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洋
【摘要】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不能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促進體育教學和學生全面發展。通過概述分層教學模式,將分層教學應用在中職體育教學中,分析應用中的問題和策略,更好地促進分層教學模式應用到中職體育教學中。
【關鍵詞】中職體育 分層教學 問題 策略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與學生有密切聯系,少年強則國家強。因此,一定要重視學生的教育。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讓學生的個性化充分體現出來,可以讓教師在更大程度上實現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發展。
一、分層教學模式概述
分層教學模式是教師在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知識水平以及潛力傾向的基礎上,將學生進行分組,每一個小組的學生各方面水平都比較接近,利用這種方式讓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更大地提升。
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類,班內分層目標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然后確定不同層次的目標進行相應的層次教學和不同層次的檢測,讓各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更好地發展。第二類,分層走班模式。這種是按照學校的主要摸底結果以及學生的能力水平和知識水平進行分層,教師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能力進行教學。第三類,能力目標分層監測模式。這種模式給了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對學生的成果進行肯定,對學生的學習內容進行檢測,讓學生更好地將新知識和舊知識進行結合。第四類,個別化學習模式。這個模式的基礎是網絡的個別化教學,設計適合各個層次學生的學習內容和資料等,讓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分層學習。第五類,課堂教學的分層互動模式。這是利用小組合作學習以及成員之間的互動進行教學的方式,讓學生之間以及師生之間的互動得到更好地發揮,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第六類,定向培養目標分層模式。這種模式是根據學生畢業之后的去向進行分層分班教學。
分層教學模式既充分照顧了學生之間的發展差異,可以讓教師更方便因材施教,還消除了學生之間的智力歧視,學生對這種教學模式更加喜歡。另外,分層教學模式下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多,很容易讓學生養成互幫互助的精神。
二、分層教學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1.學生分層
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進行分層,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弱進行分層,將身體素質相差不多的學生分為一個層次,而且男女學生之間的身體素質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在進行分層的時候要將男女學生分別分層,這樣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能力。
2.目標分層
在將學生分好層之后,要制定相應的層次目標,在制定層次目標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實際教學內容進行制定。比如,在短跑訓練中,身體素質較好,對體育比較熱愛的學生在進行短跑學習的過程中,可以更快地掌握技術要點,而且對教學內容也更加投入,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以及對體育不夠熱愛的同學則掌握較慢,所以在制定層次目標的時候,較好的要將重點放在訓練上,而較差的則將重點放在技術要點的掌握上,這樣可以讓學生更快地完成目標要求,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更高。
3.過程分層
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不同的學生以及不同的層次目標進行教學,也就是要進行教學過程分層。對于自身能力不同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更好地讓學生接受。比如,對于身體素質較好并且熱愛體育的學生,他們對于體育熱愛,所以在掌握一些技術要點的時候更快,可以將教學重心放在體育訓練上。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差并且對體育不熱愛的學生,他們對相應的技巧掌握慢,所以教學要重點進行相關技巧的掌握。靈活采用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體育成績得到更多的提升。
4.訓練分層
在進行訓練的時候,更要重視分層。進行分層訓練,身體素質好的學生耐力相對較好,可以接受的訓練強度也相對更高,身體素質差的學生耐力必然比較弱,可以接受的訓練強度也更低,所以在進行訓練的時候要根據學生的不同身體素質進行分層訓練。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因為耐力好,接受的訓練強度也高,可以在訓練中更加注重速度和力量。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耐力不好,接受的訓練強度也低,因此在訓練中則更注重耐力的訓練,通過提升耐力來逐漸提升可以接受的訓練強度,再進行逐漸過渡。
5.評價分層
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一定要分層,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評價也要不同。比如,對于身體素質好并且熱愛體育的學生,他們的目標、訓練過程以及訓練方式都更嚴格,目標更高,訓練過程更嚴格,訓練強度也較高,所以,他們的評價標準自然也更高。身體素質較差并且不熱愛體育的學生,他們的目標、訓練過程以及訓練方式都相對較低,目標稍低,訓練過程要稍微松一些,訓練的強度也相對較低,所以,他們的評價標準自然要稍微低一些,這樣才可以更好地鼓勵學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三、分層教學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應用中的問題和策略
分層教學模式在中職體育教學應用中沒有得到很好地落實。一方面是由于分層教學模式增加了教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是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不足。因為分層教學中,將學生根據不同水平進行分層,這樣不僅要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查,還要和學生做好溝通工作,以防在分層過程中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反而起到反效果。體育教師還要制定相應的分層目標、分層訓練方式等,這樣體育教師的工作量更加繁重,因此沒有得到很好地應用。最后,要進行較為復雜的分層和評價,制定相應的標準,這也對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樣就導致相應的體育教師比較缺乏。
針對這些問題,一方面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多和學生交流溝通,讓學生明確這種教學方式對他們的好處,減少學生的抵觸心理等。同時,也要建立健全相應的規章制度等,比如,學生入學時對學生的體育能力等進行測試,做好相應的記錄。在體育教學中,每一次體育考試都要做好相應的記錄,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分層的時候,可以更加方便,不用更加詳細地去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師的工作量。另一方面,要對體育教師進行相應地培訓,包括分層目標的制定、分層訓練方式和訓練量等,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讓體育教師可以更好地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體育教學,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體育教學中應用分層教學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可以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體育水平,更方便教師因材施教。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這種教學模式下,體育教師的工作量增加、學生容易產生抵觸心理以及教師的專業水平不足等,要采取相應的對策減少教師的工作量,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讓教師的專業能力和專業知識提升,更好地將分層教學模式應用到中職體育教學中,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培養更適合當今社會的人才。
參考文獻:
[1]田建民.分層教學在中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19,(14):89.
[2]施紅妹.合作學習教學模式在中職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01):74.
[3]楊杰.動態分層教學模式在高職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26):10.
[4]楊銳.分層教學模式在休閑體育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8,(2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