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萬
【摘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推進,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模式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生活化教學模式被引用到英語學科教學中,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傳統初中應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英語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師要堅持與時俱進,將生活化教學模式有效引入到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中,學習英語掌握英語。重點論述了初中應用生活化教學模式,旨在希望促使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使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實現學中樂、樂中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 生活化 教學情境
陶行知先生曾言:“生活即教育”,并且提出了“教師的課堂與學生的生活是息息相關的,因為生活是教學的起點,同時也是課堂教學的歸宿。”當前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在很大程度上忽視了學生的主動地位,在課堂教學中將重點放置在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理解上面,導致整個課堂缺乏生機,死氣沉沉,加之教師在課堂上采取的“我講你聽,我問你答”模式,無法吸引學生的興趣,阻礙了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作為課程教學實施者,引導者的教師,在教學中要堅持以生為主,通過生活化的教學策略,讓英語教學與學生的生活構架起橋梁,構建生活化英語教學場景,有效將英語教學同學生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從而最大限度的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一、創設生活教學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在小學英語課堂中,構建真實的情境,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教材文本對話內容,了解所學知識與自己的生活息息相關,更好的讓學生獲得安全感、認同感。作為教師的我們在場景設定中為了更好的營造良好的氛圍,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投入到情境中,還需具備表演能力。對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利用角色扮演、圖片展示、實物演示以及多媒體等方式,為學生創設教學情境,比如,教師在“How much are these pants”這課的教學前,教師讓學生帶一些市場生活用品或是衣服來教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教師在具體的買賣過程中,還可以拓展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學習用品讓學生進行買賣,這樣一方面讓學生練習了句型,鞏固了單詞,同時還擴充了學生的對話內容。
又如,我們可以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篇文章為例,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戴西餐帽,還可以將攪拌機、水果等實物帶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方式,引導學生對話練習。從而讓學生圍繞下面兩個問題進行討論,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How many ingredients do we need?這樣一來,生動鮮活的生活化場景中,他們就愿意開口表達,開口說,通過這樣的生活化教學方法,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知識,促使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另外,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還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真實反應為他們創設生活化情境,如我班王濤同學上課遲到了,就可以讓王濤站在教師門口說:“May I come in”;又或是在課堂上要想上廁所的學生需舉手說:“May I go to the bathroom”等。教師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學生所熟知的生活化教學情境,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方面,還有助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學生在生活情境體驗中,進一步加深了對所學知識的理解,促使自身的動手操作能力得以鍛煉。
再如,在How much are these socks這一課時的教學后,教師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采取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教室裝扮成超市的樣子,在尊重學生意愿的情況下,讓孩子們扮演售貨員和顧客,同時并告訴他們應用所學知識,進行商品價格的詢問,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靈活運用知識進行交流,促使自身英語應用水平的提升。
二、挖掘教材生活內容,進行生活化的教學內容
教材文本是開展英語教學最主要的載體。但教師開展英語教學活動時并不是只依靠教材文本來進行,其主要原因是因為我們使用的初中英語教材文本編寫原則是以普適性為基礎的,這樣一來,教材文本中的生活內容與筆者所教學生的實際生活存在一定的差距。基于此,教師在英語教學活動中,需堅持以教材文本內容為依據,立足于初中生的學情和年齡特征,針對性開展英語學習活動。我們以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為例,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喜歡吃的小吃,進行語言實踐活動,同時并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討論自己喜歡的小吃,之后再讓小組在歸納總結出大家最喜歡的一種,討論這種小吃的制作方法。由于學生語言知識儲備有限,因此,在討論制作步驟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使用計算機、字典等查閱單詞、短語等,進而生動描述具體的制作步驟,學生在描繪制作步驟的過程中,會不自覺的使用到first、next、then、finally等本節課所學到的基礎知識,促使課堂教學效率提升。
三、布置生活化作業內容,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業時,一定要考慮到作業的多樣性、有效性、趣味性以及層次性,首先教師要認真分析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學情和課堂知識點布置作業,在布置作業的過程中要精選作業內容,注重其多樣性,并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出來。
如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習主題,可引導學生布置不同的英語角。比如,教師在講解了food,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將英語角布置成食物角,通過這樣的方式,更好地引導他們用圖文并茂的方式進行對話,為其他同學介紹自己喜歡的食物。
從作業層次性方面來說,可采用挑戰模式方面來進行,如Level 1——基礎型:抄寫單詞、課文;Level 2——中等型,在Level 1基礎上加深了難度,編對話,Level 3——提高型,對對話進行演繹或者是創設長對話。教師需根據學生的學情,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等級,同時并根據學生作業完成情況,如為學生設置相應的獎勵選項,以借助精神或物質鼓勵的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動力。而在作業的設計層面,要根據教學的需求進行區分,包括大作業與小作業等,大作業即貫穿于本學期的作業內容,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在學期內完成一個生活劇的編排。如在“I'd like some noodles”教學后,可以對學生加以引導,構建餐廳點餐生活劇的創設情境。又如,在學習“What's the matter”單元后,可以借助上學路上遇到意外傷害,并護送老人就醫的故事為主題進行生活劇的構思。通過以上作業內容的設計,不僅實現了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更是對學生應用能力的拓展,為學生應用英語的掌握提供支撐。因此,教師要不斷優化學生作業設計,實現英語教學與生活情境完美融合。
四、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主要是由英語學科的特點所決定的,是新課標提倡的物理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因此,作為教師的我們要堅持與時俱進,實現課堂教學的生活化,教學方式的生活化,為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注入新鮮的活力,為英語教學插上羽翼,進一步激發孩子們聽、說、讀、寫的興趣,促使他們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教學中,為以后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尹照群.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實現途徑與方法[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4) :11.
[2]初中英語教學生活化現狀調查及對策研究——以人教版Goforit教材為例[D].湖南科技大學,2016.
[3]葉雪英.讓生活的源頭活水激活傳統的初中英語課堂——初中英語生活化教學的對策思考[J].大觀周刊,2011,(48) :101.
[4]孟艷紅.初中英語生命化教學的探究[J].學子,20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