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應群
【摘要】小學教育中,體育教學對于學生核心素養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作為體育教師必須要提高重視程度,結合教學以及學生實際,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采取科學化策略逐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體育教學
小學體育教學是基礎性的學科內容,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學習環境和氛圍,給予學生操作、實踐的機會,在核心素養培養中是處于基礎性地位的。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師生之間相互交流互動,有助于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水平的提升。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教學滿足新時期新課改以及素質教育的實際需要。
一、核心素養對于小學體育教學的要求
小學是教育的重要階段,而體育也是其中相當重要的科目。身體是一切的本錢,所以體育作為一個鍛煉身體、培養意志的科目,是核心素養培養的重點科目。這對于小學體育的教學提出了以下要求:
1.提高小學生的運動技能。在這一階段,老師應該教會學生如何使用各種體育器械,掌握各種體育活動的運動規則。重要的是在各種活動中,鍛煉自身進行體育鍛煉的能力,增強自身的身體協調運作的能力。這個階段是在為以后中學甚至大學的體育鍛煉打下堅實基礎。
2.培養小學生的體育精神。體育精神對于運動者來說相當重要,一直以來,體育精神都意味著一種勇于超越自我、面臨挑戰的精神。體育鍛煉是最能培養人的意志力的,這對以后的個人發展大有裨益。同時,小學生應從小培養規則意識,將來才能更尊重規則,接受一切成功與失敗,更敢于面對自己。
3.傳授給小學生基本的衛生保健知識。體育課上,最基本的一點是個人的身體健康,而身體健康的愛護需要從小對衛生保健知識的了解做起,了解這些知識以后,小學生能養成更好的衛生習慣。
4.在體育活動中培養小學生的團隊合作及人際交往能力。在體育課上,小學生能夠廣范圍地與同班同學接觸,這不同于其他室內課程座位固定的特點,體育活動往往需要團隊完成,是一個鍛煉人際交往能力以及培養團隊精神的機會。
二、核心素養下小學體育教學策略
1.充分了解學生的個別需求,加以鼓勵。對于小學生來說,其實接觸體育鍛煉的時間并不長,再加上很多學生身體發育不好、身體素質尚欠缺,所以教師不能一刀切,而是應當照顧到不同同學的需求,對于體能落后的同學多加鼓勵,方能提起學生對于體育鍛煉的興趣。
2.多采用游戲活動等新形式提高小學生體育參與積極度。高強度的體育鍛煉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不切實際的,因此輕松有趣的體育活動對于小學生來說更為合適。老師應該偶爾開發有趣的游戲,讓學生體會到體育鍛煉的趣味性所在,增強學生的參與度,達到讓學生愛上鍛煉的目的。
3.重視并規劃符合核心素養的體育教學評價。核心素養作為教育戰略方針應當在體育課程中提上日程,這種表現方式應該體現在教學評價上,一方面是對老師的評價,老師應當多了解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以及需求。
小學體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相當重要。體育老師應該肩負起責任,從體育教學的課程目標出發,使體育教學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以培養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生為己任。
【參考文獻】
[1]李培勇,王娜娜,尹可可.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體育課程體系的構建[J].當代體育科技,2017,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