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瑩
【摘 要】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極強的學科,小學時期的教學更為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基礎數學素養,形成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此外,探究式教學也能促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其在進一步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總結與歸納,在收獲新知、掌握技能的途中為整體的教學提供積極有利的條件。
【關鍵詞】 探究式教學? 小學數學? 有效運用
探究式教學的模式在教育領域應用廣泛,秉承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基本教學理念,促進數學課堂實現了高效化的進一步發展。這一教學方式更多地通過給予學生各種形式的學習任務與學習方向,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索,這能夠極大地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對其學習能力的成長與探究觀念的塑造具有較強的影響。本文從探究式教學的幾種運用策略進行了分析,希望對未來這一教學模式的發展與變化提供更多有力支撐。
一、強調問題導入的效用,引導學生的學習熱情
小學數學的知識內容比較基礎,因而采用的教學材料都比較符合這一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特點,力求用有趣、簡單的問題與事例引起學生對相關數學知識的興趣。對此,教師應重視問題的設立,強調問題導入對探究式教學的影響,使學生能夠按照問題的邏輯與脈絡去理解數學知識。這一方面,教師應做好充足的準備,用積極有效的教學模式去激發學生的思維,結合實際的生活材料與網絡資源,使學生能夠進行定向探究。在不同種類的問題導入下,能夠引起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對問題背后的知識產生更大的學習熱情,有助于在興趣的牽引下提升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
如,在《認識方程》這一部分的學習中,教師可以設立問題“方程的定義是什么?”“方程該如何計算?”“方程中字母的含義是什么?”首先使小學生對方程的概念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再通過鋪墊,使學生認識到方程兩邊等式的變換關系,理解未知數的表達形式。而通過不間斷的問與答,學生對方程能夠建立比較清晰的認識。教師可以提出“雞兔同籠”這類經典問題,使學生在計算兔子與雞的數量時逐步理解利用方程解決問題的概念,對這類問題產生更多的好奇與學習熱情。通過問題導入的方式,學生能夠主動建構學習新知識的過程,在主動的參與、探索與思考中,知識信息的加工變得更為簡便,學習熱情被充分激發出來,這對于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更為有利。
二、創造和諧交流的環境,打造積極化的學習氛圍
基于數學知識具有的強邏輯性與抽象性,小學生很容易在課堂中出現不理解的狀況,教師也很難做到一一解答。因而,教師可以在數學課堂中創造和諧交流的環境,使語言發揮出更大的應用價值,在開放性的討論與觀點的分享中,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給后進生講述自己對不同數學內容與知識概念的理解,在公平、平等性質的對話中,學生能夠充分交換意見,降低對教師的依賴性,初步培養個體的合作與交流能力。這也形成了積極化的學習環境,學生之間的評價交流使得課堂學習氛圍得到進一步提升。
如,在《分數加減法》的教學中,部分學生容易在運算中缺乏理性的認識,不能把整數的加減法的定律代入到分數計算中,對分數與除法的換算也不能進行有效的整合,導致分數加減法的運算順序出現問題,學生很難快速合并同類項。因此,教師需要讓學生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使學生把自己在運算中出現的錯誤與問題說出來,進行展示與分析。同時,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共同探討數學問題,在人與人之間的公平對話中引發學生的討論熱情,使其在組織數學語言的過程中對知識概念形成深入的認識,從而避免在后續的分數運算中發生相似的錯誤。在和諧的交流中,數學課堂學習氛圍得到不斷的改善,更多的小學生愿意參與到問題的討論與學習中,促使對數學知識的探究不斷加深,最大化發揮出了溝通的優勢,使教學效果得到進一步的強化與發展。
三、及時進行課程總結,進行知識的創新與拓展
探究式教學在數學教學中具有較大的優勢,學生能夠在不斷的深入引導中理解數學學科的知識概念與應用價值,從而形成更高的學習積極性。但是小學階段的內容也比較繁多、復雜,學生只有通過不同的內化與總結才能做到良好的吸收。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進行及時有效的進行課堂總結,在每單元的授課后都進行一次知識總結與回顧,強化小學生對知識的記憶效果。另外,教師也需要對具體的知識點進行點評、解說與記錄,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復習材料,促使知識的進一步鞏固。
如,在《空間與圖形》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結合前面的教學部分,使學生對各類平面圖形與立體圖形形成基本記憶,對圖形的測量、變換與位置給出自己的理解。在總結歸納中,學生能夠認識到立方體與椎體的基本概念,學會對平面圖形進行周長與面積的初步計算。同時,教師可以聯系初中與高中部分立體幾何與平面幾何的知識內容,給學生灌輸初步的微積分概念,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后續的學習中掌握理解圖形的技巧。在課程總結的形式下,各類知識被有效地串聯在一起;另一方面,教師還可以進行知識的補充與拓展,使學生建立起對某一領域數學知識的全面化認識,在增長知識視野的同時明確學生個人的學習目標。
總之,教師應在小學階段就使學生熟悉這一模式,創造積極和諧的學習氛圍,在探究、展示與分享的途中,活躍學生的熟悉思維,使其能夠在未來的學習中解決更多的問題。總體來看,探究式教學具有著重要的教學意義,教師需要在教學中予以積極的引導,用合理有趣的方式去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問題探究的教學模式下促使小學生與復雜、深入的數學知識進行對話。
參考文獻
[1] 王榮華.小學數學探究式課堂研究[J].學周刊,2019.
[2] 江偉華.小學數學探究教學法的實踐研究[J].才智,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