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鴻
摘 要:數控是職業教育的主要專業,為我國輸送了大量數控專業人才,促進了我國工業發展。數控專業教育過程中,需要著重培養學生的技術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強調學生專業知識應用性。但實際教學過程中,數控專業學生實踐能力不足、專業能力有限、技術能力較弱,無法適應相關企業招聘需求,不利于學生日后就業。職業院校提升學生多項數控能力,應該強化技能教學,改變傳統教學方式,突出職業教育特色。故此,文章將分析我國數控技能教學為現狀,探究數控技能教學方法,旨在提升我國職業數控專業學生綜合能力,增加數控專業學生就業成功率。
關鍵詞:數控技能;職業教育;實踐能力;專業能力
職業教育是國家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同本科教育有很大不同,在當下社會教育體系中具有不可替代性,注重培養實踐型人才,能夠滿足社會技能型人才需求,實踐能力、技術能力、專業能力是職業教育學生就業的主要競爭優勢。數控專業作為職業教育專業之一,主要培養數控加工、機械制圖等專業人才。職業教育數控教學過程中存在技能教學弱化現象,無法滿足職業教育特色與數控專業學生能力成長需求,數控技能教學方法改革迫在眉睫。故此,文章分析我國職業教育數控技能教學方法是極為必要的。
一、我國職業教育數控技能教學現狀
(一)學生基礎問題
隨著高校擴招,多數中學生選擇升入高中、大學繼續完成學業,職業教育院校生源萎縮,不得不放松生源招納條件,導致職業教育學生質量參差不齊,在數控技能學習過程中基礎薄弱,專業能力提升緩慢。部分職業院校學生缺乏正確的學習習慣,數控專業知識學習驅動力不強,進一步增大了教師技能教學壓力。數控專業學習課程多、知識難度大、形式多樣化,如果學生基礎薄弱,很難跟上數控專業學習進度。
(二)教育資源問題
我國職業教育資源存在的嚴重的不均衡現象,經濟發達地區職業院校占據的教育資源較多,在技能教學過程中可以尋求多方支持,因此學校在發展過程中能夠得到更多支持。經濟欠發達地區職業教育院校在發展過程中,由于教育資源欠缺,技能教學改革進展較慢,學生數控專業實習受到限制。
(三)教學方法問題
開展數控技能教學需要注重強化學生的實踐能力、專業能力、技能能力,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學方法問題,導致技能教學出現問題。具體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1)理論化教學。教師在數控教學過程中,以教材書本為主要內容,強調學生記住書本知識,學生的技能自然無法得到有效鍛煉;(2)實習課程少:數控專業學生學習內容與就業所需知識有一定差異性,學生需要通過實習課程完善專業知識與技能,并在實習過程中強化實踐能力。但多數職業院校都存在集中化實習與部分學生實習問題,不利于學生整體能力提升。
(四)教師認知問題
職業教育以“職業”為教學特色,但教師的教學觀念卻與“職業”不相匹配,教學中仍然采用一般院校教學方式,缺乏“職業”教育能力,課堂教學方法滯后,缺乏足夠的創新性,并且沒有結合專業特點、學生就業、日后發展等幾個方面開展技能教學工作,弱化了數控專業職業教育特色。
(五)教學內容問題
從客觀情概況來說,學校教學內容、教師專業知識均存在脫產現象,導致數控技能教學與相關行業招聘需求并不符合。企業在招聘時,會觀察學生與企業文化、崗位、技能需求的契合性,學生契合性越強,面試成功率也就越高。企業也可以得到更加滿意、適合的人才,并讓其快速投入到工作崗位中,產生經濟價值。因此職業院校在開展數控教育過程中,不可以脫離社會、行業、企業,才能夠明確正確的教學方向。
二、職業院校數控專業技能教學方法分析與研究
(一)開發潛力,因材施教
職業院校學生基礎能力參差不齊,在專業學習過程中存在基礎薄弱、學習態度等問題,但也較大的學習開發潛力。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職業院校學生思維活躍,創新、質疑精神能力較強,在學習過程中能夠堅持自己的觀點,并且擅長動手操作。職業院校教師在開展數控教學時,要對職業院校學生抱有信心,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結合職業院校學生的特色開展教學,通過因材施教措施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升。具體方法如下:(1)對學生進行數控專業知識測試,以學科為評價維度,以成績為能力評價標準,確定學生在各個學科中的學習情況,建立相對完善的評價體系,并定期更新內容;(2)評價學生思維品質,如創新能力、執行能力等;(3)綜合學生各種情況信息,為每個學生制定不同的學習目標;(3)對于實踐能力、操作能力較強的學生,用實踐課程進行知識引導,通過實踐教學方式彌補其基礎知識的不足。
(二)整合資源,技能教學
教育資源不足是由經濟發展、學校發展等多方面因素造成,教師要想發展數控技能教學,必須得到足夠的教育資源,才能夠推動教育改革推進。具體方法如下:(1)內部資源。職業院校需要為數控專業發展提供教育資源,如桌椅、教室、資金、實驗室、模擬訓練室、電子設備等;(2)外部資源。外部資源主要是指數控相關企業的信息資源、社會資金、就業崗位等。外部資源具有不可控性,學校在爭取外部資源時,可以與企業建立長期人才培養協議,從而獲得當地企業的支持。學校在多項資源下開展校內+校外技能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學習體驗。
(三)方法改良,模式創新
數控專業作為實踐性、操作性極強的專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尊重其專業特征,才能夠培養市場所需要的人才。具體方法如下:(1)理論+實踐:教師在理論知識教學過程中,可以將理論與實踐結合,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機械設備實際運轉方法與工作環境,讓學生看到數控技術人員如何操作數控機床;(2)理論+實習:課堂實踐課程只能無限接近實際工作環境,卻無法讓學生獲得真實的學習體驗。因此數控專業教師可以開展理論+實習的教學模式,讓每個學年的學生定期到企業進行長期、短期實習,及時更新、實踐知識內容,避免數控專業技能培養與社會脫軌。
(四)改變認知,提升能力
數控教師隊伍是影響技能教學的關鍵。教師在開展技能教學時要改變原有認知,將職業作為技能教學的根本,并以此為出發點開展課堂教學。教師要想給予學生專業技能,首先自己需要掌握足夠的專業知識,并具有實踐操作能力,才能夠實現技能教學。職業院校教師可以主動學習CAM/CAD等專業知識,并在教研課程中應用相關知識構建課程。在實際進行技能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建模軟件、仿真軟件開展新型課堂,提升學生多項專業能力。
(五)與時俱進,社會接軌
開展數控技能教學不能閉門造車,教學內容應該與時代相接軌,并且緊密聯系社會。因此職業院校在開展技能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數控教師每年整合教材,將當年新出現的數控技術整合到教材中,保持教材時代性、先進性;(2)邀請學校合作企業中的數控專家進行校內教學,讓學生從社會層面接觸更加全面的數控知識,提升學生數控技能,也能夠彌補校內師資隊伍的不足。
結語:
職業院校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都會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承擔著重要的實踐人才培養任務,其教育價值不言而喻。數控專業作為職業教育核心專業,應該秉承職業教育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技能能力、實踐能力,讓學生成為合格的數控專業人才,可以在畢業后迅速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實現數控專業人才價值,也為數控相關的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幫助企業獲得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陸旭東.中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能教學方法探討[J].現代職業教育,2018,12(15):132.
[2] 孫耀恒.中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能教學方法的探討[J].未來英才,2017,11(24):95.
[3] 張玉.中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能教學方法探討[J].職業,2016,05(23):96-97.
[4] 呂洪云.中等職業教育數控技能教學"畢業=就業"[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1(10):58.