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成為新形勢下的重要課題。文章首先明確了新形勢下探究構建體育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特征,而后闡述了高中體育高效課堂宏觀構建原則,即引導思考,啟迪智慧;營造氛圍,享受體育。最后重點討論了構建高中高效課堂的三點重要策略,分別為優化教學思路,善于分層推進;細化教學設計,明確課堂結構;調整課堂模式,注重探究學習。
關鍵詞:高中體育;高效課堂;新課改;教學思考
新的教育形勢下,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有效構建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以下結合筆者的教學思考與體會對此作一較為系統的探討,冀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啟發。
一、 探究構建體育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
我國的教育體制以應試教育為主導,受這樣的大環境影響,高中體育的有效教學問題歷來受到某種程度的忽視甚至是漠視,甚至于連一些體育教師也認為高中生的主要任務就是考上好大學,體育課就是讓學生放松的。如果說在以往這樣的理由還有點道理,但現在隨著新一輪課改的持續深入推進,高中體會的教學問題則逐漸受到應有的關注。但隨之而來的是另一個意義重大的問題,即在新形勢下高中體育高效課堂應如何構建的問題。為什么說探究這個問題意義重大呢?
理由其實非常簡單,所謂高效課堂其實是一個很早就有的觀念,某種意義上它是教學的核心議題,只不過其內涵隨時代和教育理念的沿革而變化。其他文化知識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在新形勢下早已屢見不鮮,而高中體育在這方面則可謂起步不久。同時,課堂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大部分關于體育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終都要歸結到課堂上尋找,因此幾乎所有關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歸根結底也都是要回歸到課堂中去。而體育課堂教學是一所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基本載體,是實施體育課程改革和落實新理念的主要陣地,更是提高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所在。由此出發,高效的體育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什么樣的模式?現在的體育課堂教學到底存在一些什么樣的問題?體育教師怎樣才能真正走進課堂、激活課堂,使得體育教學達致達致高效以促進學生更好發展?這些就成為一線教師不得不明確的重要問題,而我們說探究構建體育高效課堂,其最終目的和主要意義即在于此。
二、 高中體育理想課堂的基本特征
新課程堅持“健康第一”,強調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奠定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由這樣的基本理念出發,高中體育課堂必須能帶給學生智慧的啟迪、愉悅的享受和永恒的健康成長,要做到教導學生但不要牽著學生的鼻子走;給學生規范但不要壓抑學生的個性;啟發學生思考而不是把結論直接告訴學生。這可以視新形勢高效課堂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礎上還有以下特征:高效體育課堂應該是預設和生成的統一,是內容和方法的統一,是主導和主體的統一,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的參與度、親合度、自由度、整合度、練習度和延展度,可以作為評判體育課堂的具體指標。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應該是學習性質量、發展性質量、生命性質量,反映在體育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體育基本知識、基本運動技術、基本體育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從一線教師的角度出發,基于這樣的特征或者說照著這樣的標準去設計教學和落實教學,就必須遵循一定的主要原則,下面來對此作較具體的探討。
三、 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的宏觀原則
(一)引導思考,啟迪智慧
體育是感性的,但體育也必須閃爍著理性的智慧、科學的精神。每學期的第一堂體育課,似乎是學生最期待的,因為學生期待教師帶給他們新的體育學習內容。例如,第一節體育課要著重在體育學習中促使“構建自己的精神家園”,即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上體育課,引導學生由課內社會現實生活拓展,讓學生感受到生命因為體育的存在而充實、豐盈、高貴、健康……如果能智慧地引領和點撥,那么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觀能動性必然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激發其自身潛能獲得最大發展。
(二)營造氛圍,享受體育
學習是生命成長的過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種需要,而不是外在壓力的結果。教育是為了激揚生命,而不是控制生命。高效的體育課堂應該是能激揚學生生命的課堂,應該成為學生快樂生活的一部分,能讓學生去享受體育、享受體育學習、享受身體鍛煉與練習。某種意義上,體育教師最重要的不是如何把一節課設計得如何完美,而是引導學生喜歡體育學習、喜歡體育運動鍛煉、喜歡思考,從中得到身體鍛練、增強運動技能、獲得感悟和健康成長。在高效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和學生必然是在人文關懷的沐浴中,“快樂著師生的快樂,幸福著師生的幸福”。
(三)健康基調,持續發展
當下學生學習的強烈需求、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都套求我們追求一種有別于傳統的體育課堂,即健康的、靈動的、“可持續發展”的課堂。體育教師必須要認真鉆研教育理論,遵循體育教育教學、人體運動技能發展、身心健康成長規律,解讀教材、分析理解教學目標,研究學生、了解學生、熟悉學生,只有先入其內才有可能出乎于外。同時,教師必須抓住體育教育教學中身體練習這個體育的命脈,于身體鍛煉處盡情地鍛煉,于身體練習時認真練習,于體育學習時深入學習,于體育參與時大方地、主動地參與,于感悟時盡情地感悟。不斷去嘗試,不斷去實踐,不斷地去鍛煉,只有如此體育課才會更加出彩,達致高效標準。
四、 構建高中高效課堂的重要策略
(一)優化教學思路,善于分層推進
俗話說“思想決定行動”,只有先在教學思路上打通了,才能落實到行動中去。要打造高效課堂,首先要優化教學思路,避免傳統思路下那種講解示范然后隨便練習的沉悶和低效,而采取當下比較流行的所謂分層推進思路,即首先激發學生興趣,然后循環練習,步步推進。特別是對于一些較難的運動項目更應如此,比如三級跳遠是一項具有挑戰性的田徑運動。要想駕馭這種運動,首要的前提即為熟練掌握動作要領,然后繼之以大量練習,并在練習過程中最終形成內在感悟。傳統的三級跳遠教學通常都是依托于沙坑進行,但這種模式較為單調乏味,且不利于動作結構及“內在完整性”的形成,因此在教學思路上應適當加以革新,采取當前較為流行的分層推進思路。概括地說,首先應將傳統的“跳房子”游戲改編為“跳呼啦圈”游戲,以增進學生興趣和積極性,其次應采取循環練習、步步推進的方式來提升鍛煉密度,從而提高目標的達成度。實踐證明,分層推進思路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技術動作結構,同時也為后續練習奠定可靠基礎,是一種值得重視的教學思路。
(二)細化教學設計,明確課堂結構
傳統的高中體育課堂往往是“粗放式”的,甚至于常常學生自由活動。這無疑就談不上高效了。因此教師必須在優化教學思路的基礎上細化教學設計,尤其是要明確課堂的基本結構,以求課堂教學緊湊而有序,能使學生真正學到東西。試舉一例,在籃球運動的胸前接傳球教學中,筆者從最簡單的熟悉球性入手,進入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使學生通過變換距離體會不同距離傳接球的用力大小、發力順序,進一步鞏固蹬伸翻抖撥的動作要點;隨后行進間圓形側身跑運球、傳接球又給學生提升了一個難度,同時給了學生發揮的空間,學生在移動中完成接傳球、運球、再傳球的銜接動作,最后是三角傳切上籃的一個組合練習,集技戰術一體,向實戰又邁進了一步,這樣通過組合練習使學生充分體驗了籃球運動帶來的成功感,而學生展示自己不同形式的“夢幻”上籃方式更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課堂的最后是腹背肌練習,同學們都盡自己最大努力積極完成練習,提高了核心力量;在課的結束部分,胡老師因地制宜,利用墊子兩個人一組,進行各種手法的放松,通過捶、抖、揉捏等方式相互放松,身心都得到了放松,解除了運動疲勞。整節課緊湊而充實,而且不失趣味,實踐證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調整課堂模式,注重探究學習
這里所說的課堂模式主要指新課程所倡導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概括言之,探究性的學習主要包含“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提升”四個基本的步驟或階段。教師引導學生切實經歷這樣的過程,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積極思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這就叫探究性的學習方法。因此,在探究性的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從“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提升”四個方面來逐步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學習羽毛球的發球時,教師可以首先提出核心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比如高遠球如何發、采取何種路線不容易對對手攔截等,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討論,形成有代表性的看法。接著,教師則按照學生的看法演示技術動作,并讓學生思考和討論動作是否合理有效,包括擊球時的發力要領及路線特點等。比如通過演示發“高而短的球”“高而遠的球”“高而近的球”,指引學生認真觀察和討論,最終認識到高而遠的球在通常情況下效果最佳。當學生認識到這樣的技巧并吃透了其背后的原理,再讓學生進行演示練習,以獲得深刻體會和內在感悟。
當然,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初時會存在動作不規范之處,教師應隨啟發學生自己去分析和明確原因,這也是探究學習的一種表現,而且這樣糾正起來也就會事半功倍,并使學生留下深刻印象。最后教師在根據學生的表現加以點評和總結,以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獲得提升和進步。
綜上所述,文章首先明確了新形勢下探究構建體育高效課堂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特征,而后闡述了高中體育高效課堂宏觀構建原則,即引導思考,啟迪智慧;營造氛圍,享受體育。最后重點討論了構建高中高效課堂的三點重要策略,分別為優化教學思路,善于分層推進;細化教學設計,明確課堂結構;調整課堂模式,注重探究學習。事實上,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的構建當然是一個兼具深度和廣度的課題,需要一線教師結合實踐不斷積極探索和研究。
參考文獻:
[1]白建文.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策略研究[J].新課程:教師版,2017(5):178.
[2]劉春賀.高中體育高效課堂策略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7(8):170.
作者簡介:朱大鵬,浙江省慈溪市,浙江省慈溪市慈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