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均崇
摘? 要:網絡成為小學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促進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發揮網絡的優勢,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提升德育教育質量。文章以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為研究對象,針對德育管理中存在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希望對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28-0160-02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of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in Network Era
TONG Junchong?? (Zhuhai City,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Dahuan teaching point,China)
【Abstract】Network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education and an important facto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In moral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the advantages of the network should be brought into play to make up for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oral education.This paper takes the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of head teachers in primary schools in the network era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iming at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Keywords】The Internet age;Primary school;The teacher in charge;Moral education management
網絡時代背景下,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綜合品質,能夠提高學生思想覺悟,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但是如何在網絡時代下,進行德育教育,是小學教育工作者面對的問題。本文就此進行分析。
1.網絡時代下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現狀
(1)與時代脫軌
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目的,就是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念與人生觀念。德育工作實施過程,應響應時代,根據時代的觀念進行完善,以此滿足社會對高質量人才的要求。在小學德育教學中,網絡應用比較廣泛,教師會利用互聯網實施德育教育,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德育內容。雖然網絡的應用,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部分教師認為網絡會帶給學生一些不好的影響,導致對互聯網的挖掘不夠深入,無法發揮互聯網教學的優勢。受傳統教學觀念影響,部分教師認為課堂上學生就應該聽老師的,應該根據教師的要求進行學習。這種傳統管理方式,不僅影響學生身心發展,同時也會影響德育教育工作開展。
(2)管理方式單一
在小學德育管理工作中,采用單一的教育方式,將德育內容以講授式的方式傳遞下去。網絡的出現,不僅豐富德育教育資源,同時可以豐富教學形式。但是教師并沒有意識到網絡教育的優勢,仍以傳統教學方式為主,導致學生失去學習欲望。
(3)德育內容實踐性不強
二十一世紀作為信息爆炸時代,各種信息資源活躍在互聯網上,豐富教育資源。在小學德育中,可以發現教育內容與實際生活脫軌,出現實用性不強的問題。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內在動力,在行為舉止中體現出來。而現代教學中,并沒有體現出此,理論與實踐沒有有效結合在一起,失去教育的意義。
2.網絡時代小學班主任德育管理對策
在網絡時代背景下,應轉變教學觀念,加強對德育管理工作的創新,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態度,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德育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突出學生中心地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并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素養,為身心發展奠定基礎。
(1)結合時代發展,創新德育觀念
在德育教育管理中,教師應加強時代發展特點,將此融入德育教育工作中,保證教學工作的時代性與有效性,為學生更好適應社會奠定基礎。在教育改革下,要求以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為目的。德育教育也應響應素質教育要求,為學生創建一個積極樂觀的生活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成長。網絡中有很多關于前沿信息,教師可以將此與德育教育結合在一起,利用此輔助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更新教學觀念,重視德育教育,發揮網絡資源的作用,以此推動教學改革。作為德育教育工作者應注意以下問題:第一,發揮網絡資源對德育管理的積極作用,選擇適合的教學內容,進行德育管理工作,以此提高德育管理質量。第二,鼓勵家長參與信息化德育管理中,為學生構建現代化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健康的環境中茁壯成長。家校合作的方式,能夠將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功能發揮到最大,對學生成長會產生巨大影響。第三,加強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小學階段作為基礎教育,其對學生初高中教育的影響非常大。課堂教學中,應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利用德育管理與網絡資源引領學生,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為學生人生發展指明方向。
(2)創新德育方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網絡時代,轉變傳統教學管理方式,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德育管理工作。德育教育工作者實施教育時,應以素質教育為方向,發揮網絡資源的優勢,豐富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德育學習中感受到樂趣,有所收獲,可以學習到一些知識。日常工作中,收集與培養學生德育素養有關的素材,以不同的形態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品質。隨著科學技術發展,學生獲得信息的途徑也增加很多,不僅僅是書本上,還可以在互聯網、電視、雜志等內容上獲得。課堂教學中,應尊重學生身心發展需求,采用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德育管理工作。教師可以建立網上平臺,如微信、QQ、微博等等,引導學生從中表達自己的想法,鼓勵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進行德育管理,讓學生帶著疑問進行思考,感受品德的重要性。為了提高德育教育影響力,教師可以對教學管理方式進行創新,不斷探索新的教學管理方式,并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為豐富教學內容奠定基礎。通過教學資源收集、網絡平臺建立、教學管理改革等方式,實現教育創新,為實現小學德育教育價值做好鋪墊工作。
(3)完善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德育教育內容,應貼合實際生活,使學生學會學以致用。通過德育管理,使學生學習一些好的品質內容,可以將此落實在自己的行為舉止中,以此展示德育管理工作價值。日常工作中,教師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第一,重視網絡道德教育。小學生身體逐漸成長,心理逐漸成熟,其對網絡的認識也會越來越深入。日常教學中,應加強網絡道德教育,使學生學會文明上網,避免在網絡上出現不良的行為。通過網絡道德教育,使學生認識到什么是文明網民,學會自覺維護網絡健康,以此提升學生網絡道德觀念。第二,增加德育教育內容。現代教育與傳統教育不同,學生有很多機會接觸外界信息,其視野非常開闊。若教師仍停留在原地,將教材內容作為德育教育主要內容,不僅影響學生參與學習興趣,同時也會影響德育管理效果,無法發揮德育教育的作用。因此,教師應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根據現代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進行針對性教學,使學生將學習內容內化,在日常行為態度中體現出來,借此了解展示德育管理工作效果,為后續工作改革提供理論依據。第三,開展實踐活動。日常工作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參與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受品德的重要性,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為其高素質培養奠定基礎。實踐是檢驗理論的唯一真理,也是提升學生素質與能力的重要途徑。日常管理工作中,可以組織學生參與公益活動,如關愛老年人、愛護環境等等,引導學生走進社會,感受社會中的“人情冷暖”。通過實踐的方式,培養學生人生觀,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隨著國家社會的發展,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德才兼備的人才已經成為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主要因素。小學作為基礎教學,通過德育教育,可以提升學生思想品德,為其后續發展奠定基礎。日常教學中,加強德育教育管理,以此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循序漸進,以點帶面攀枝花市大力推進智慧德育管理工作[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23):99
[2]周莉.打造人文素養管理靈魂 塑造詩意般的育人環境—人文素養視域下班級德育管理工作的開展[J].學周刊,2018(28):164-165
[3]于達成.互為羽翼,相融共生—對小學少先隊與班級德育管理融通的實踐與思考[J].內蒙古教育,2017(18):32-33
[4]夏健君.協同管理:多校區學校德育管理路徑探索—以廣州市越秀區東風西路小學為例[J].中小學德育,2017(08):42-43
[5]林家銳,李寧強,曹小平.以信息化推動學校教育教學變革—成都市棕北小學“未來學校”建設典型案例[J].教育科學論壇,2017(14):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