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冬梅
摘 要:低年級小學生的年齡小,精力充沛,對新奇事物感興趣,而專注力較差。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注重從興趣入手,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享受語文學習趣味的同時,提升他們對知識的認知、理解、運用和創新能力。主要從繪本、實踐和游戲三方面進行探討。
關鍵詞:趣味教學;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的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讓學生一味地掌握語文知識,讓學生對相關的語文知識進行識記,嚴重扼殺低年級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為此,教師應注重從學生的天性著力,并深入研究教學內容,創設多樣性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獲得快樂的同時,真正將知識的學習當作游戲,提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提升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運用繪本教學,創設學習興趣,增強語言表達能力
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創設一定的規則,更應為學生提供較大的自主發揮空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充分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完成相應繪本的學習。本文主要從讓學生自制繪本的角度授課,讓學生在介紹繪本內容的過程中獲得語言表達能力的增強。
例如,在講授《烏鴉喝水》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繪本教學的方式,讓學生運用“黑”“灰”“烏云”三個字詞,創設相應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與此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從字詞的運用語境,聯想相應的繪本故事,讓學生制作的繪本故事更具有哲理性和情節性,提升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教師運用文字的形式,介紹學生的繪本故事。小陳說:“我聯想自己以前讀過的《小蝸牛的故事》,編創如下的故事:在灰蒙蒙的天空中,忽然一只烏鴉被閃電擊中,摔落在糞堆中。糞堆臭氣熏天。一只小黑貓經過這里。它聞到臭氣熏天的糞味,急忙躲開了。在第二天早晨,小烏鴉在糞堆中醒來,他發現自己的翅膀好了,輕快地飛上了天空。”教師運用繪本教學的方式,將語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激發他們的繪本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想象力,增強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二、使用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知趣,塑造學生良好品格
“知趣”是指學生能夠從實踐的過程中,獲得思想境界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實踐教學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真正地付出、感悟、思考,真正地從實踐中改變原有的認知,幫助學生塑造優良的品格。
例如,在上周,教師舉辦了“我是公園衛生小主人”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的過程中,體會環衛工人的辛勞,培養他們愛護環境的品格,讓學生更好地“知趣”。教師具體從以下幾點著手。第一點,劃分小組。為了提升學生的實踐積極性,教師讓學生自主組成小組。第二點,創設目標。教師為每個小組設定相應的區域,讓學生維護此區域的衛生。第三點,注意事項。教師對學生說:“各個小組要注意安全,小組長一定要及時匯報本小組的情況!”第四點,展示成果。在整個實踐活動結束后,教師對學生說:“哪個小組可以分享實踐感想?”小于積極地舉手說:“在保護環境的過程中,我們懂得了環衛工人的辛苦。尤其是在刮風的時候,我們跟著垃圾跑。還有些垃圾非常牢固地粘到地面上。我們在日常的生活中,應愛護環境!”
三、開展游戲教學,享受學習樂趣,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傳統的識字教學較為枯燥無味。教師運用讓學生抄寫的方式,提升學生對生字結構和字義的認知。這種教學方法極易讓學生產生厭惡學習生字的心理。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靈活運用生字知識,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提升識字教學質量。
例如,在講授《日月水火》這部分內容時,教師運用猜詞游戲,開展此部分內容的授課,規定游戲的時間,獎勵表現最優秀的小組,每人一個漂亮的筆記本。與此同時,教師引導性地對學生說:“在猜詞的過程中,你們可以結合生活、生詞的結構或是字義!”為了提升學生游戲學習信心,教師提供一段時間,讓學生進行自由練習。給教師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小羅小組的表現。教師在此作簡要介紹。小羅說:“大大的,在天上,給我們陽光和溫暖的是什么?”小于說:“太陽!是日字!”小羅接著說:“在八月十五的時候,我們會在天上看什么?”小于說:“月亮,是月字!”教師運用游戲教學法,讓學生擺脫傳統識字學習的枯燥,真正享受識字學習的樂趣,提升識字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開展低年級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天性出發,讓學生真正地享受語文學習的樂趣。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應深入研究教材,構建語文知識與趣味的連接,創造學生喜聞樂見的授課形式,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獲得學習的自信、思想境界的提升。更為重要的是語文教師應對個人的教學進行反思,真正全面地看待語文教學,掌握教學規律,探尋出具有個人特色的語文教學模式,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喬梅.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性教學初探[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7(9).
[2]黃春梅.小學低年級語文趣味化教學初探[J].新課程(小學),2016(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