在呈坐姿狀態下的拍球。游戲開始后,圍坐一圈的學生將籃球放于身后,其中一人不持球在隊形后面慢跑,適時拿去其中一人的籃球,并即刻轉變為拍球快跑,被拿去籃球的學生起身追趕,追趕一圈未果后,二人互換角色,繼續進行游戲。在別開生面的體育游戲中,學生對堂課產生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寓教于樂中,將拍球動作與運球技巧教給學生。
三、教師重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教師在體育課上主要起引導作用,不應當對學生要求過于嚴格,應樹立使學生多元化發展的教學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發現學生的興趣愛好,并根據學生實際的體能水平、運動技巧、協調能力等進行適度的訓練,讓學生在感受體育帶來快樂的同時,不至于損傷身體。對于學生而言,應當積極主動的參與參加體育課程訓練,根據自身實際的身體素質,最大程度的融入體育課的運動當中,使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形成聯動,活躍在綠茵場上,形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例如,在教授“測試——400米跑”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組織學生進行了400米跑測試,對學生耐久跑能力進行考察。在準備環節,我先向學生科普了耐久跑的基本要素,如步頻、步幅、力量、最后階段的爆發力等,讓學生對耐久跑有了更深的了解。而后沿著籃球場跑三圈、做一遍廣播體操作為測試前的熱身運動。在測試過程中始終秉持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考驗學生的反應能力與適應能力,測試標準以1分55秒為及格水平,在測驗中,部分學生達到及格標準,另一部分有待加強訓練。通過測試學生感受到了運動帶來的獲得感,我也對本學年學生的基本身體素質有了最新的認識。
總而言之,小學階段的體育課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環節,從身心健康的角度看,不僅有利于激發學生對運動的興趣,還有助于培養學生關注身體健康的意識,促進身心的全面發展。因此從學校角度看,應當提高對體育課的重視程度,避免體育課被文化課占用的情況發生。從教師角度看,應當轉變固有的教學思維,在有秩序、有活力的基礎上,將體育課的主動權交還到學生手中,使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運動中獲得成就感。
參考文獻:
[1]南望.趣味游戲與小學體育[J].輔導員,2013(03).
[2]龔高昌,符明秋.小學體育課中游戲活動的心理效應[J].中國學校衛生,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