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淑文
【摘要】本文簡要分析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課堂教學策略,旨在巧妙設計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英語閱讀教學的質量,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
【關鍵詞】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學習興趣
作為教育的主要場所,學校在貫徹國家教育改革要求的同時,鼓勵本校教師積極地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不能夠只關注學生的卷面成績,也要關注學生對于英語的實際應用。為使學生更好地學習英語,教師應盡快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彌補自己教學上的不足,為學生創造一個更加良好的學習體驗。
一、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由教師主導課堂,不能很好地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程度。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一般都是跟隨教師的節奏,將課文簡單地翻譯一遍,畫出課文中的語法和短語,同時背通重點段落及單詞。但對于課文的含義和閱讀技巧,教師往往一筆帶過,學生只是理解了單詞、句子的含義,而文章的寫作技巧,所要傳達的含義沒有理解。在英語教材的教學中,很多時候并沒有進行鬩讀技巧的訓練,這樣簡單的翻譯,不利于他們閱讀能力的提升。
二、小學英語閱讀課程的有效教學策略分析
(一)培養學習興趣
英語教學的主要工具是教學素材,但對于英語的教學不能局限于課本,而要結合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物體,運用英語來簡單地對這些物體進行描述,自己的一個玩具、身邊的一位用友,通過這樣的英語練習,幫助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習的單詞語法,為實際交流積累經驗。在英語教學課堂上,在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之后,讓學生對于新的英語知識有一定的了解,然后將搜集的相關知識展現在多媒體課件上。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對于知識的共享也更加便利,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搜集相關有趣的英語教學內容,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這樣教師才可以掌握課堂節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地優化英語教學課堂。課堂練習不能盲目,教師應了解每名學生的英語基礎,巧妙設計適合每個學生的練習,由淺到深,讓每一位學生參與進來,讓學生有參與感,幫助他們建立信心,讓學生對英語產生興趣。
(二)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
教師可以課下和學生多交流,或者課上根據學生的表現對學生提出表揚,讓學生感受到被關心,激發其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上,在講解知識的同時,教師也要注重與學生之的互動,以便于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三)多元評價,増加信心
評價是課堂教學活動關鍵環節,客觀、公正、全面的課堂教學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身的優勢與不足,幫助學生樹立對英語學習的信心。所以,初中英語教師必須要轉變過去單一的成績評價模式,構建教師評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的多元化評價體系。此外,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學習狀態課堂表現等展開過程性的課堂教學評價,以此有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讓課堂教學因此更加高質高效。
小學是學習語言的關鍵階段,閱讀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重要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難度應有層次地遞進,幫助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更好地思考,加強閱讀效果。
【參考文獻】
[1]席莉.微課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